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2 / 4)
“卢县令,那些士子又来了,抬着残了的那个姓周的,就在县衙大门前静坐,状告齐国公之子薛骏,县令不拿人,他们就不走。”书吏愁眉苦脸。
卢县令更是愁得揪掉一把长须,“去薛公府里报信的人怎么还没回来?”
薛小郎君打残了一名士子,这种事情,在这皇亲国戚、权贵遍地的京城,不算什么稀罕事。他倒是想将薛骏拿到县衙,可这些高门子弟,仗着父祖恩荫,小小年纪都荫了官。
这薛小郎君,荫了正五品的朝散大夫,虽然这些恩荫官职都是散阶,并不实际执掌事务,他也是正五品的官阶,不是他一个县令能捉拿的。
“卢县令,不能让他们再闹下去了,百姓都围过来看热闹了。而且,这起子士子还写了无数诗文,嘲讽薛公纵子行凶,目无王法,传扬极广,孩童们都开始唱了。”
卢县令面色大变,“有人借此生事,意在薛公。快,上报京兆府。”
等不得薛府的回话,卢县令将这桩棘手的案子上报给了京兆府。
与此同时,一首首字句浅白,感情浓烈的诗迅速的在京城流传,说来奇怪,这些诗写得算不得好,可诡异的是,只要读了听了,就算是不识字的百姓,愤怒的情绪也立即就被调动了起来,感同身受一样。
“这天杀的薛小郎君。”
“怎么不降一道雷劈死他啊!”
甚至有人拿他吓唬孩子,“阿虎,快回家,再不来,薛小郎君打折你的腿。”
被唬住的小孩子,尖叫一声,扔了手里的蜻蜓,哭着跑回家。
短短几日,薛小郎君薛骏就在一首首传唱的诗谣的影响下,成了京中百姓口中的大恶人,能止小儿夜啼的那种。
薛府。
薛成终于从幕僚口中得知了此事,气得脸色铁青,一迭声的要人将薛骏拿来。
“薛郎,何事生气?”崔氏为他捧上一碗酪浆。
“我一再嘱咐这些日子低调行事,他还惹出事来,闹得满城风雨。”薛成喝了口凉凉的酪浆,质问崔氏,“为何我今日才知此事,你让人瞒下了消息?”
崔氏给他拍背顺气,“这算什么事?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士子,打了也就打了,他就算闹得风风雨雨,又能怎么样?且不说郎君你为宰相,就说阿骏,他也是官身,闹得再大,最多免官折罪。”
闹得如此沸沸扬扬,背后肯定有小人作祟,崔氏却不怕,他们这种人家,这种事情不知道做过多少,罚钱若不行,还有免官折罪,人是不会受一点罪的。
“此事再闹下去,闹到御前,陛下这段时间性情变了……”薛成怕了皇帝了。
“郎君你这是当局者迷,那些下作的诗谣我都让人抄了,尽是些纵子行凶之类,哼,一群没见识的,也只能污了阿骏的声名。”在崔氏眼里,薛骏是天底下最好的儿郎,被这些下贱之人污成了恶人,她也生气,但不会着急。
“就算传到了陛下耳里,至多责备郎君几句教子无方,断了阿骏的仕途。”崔氏冷哼,“一朝天子一朝臣,阿骏的将来……没人毁得了。”
薛成琢磨了一会儿,笑着握了崔氏的手,“为夫着急生乱,还是夫人看得明白。”
的确如此,皇帝不喜皇族公卿子弟滋扰生事、欺压百姓,前几年,延平郡王的次子纵马践踏麦地,农人相拦,被他挥鞭打死。皇帝听闻,怒斥延平郡王,将其次子贬为庶民。延平郡王辈分极长,按皇族排序,乃是皇帝的堂祖,被责骂得颜面尽失。就算这样,延平郡王府丢了颜面,损了一个次子,里子却没伤。
他们这等身份,除了牵连到谋反、夺位这种事情,伤不到筋骨。
阿骏这事,至多豁出他这种老脸挨一通斥骂,不会再有什么了,薛成心里甚至想,这些寒门士子,到底底蕴不足,闹事都闹不对方向。
京兆府接到卢县令递来的烫手山芋,一番斟酌后,和薛成、崔氏想到了一块,往薛府递了信,薛成大义凛然的回了按律法办四个字。
既然薛公不袒护儿子,这等小事京兆尹便自行处置了,在奏章里写了原委,按例呈报天子。
但,民间的愤怒更大了,薛骏以往欺压百姓的事也被翻了出去,闹得沸反盈天。
薛府从上到下都不以为意,薛骏被免了官,依然整日与一众贵胄子弟打球走马、纵饮狂欢,好不快活。 ↑返回顶部↑
卢县令更是愁得揪掉一把长须,“去薛公府里报信的人怎么还没回来?”
薛小郎君打残了一名士子,这种事情,在这皇亲国戚、权贵遍地的京城,不算什么稀罕事。他倒是想将薛骏拿到县衙,可这些高门子弟,仗着父祖恩荫,小小年纪都荫了官。
这薛小郎君,荫了正五品的朝散大夫,虽然这些恩荫官职都是散阶,并不实际执掌事务,他也是正五品的官阶,不是他一个县令能捉拿的。
“卢县令,不能让他们再闹下去了,百姓都围过来看热闹了。而且,这起子士子还写了无数诗文,嘲讽薛公纵子行凶,目无王法,传扬极广,孩童们都开始唱了。”
卢县令面色大变,“有人借此生事,意在薛公。快,上报京兆府。”
等不得薛府的回话,卢县令将这桩棘手的案子上报给了京兆府。
与此同时,一首首字句浅白,感情浓烈的诗迅速的在京城流传,说来奇怪,这些诗写得算不得好,可诡异的是,只要读了听了,就算是不识字的百姓,愤怒的情绪也立即就被调动了起来,感同身受一样。
“这天杀的薛小郎君。”
“怎么不降一道雷劈死他啊!”
甚至有人拿他吓唬孩子,“阿虎,快回家,再不来,薛小郎君打折你的腿。”
被唬住的小孩子,尖叫一声,扔了手里的蜻蜓,哭着跑回家。
短短几日,薛小郎君薛骏就在一首首传唱的诗谣的影响下,成了京中百姓口中的大恶人,能止小儿夜啼的那种。
薛府。
薛成终于从幕僚口中得知了此事,气得脸色铁青,一迭声的要人将薛骏拿来。
“薛郎,何事生气?”崔氏为他捧上一碗酪浆。
“我一再嘱咐这些日子低调行事,他还惹出事来,闹得满城风雨。”薛成喝了口凉凉的酪浆,质问崔氏,“为何我今日才知此事,你让人瞒下了消息?”
崔氏给他拍背顺气,“这算什么事?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士子,打了也就打了,他就算闹得风风雨雨,又能怎么样?且不说郎君你为宰相,就说阿骏,他也是官身,闹得再大,最多免官折罪。”
闹得如此沸沸扬扬,背后肯定有小人作祟,崔氏却不怕,他们这种人家,这种事情不知道做过多少,罚钱若不行,还有免官折罪,人是不会受一点罪的。
“此事再闹下去,闹到御前,陛下这段时间性情变了……”薛成怕了皇帝了。
“郎君你这是当局者迷,那些下作的诗谣我都让人抄了,尽是些纵子行凶之类,哼,一群没见识的,也只能污了阿骏的声名。”在崔氏眼里,薛骏是天底下最好的儿郎,被这些下贱之人污成了恶人,她也生气,但不会着急。
“就算传到了陛下耳里,至多责备郎君几句教子无方,断了阿骏的仕途。”崔氏冷哼,“一朝天子一朝臣,阿骏的将来……没人毁得了。”
薛成琢磨了一会儿,笑着握了崔氏的手,“为夫着急生乱,还是夫人看得明白。”
的确如此,皇帝不喜皇族公卿子弟滋扰生事、欺压百姓,前几年,延平郡王的次子纵马践踏麦地,农人相拦,被他挥鞭打死。皇帝听闻,怒斥延平郡王,将其次子贬为庶民。延平郡王辈分极长,按皇族排序,乃是皇帝的堂祖,被责骂得颜面尽失。就算这样,延平郡王府丢了颜面,损了一个次子,里子却没伤。
他们这等身份,除了牵连到谋反、夺位这种事情,伤不到筋骨。
阿骏这事,至多豁出他这种老脸挨一通斥骂,不会再有什么了,薛成心里甚至想,这些寒门士子,到底底蕴不足,闹事都闹不对方向。
京兆府接到卢县令递来的烫手山芋,一番斟酌后,和薛成、崔氏想到了一块,往薛府递了信,薛成大义凛然的回了按律法办四个字。
既然薛公不袒护儿子,这等小事京兆尹便自行处置了,在奏章里写了原委,按例呈报天子。
但,民间的愤怒更大了,薛骏以往欺压百姓的事也被翻了出去,闹得沸反盈天。
薛府从上到下都不以为意,薛骏被免了官,依然整日与一众贵胄子弟打球走马、纵饮狂欢,好不快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