第121节(3 / 4)
顾朝晖也没有过度谦虚,他也笑着道,“好长时间没有亲自上手,有点生疏了,不过你这批货的原料确实不一般,当真让我头疼了好一阵。”
那人笑着递给了他一张支票,顾朝晖随手接过来,也没看数额,直接放在了办公桌上,然后又和那客户聊了一会儿。
客户表示,以后类似的订单也许还会有,希望顾朝晖能帮忙。
顾朝晖倒是没拒绝,可也没明确答应,他说,“这得看情况,我最近在老家时间比较充裕,回到南方总厂之后,可能会忙起来,您订的货难度又大,时限又急,我要是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可能没法接了。”
那人一听,颇为惋惜,然后赶紧又跟顾朝晖要了大哥大的号码,还记了南方总厂的地址,说以后有需要,可能会去南方找他。
这顾朝晖倒是没有拒绝。
等把那客户送走之后,顾朝晖才发现那张办公桌上的支票的数额有些惊人。
三万块?
相当于加工一个零部件就给了一千块钱的加工费?!
这让顾朝晖非常惊讶,虽然他现在厂里的收入早就不把这三万块钱放在眼里了,但单个加工费用如此好高的订单却是从来没有过的。
这不禁又激起了他的好奇心,这客户到底什么来头?
不过这些年的商场历练,已经让他见惯了大风大浪,知道这做生意有时候不仅是要靠实力和竞争,很多时候也是随缘,就像这位神秘的客户,像他自己说的,找了大半个国家才找到了自己,如果他们还有需要和合作诚意,不用顾朝晖去找,这人也会自己再次上门的。
所以,他很快就将这件事放在了一边。
忙完了这些,本以为便没什么大事了,可以在老家再休息一个星期,看看老四那边的情况,就能回南方了。
却不想林荫萌给他来了电话,跟他说了个有点意外的情况。
第94章 远方的电报
林荫萌的电话来的很及时, 电话中说的事儿,还真得顾朝晖在老家的时候办起来更方便。
原来是南方的家人收到了一封电报,电报的发件人就是之前顾朝晖去收古董的那个村的呼格吉勒图给发来的。
电报是按字收费,村里人生活不易, 这封电报字数不多, 只有草草的一句话, “顾大哥, 我们遇到困难,希望你能帮忙。呼格。”
因为之前去收古董的时候,用十分便宜的价格收下了呼格家的鎏金马鞍, 顾朝晖一家觉得过意不去, 这些年便一直跟呼格家保持着联系,一年总要通一、两封信,年底也会互相邮寄一下礼品。
通常顾朝晖给他们邮寄的都是衣服, 书本,药品和补品等, 而呼格老家那边特别穷困, 所以邮寄的也只是一些土特产品, 奶豆腐,蘑菇, 木耳, 牛肉干什么的。
两家人就在这样朴实的交往中不断积累着感情,现在已经都将对方当成了不会经常见面的亲人。
顾朝晖从前几年开始,便在信里不断邀请呼格带着家人来南方做客, 但呼格每次都拒绝了,因为家里的农活和羊群都等着他照料,离不开人。
顾朝晖也在信里问过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但对方一直都说家里一切都好,日子过得去。
因为去一趟他们那里十分不便,顾朝晖上次回老家的时候,时间紧张便没有去。
这次回来本也想着去一次,但那神秘客户的出现却打乱了他的计划,本以为这次又不能成行,没想到南方的家人却收到了这样一封电报。
顾朝晖得到消息之后很有点着急,因为他知道呼格不是轻易开口求助的人,这次没有写信,而是直接发电报过来,可见事情重大。
如此想着,他赶紧拿出电话大黄页,查找起呼格他们村支部的电话,想着先打个电话问清楚情况再说。
可电话拨了两三次一直没人接听,这把顾朝晖急的团团转。
他觉得打电话恐怕来不及了,还是得赶紧安排车过去亲自看看才行。 ↑返回顶部↑
那人笑着递给了他一张支票,顾朝晖随手接过来,也没看数额,直接放在了办公桌上,然后又和那客户聊了一会儿。
客户表示,以后类似的订单也许还会有,希望顾朝晖能帮忙。
顾朝晖倒是没拒绝,可也没明确答应,他说,“这得看情况,我最近在老家时间比较充裕,回到南方总厂之后,可能会忙起来,您订的货难度又大,时限又急,我要是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可能没法接了。”
那人一听,颇为惋惜,然后赶紧又跟顾朝晖要了大哥大的号码,还记了南方总厂的地址,说以后有需要,可能会去南方找他。
这顾朝晖倒是没有拒绝。
等把那客户送走之后,顾朝晖才发现那张办公桌上的支票的数额有些惊人。
三万块?
相当于加工一个零部件就给了一千块钱的加工费?!
这让顾朝晖非常惊讶,虽然他现在厂里的收入早就不把这三万块钱放在眼里了,但单个加工费用如此好高的订单却是从来没有过的。
这不禁又激起了他的好奇心,这客户到底什么来头?
不过这些年的商场历练,已经让他见惯了大风大浪,知道这做生意有时候不仅是要靠实力和竞争,很多时候也是随缘,就像这位神秘的客户,像他自己说的,找了大半个国家才找到了自己,如果他们还有需要和合作诚意,不用顾朝晖去找,这人也会自己再次上门的。
所以,他很快就将这件事放在了一边。
忙完了这些,本以为便没什么大事了,可以在老家再休息一个星期,看看老四那边的情况,就能回南方了。
却不想林荫萌给他来了电话,跟他说了个有点意外的情况。
第94章 远方的电报
林荫萌的电话来的很及时, 电话中说的事儿,还真得顾朝晖在老家的时候办起来更方便。
原来是南方的家人收到了一封电报,电报的发件人就是之前顾朝晖去收古董的那个村的呼格吉勒图给发来的。
电报是按字收费,村里人生活不易, 这封电报字数不多, 只有草草的一句话, “顾大哥, 我们遇到困难,希望你能帮忙。呼格。”
因为之前去收古董的时候,用十分便宜的价格收下了呼格家的鎏金马鞍, 顾朝晖一家觉得过意不去, 这些年便一直跟呼格家保持着联系,一年总要通一、两封信,年底也会互相邮寄一下礼品。
通常顾朝晖给他们邮寄的都是衣服, 书本,药品和补品等, 而呼格老家那边特别穷困, 所以邮寄的也只是一些土特产品, 奶豆腐,蘑菇, 木耳, 牛肉干什么的。
两家人就在这样朴实的交往中不断积累着感情,现在已经都将对方当成了不会经常见面的亲人。
顾朝晖从前几年开始,便在信里不断邀请呼格带着家人来南方做客, 但呼格每次都拒绝了,因为家里的农活和羊群都等着他照料,离不开人。
顾朝晖也在信里问过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但对方一直都说家里一切都好,日子过得去。
因为去一趟他们那里十分不便,顾朝晖上次回老家的时候,时间紧张便没有去。
这次回来本也想着去一次,但那神秘客户的出现却打乱了他的计划,本以为这次又不能成行,没想到南方的家人却收到了这样一封电报。
顾朝晖得到消息之后很有点着急,因为他知道呼格不是轻易开口求助的人,这次没有写信,而是直接发电报过来,可见事情重大。
如此想着,他赶紧拿出电话大黄页,查找起呼格他们村支部的电话,想着先打个电话问清楚情况再说。
可电话拨了两三次一直没人接听,这把顾朝晖急的团团转。
他觉得打电话恐怕来不及了,还是得赶紧安排车过去亲自看看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