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闯天下取山寨得兵三千 横涧山(3 / 6)
第二天上午,一个小头领跑到客房,告诉朱元璋,说郭头领死了。朱元璋带着汤和三人跟这个小头领进入寨主的卧室,其他两个头领正在那里议论。
一个说:“是不是昨晚喝酒过多,引发暴病?”
另一个说:“有可能。他最近身体不太好,上个月元军围剿,他就说过头疼。
朱元璋也不跟他们客套,提醒道:“人死不能复生,你们现今要为三千活人着想,我有个主意,烦请各位到议事厅商议,何如?”
三人互相对视一下,无话可说。其中年长的便道:“愿听朱将军赐教!”
到了议事厅,朱元璋说道:“各位如果愿意带领弟兄们跟随我,只要我活着,保证大家有饭吃,有衣穿。不用在这里挨饿受冻。”
三个小头领你看我、我看你,心领神会,异口同声说:“愿意。”
“那好!从今日起,尔等三人就是我的千夫长,听从汤镇抚指挥。”
其中一个问道:“朱将军,跟随你们是到濠州耶?”
朱元璋答道:“我们现在不回濠州,先打定远,找吃的找喝的。”
办完郭寨主的丧事后,朱元璋叫一个千夫长带十个兵领刘英下山去买三、四头猪,宰好后挑回来。又叫费聚回客店带领那里的兄弟随行保护。然后命郭兴、郭英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士兵组成弓箭队,训练成弓箭手。安排了这些事,就带着汤和与两个千夫长在议事厅开会,研究下一步的行动。
两个千夫长反映:定远东北方的横涧山有一支地主武装,大头领叫缪大亨,有两万余人。
缪大亨是定远人,富户之子。郭子兴在定远起义后,他依靠财势聚集人马,组建起一支数千人的民兵队伍建寨自保。不料乱世农不思耕,四里八乡的年轻人纷纷加入他的部队,致使缪大亨的钱粮难以为继。后来遇上贾鲁到淮西攻打濠州,他顺势协助,使队伍穿上黄衣,吃上皇粮。元廷还封他为民军元帅,派枢密院知院(从一品)张大人监军。
贾鲁死后,元军溃散,缪大亨和张知院带领两万余人马撤到横涧山驻扎。
朱元璋一听,心中窃喜:真是一件大宝!如果把它抓到手,郭家军不但不怕孙德崖、赵均用欺负,我朱元璋从此可以攻城略地。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要看什么样的牛犊。朱元璋可是长有天胆鼻的牛犊!外表长相匹配有内在的相应性格。因此,虽然只有三千兵,也敢攻两万人的山寨。
横涧山位于靠山乡老郭山正东,直线距离55公里,上有西流的泉水之涧。
现在叫大横山。大横山地处江淮中部,高度234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生长着很多阔叶林和针叶林。其正北是朱元璋的家乡(今明光市),距离今城区洪武路直线距离21公里。
大横山北面山腰处有一座宝塔,叫法华禅庵塔。后又叫兴慈塔。《滁志补遗》载:“大横山跨滁定两邑,周二十里,东半属滁,上有半山寺。”
半山寺又名法华禅庵。塔因寺而名,始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为一座仿木构建筑阁式砖塔。
大横山的西南山坡是一片丹霞地貌,为红色山岩。山顶是一块平地,有几个水坑,遗留一个古柴王城的遗址。显然,自古就是占山为王的好地方。缪大亨的主寨就扎在山顶。
当天下午,刘英他们挑回劏好的四头猪及下水。当晚,朱元璋让三个月不知肉味的三千士兵吃了一顿满意的饱饭。个个对朱元璋赞不绝口。
第二天,朱元璋叫一个熟路的千夫长带着3个探子到横涧山侦察缪大亨的营寨和兵力部署情况。第三天,探子回来报告:横涧山东南西北四个山脚各有一个傍寨,每个寨子驻扎大约3000人马,都穿着黄衣。缪大亨的主营安在山顶,兵力不详。西寨两边都是山岩石坡,无路上山。南寨、东寨和北寨各有一条小路通到山顶,在山寨后面。凡是能够爬上山的地方全部设置了牢固的栅栏,约6尺(1.9米)高。朱元璋召集汤和、花云、费聚及三个小将商议了一阵,决定先拔掉山脚的寨子,封锁山路,最后力劝缪大亨投降。
初九,朱元璋把山寨的余粮全部分给每个士兵。第二日,天才蒙蒙亮,他们全体开拔,悄悄东征。
一个千夫长在前面带路,他们由小路经黄庄、小寺湾转向南,走了一段乡道后又沿小路继续东进,经过将金山、力山、青山寺后,到达妙山(今庙山)西侧的小西山。两山南面不远有一条乡道通向定远。他们已经走了大约12公里,朱元璋下令在此小憩一下。
妙山有一座山寨,驻扎着一支乡民部队,有三千余人。首领是两兄弟,兄长叫冯国用、弟弟叫冯国胜。冯国用给此寨取名望平寨,还为寨门写了一副楹联,请人刻在门柱上。
上联是:博览群书用何处。下联是:追随道义定乾坤。
门头上的光素木匾刻着三个大字——望平寨。寓意:希望天下太平。
冯氏兄弟在小西山设有附寨,由冯国胜负责驻守。附寨哨兵发现了朱元璋的部队。冯国胜接到报告,得知像是过路的乡兵,就带上两人下山探询,问个究竟。
当冯国用知道为首的是在定远起义的郭子兴的义子朱元璋,立刻下山,亲自拜见。听说朱元璋收服了驴牌寨乡兵,带3000人去攻打两万兵马的横涧山,很是吃惊。感到此人胆略过人,打算投靠他。 ↑返回顶部↑
一个说:“是不是昨晚喝酒过多,引发暴病?”
另一个说:“有可能。他最近身体不太好,上个月元军围剿,他就说过头疼。
朱元璋也不跟他们客套,提醒道:“人死不能复生,你们现今要为三千活人着想,我有个主意,烦请各位到议事厅商议,何如?”
三人互相对视一下,无话可说。其中年长的便道:“愿听朱将军赐教!”
到了议事厅,朱元璋说道:“各位如果愿意带领弟兄们跟随我,只要我活着,保证大家有饭吃,有衣穿。不用在这里挨饿受冻。”
三个小头领你看我、我看你,心领神会,异口同声说:“愿意。”
“那好!从今日起,尔等三人就是我的千夫长,听从汤镇抚指挥。”
其中一个问道:“朱将军,跟随你们是到濠州耶?”
朱元璋答道:“我们现在不回濠州,先打定远,找吃的找喝的。”
办完郭寨主的丧事后,朱元璋叫一个千夫长带十个兵领刘英下山去买三、四头猪,宰好后挑回来。又叫费聚回客店带领那里的兄弟随行保护。然后命郭兴、郭英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士兵组成弓箭队,训练成弓箭手。安排了这些事,就带着汤和与两个千夫长在议事厅开会,研究下一步的行动。
两个千夫长反映:定远东北方的横涧山有一支地主武装,大头领叫缪大亨,有两万余人。
缪大亨是定远人,富户之子。郭子兴在定远起义后,他依靠财势聚集人马,组建起一支数千人的民兵队伍建寨自保。不料乱世农不思耕,四里八乡的年轻人纷纷加入他的部队,致使缪大亨的钱粮难以为继。后来遇上贾鲁到淮西攻打濠州,他顺势协助,使队伍穿上黄衣,吃上皇粮。元廷还封他为民军元帅,派枢密院知院(从一品)张大人监军。
贾鲁死后,元军溃散,缪大亨和张知院带领两万余人马撤到横涧山驻扎。
朱元璋一听,心中窃喜:真是一件大宝!如果把它抓到手,郭家军不但不怕孙德崖、赵均用欺负,我朱元璋从此可以攻城略地。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要看什么样的牛犊。朱元璋可是长有天胆鼻的牛犊!外表长相匹配有内在的相应性格。因此,虽然只有三千兵,也敢攻两万人的山寨。
横涧山位于靠山乡老郭山正东,直线距离55公里,上有西流的泉水之涧。
现在叫大横山。大横山地处江淮中部,高度234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生长着很多阔叶林和针叶林。其正北是朱元璋的家乡(今明光市),距离今城区洪武路直线距离21公里。
大横山北面山腰处有一座宝塔,叫法华禅庵塔。后又叫兴慈塔。《滁志补遗》载:“大横山跨滁定两邑,周二十里,东半属滁,上有半山寺。”
半山寺又名法华禅庵。塔因寺而名,始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为一座仿木构建筑阁式砖塔。
大横山的西南山坡是一片丹霞地貌,为红色山岩。山顶是一块平地,有几个水坑,遗留一个古柴王城的遗址。显然,自古就是占山为王的好地方。缪大亨的主寨就扎在山顶。
当天下午,刘英他们挑回劏好的四头猪及下水。当晚,朱元璋让三个月不知肉味的三千士兵吃了一顿满意的饱饭。个个对朱元璋赞不绝口。
第二天,朱元璋叫一个熟路的千夫长带着3个探子到横涧山侦察缪大亨的营寨和兵力部署情况。第三天,探子回来报告:横涧山东南西北四个山脚各有一个傍寨,每个寨子驻扎大约3000人马,都穿着黄衣。缪大亨的主营安在山顶,兵力不详。西寨两边都是山岩石坡,无路上山。南寨、东寨和北寨各有一条小路通到山顶,在山寨后面。凡是能够爬上山的地方全部设置了牢固的栅栏,约6尺(1.9米)高。朱元璋召集汤和、花云、费聚及三个小将商议了一阵,决定先拔掉山脚的寨子,封锁山路,最后力劝缪大亨投降。
初九,朱元璋把山寨的余粮全部分给每个士兵。第二日,天才蒙蒙亮,他们全体开拔,悄悄东征。
一个千夫长在前面带路,他们由小路经黄庄、小寺湾转向南,走了一段乡道后又沿小路继续东进,经过将金山、力山、青山寺后,到达妙山(今庙山)西侧的小西山。两山南面不远有一条乡道通向定远。他们已经走了大约12公里,朱元璋下令在此小憩一下。
妙山有一座山寨,驻扎着一支乡民部队,有三千余人。首领是两兄弟,兄长叫冯国用、弟弟叫冯国胜。冯国用给此寨取名望平寨,还为寨门写了一副楹联,请人刻在门柱上。
上联是:博览群书用何处。下联是:追随道义定乾坤。
门头上的光素木匾刻着三个大字——望平寨。寓意:希望天下太平。
冯氏兄弟在小西山设有附寨,由冯国胜负责驻守。附寨哨兵发现了朱元璋的部队。冯国胜接到报告,得知像是过路的乡兵,就带上两人下山探询,问个究竟。
当冯国用知道为首的是在定远起义的郭子兴的义子朱元璋,立刻下山,亲自拜见。听说朱元璋收服了驴牌寨乡兵,带3000人去攻打两万兵马的横涧山,很是吃惊。感到此人胆略过人,打算投靠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