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想害我 第61节(3 / 4)
永嘉公主告诉我说虞重锐亲自去了真定府主持大局, 除了救济安置灾民、防治灾后疫情,还得协理安排他们重建家园, 恐怕要到年底才能回来。他以前在西南沅州做太守,那边山势险峻灾害多发, 他处理这些事颇有经验,所以陛下特地委派他去的。
大吴疆域广阔,地势多变, 从巴蜀到沿海、陇西至岭南,每年洪水、干旱、塌方、海啸,大大小小的灾情数不胜数。但是这太行山地震却非同小可,引得朝中人心又浮动起来。
高祖起于吴兴,马背上夺得天下,定国号为“吴”,原本属意定都苏州或金陵。但因太常进言, 沈氏龙脉其实源于北方太行, 居中原方可镇天下, 改定都洛阳, 以苏州府和真定府为东、北陪都。每逢登基改元,祭天告地,都在太行之巅龙脉之首举行。
开国数百年来,太行山从未发生如此严重的灾情,一时众说纷纭。这时便有人翻出司天台的记载来,说其实先帝驾崩的前一年,太行山也地震过,灾情不重,却震断了山脊,龙脉断裂;这回地龙翻身山体挤压,龙脉重又合拢,是因祸得福也。
这话听着像安抚人心,但在有心人听来,那就是另一种解读——先帝和奉天皇帝惨遭永王毒手,皇室蒙难,龙脉断绝,江山才暂交到陛下手中;如今先帝的嫡长孙信王长大成人,这龙脉就又接起来了,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所以说这话的人不但没有得到嘉奖,还碰了一鼻子灰,正好陛下在着手贬谪婚宴上我查出来禀报给他的信王党羽,这人也跟着一起发配去边疆深山里观星测地了。
陛下觉得此事一定是有人借题发挥、散播流言,又把群臣召到甘露殿来,让我在帘后查是谁传的谣,谁又信了坊间飞语立场动摇。
今夏格外多雨,宫中不少年久失修的宫室都漏水了。总算熬过了雨季,黄河没有决堤泛滥,到了秋日,西北风一起,天气却立马干燥起来,冷得也特别快。有的木头经不起冷热干湿骤变,就会变形开裂。
甘露殿里群臣毕集,陛下话说到一半,我还没来得及看全呢,“砰”一声巨响,甘露殿的房梁居然崩裂了,屋顶簌簌地往下掉瓦砾碎渣。
殿中人多拥挤,骤生此变,好多人第一反应便是往外逃,跑到门口堵住了才想起皇帝还在大殿最里头,又回头高喊“护驾”,乱成一团。
好在那屋梁只是开裂,并未全断,只有一位吏部官员被瓦片砸破了头,另一人跑得太急摔倒被后面的人踩伤了手,其余人等皆无碍。
陛下眼见危机突发时群臣狼奔豕突,竟没有多少人先想着护驾,气得七窍生烟,又左迁罢免了一批跑得最欢的臣工。尤其是将作监,维护修缮宫室不力,甘露殿竟能出这种纰漏,负责内作的一监二丞统统被革职。
甘露殿一时半会儿是不能用了,将作监搭了架子把大殿围起来,屋顶掀开更换大梁,陛下责成一定要在年底之前修好。
这件事传开去,又有了新的说法——皇城宫室都是前朝所建,用了几百年了,为什么别的大殿房梁不坏,唯独甘露殿坏了?甘露殿是什么地方?紫宸之配殿,皇极之副,却独得陛下偏爱,紫宸殿御极视朝后,实际大多政务都在甘露殿商议处理。暗暗影射紫宸即先帝、奉天皇帝一脉正统,安然无恙;甘露即今上陛下,旁支副手,代摄江山,时限已到,该退居还政了。
所谓的吉凶征兆、谶语纬书,只要想编造附会,总是能找得出名头理由来。
陛下虽然生气,但也拿这些流言没办法,只能继续暗查。因为代奉天皇帝暂理社稷、将来要把江山还给兄长的嫡子,这话是他自己说的。
倘若世上真有后悔药,陛下恐怕最想回到十几年前把自己的嘴给堵上吧。
千秋节后再过五天,就是德太妃的寿辰。
虽然陛下说了再短也不会短太妃的供养,但是他自己的寿礼都拿去赈灾了,德太妃怎好大操大办?太妃今年五十一,前年刚做过五十大寿,今年就让小辈们到寿康宫给她磕个头算了。
信王和岚月新婚刚一个月,都入宫来向太妃请安。我不想凑热闹,也为避嫌,就只备了贺礼,让女官替我送去。
不料女官回来却捎了德太妃的话,问我:“家中妹妹难得入宫,县主都不来见一面吗?”想来是陛下已经走了。
我到姑姑灵前告祭,除去孝仪,换了一身稍显喜气的衣裳,免得又惹德太妃不快,说我寻她晦气。
我到寿康宫时,陛下果然不在,各宫来拜寿的妃嫔、太妃娘家亲戚命妇等人还未散去。
因为永王之乱,先帝的子息大半折殒,后分封各地;陛下如今只有三名皇子、两名公主,后宫嫔妃也不多,这皇宫里的人丁还不如我们家一大家子兴旺。
如果我家的女儿都活着,只怕会更热闹吧。
然而作为家中仅剩的两个幸存者,岚月见我的第一眼,竟是用一支冷箭招呼我。
她已经是王妃了,身份比我高贵,出身也不再是秘密,为何还对我有如此敌意?
今日她穿了一件红底彩线织绣而成的百子衣,颜色喜庆,兆头又好,但她的脸色却是苍白的,发上珠翠沉重,衬得她两颊清削、下巴尖尖,似乎比在家时更瘦弱了。
我上去向德太妃行礼祝词,她就站在太妃身边,冷着脸一言不发。
还是德太妃提醒她:“长幼有序,不跟你姐姐打个招呼吗?” ↑返回顶部↑
大吴疆域广阔,地势多变, 从巴蜀到沿海、陇西至岭南,每年洪水、干旱、塌方、海啸,大大小小的灾情数不胜数。但是这太行山地震却非同小可,引得朝中人心又浮动起来。
高祖起于吴兴,马背上夺得天下,定国号为“吴”,原本属意定都苏州或金陵。但因太常进言, 沈氏龙脉其实源于北方太行, 居中原方可镇天下, 改定都洛阳, 以苏州府和真定府为东、北陪都。每逢登基改元,祭天告地,都在太行之巅龙脉之首举行。
开国数百年来,太行山从未发生如此严重的灾情,一时众说纷纭。这时便有人翻出司天台的记载来,说其实先帝驾崩的前一年,太行山也地震过,灾情不重,却震断了山脊,龙脉断裂;这回地龙翻身山体挤压,龙脉重又合拢,是因祸得福也。
这话听着像安抚人心,但在有心人听来,那就是另一种解读——先帝和奉天皇帝惨遭永王毒手,皇室蒙难,龙脉断绝,江山才暂交到陛下手中;如今先帝的嫡长孙信王长大成人,这龙脉就又接起来了,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所以说这话的人不但没有得到嘉奖,还碰了一鼻子灰,正好陛下在着手贬谪婚宴上我查出来禀报给他的信王党羽,这人也跟着一起发配去边疆深山里观星测地了。
陛下觉得此事一定是有人借题发挥、散播流言,又把群臣召到甘露殿来,让我在帘后查是谁传的谣,谁又信了坊间飞语立场动摇。
今夏格外多雨,宫中不少年久失修的宫室都漏水了。总算熬过了雨季,黄河没有决堤泛滥,到了秋日,西北风一起,天气却立马干燥起来,冷得也特别快。有的木头经不起冷热干湿骤变,就会变形开裂。
甘露殿里群臣毕集,陛下话说到一半,我还没来得及看全呢,“砰”一声巨响,甘露殿的房梁居然崩裂了,屋顶簌簌地往下掉瓦砾碎渣。
殿中人多拥挤,骤生此变,好多人第一反应便是往外逃,跑到门口堵住了才想起皇帝还在大殿最里头,又回头高喊“护驾”,乱成一团。
好在那屋梁只是开裂,并未全断,只有一位吏部官员被瓦片砸破了头,另一人跑得太急摔倒被后面的人踩伤了手,其余人等皆无碍。
陛下眼见危机突发时群臣狼奔豕突,竟没有多少人先想着护驾,气得七窍生烟,又左迁罢免了一批跑得最欢的臣工。尤其是将作监,维护修缮宫室不力,甘露殿竟能出这种纰漏,负责内作的一监二丞统统被革职。
甘露殿一时半会儿是不能用了,将作监搭了架子把大殿围起来,屋顶掀开更换大梁,陛下责成一定要在年底之前修好。
这件事传开去,又有了新的说法——皇城宫室都是前朝所建,用了几百年了,为什么别的大殿房梁不坏,唯独甘露殿坏了?甘露殿是什么地方?紫宸之配殿,皇极之副,却独得陛下偏爱,紫宸殿御极视朝后,实际大多政务都在甘露殿商议处理。暗暗影射紫宸即先帝、奉天皇帝一脉正统,安然无恙;甘露即今上陛下,旁支副手,代摄江山,时限已到,该退居还政了。
所谓的吉凶征兆、谶语纬书,只要想编造附会,总是能找得出名头理由来。
陛下虽然生气,但也拿这些流言没办法,只能继续暗查。因为代奉天皇帝暂理社稷、将来要把江山还给兄长的嫡子,这话是他自己说的。
倘若世上真有后悔药,陛下恐怕最想回到十几年前把自己的嘴给堵上吧。
千秋节后再过五天,就是德太妃的寿辰。
虽然陛下说了再短也不会短太妃的供养,但是他自己的寿礼都拿去赈灾了,德太妃怎好大操大办?太妃今年五十一,前年刚做过五十大寿,今年就让小辈们到寿康宫给她磕个头算了。
信王和岚月新婚刚一个月,都入宫来向太妃请安。我不想凑热闹,也为避嫌,就只备了贺礼,让女官替我送去。
不料女官回来却捎了德太妃的话,问我:“家中妹妹难得入宫,县主都不来见一面吗?”想来是陛下已经走了。
我到姑姑灵前告祭,除去孝仪,换了一身稍显喜气的衣裳,免得又惹德太妃不快,说我寻她晦气。
我到寿康宫时,陛下果然不在,各宫来拜寿的妃嫔、太妃娘家亲戚命妇等人还未散去。
因为永王之乱,先帝的子息大半折殒,后分封各地;陛下如今只有三名皇子、两名公主,后宫嫔妃也不多,这皇宫里的人丁还不如我们家一大家子兴旺。
如果我家的女儿都活着,只怕会更热闹吧。
然而作为家中仅剩的两个幸存者,岚月见我的第一眼,竟是用一支冷箭招呼我。
她已经是王妃了,身份比我高贵,出身也不再是秘密,为何还对我有如此敌意?
今日她穿了一件红底彩线织绣而成的百子衣,颜色喜庆,兆头又好,但她的脸色却是苍白的,发上珠翠沉重,衬得她两颊清削、下巴尖尖,似乎比在家时更瘦弱了。
我上去向德太妃行礼祝词,她就站在太妃身边,冷着脸一言不发。
还是德太妃提醒她:“长幼有序,不跟你姐姐打个招呼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