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画像(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托现代科技的福,都可以借助照片逐步细化,而不必像十八世纪那样非得在现场盯着实物描绘不可。按照顾惟的要求,他需要画一幅四
  分之三视角的胸像。而当他真正观察起这个视角下的陈蓉蓉时,即刻就体会出为什么他的出资人如此迫切地想要把这位小姐的注视留存在画像里。
  她的眼神始终在变化,并且始终忠诚地反应出
  她的心绪。这也恰恰说明了她的心绪始终是变
  换不定的。当她独自出神,或者是默默注视恋人,
  又或是与恋人对视的时候,眼神就会像音乐的
  大小调转换,仅仅是变动几个音调,情感色彩便
  与先前迥然不同。倘若再进一步深究,甚至能从
  中发现相互矛盾的情愫。之所以顾惟会感到他
  喜欢的那些神态转瞬即逝,或许正是因为这种
  矛盾存在于她内心的缘故。然而,矛盾仅仅只是
  其中一个主题。在那些如涡旋般转换的神态之
  间,却又能发现某种东西如磐石般,时而浮现,
  时而隐没,但,始终坚定不移。
  这也是肖像画的价值所在。就摄影而言,无论摄影师有多么独具天赋,镜头也无法摆脱时机的束缚。一张照片所能捕捉到的,往往只是某一时刻的状态。而画家却能凭借美学的想象,将无法同时呈现出来的状态巧妙地融为一体。尽管顾惟要求的是“她注视他的目光”,然而这种目光对Fuhrmann而言是不完整的。没有哀愁,喜悦则显得平淡无味,没有孤独,爱情也就不那么珍贵了,从思念一个人到注视一个人,从默默注视再到得到他的回眸,这其中涌上的千头万绪,千言万语,全部要凝结在她的一个眼神与一张面孔之中。
  夜晚,Fuhrmann受到留在宅邸中吃晚餐的邀请。当他离开画笔与画布,坐在烛火奕奕,摆着新鲜玫瑰花的餐桌前,立马又变回了陈蓉蓉第一眼看到的那个老绅士。正如坊间评论所言,他在欧洲的上流社会待了许多年,早已养成一套独特的行事风格,既不傲慢自大,也不谄媚巴结,加上颇受赞誉的艺术声名,很容易就能获取那些上层人物的欢心。而且出于艺术家的敏锐,他也十分善于观察和调节气氛,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找到一些话题,以免他的交际对象产生无聊。譬如这会儿,他就跟尚未进入婚约关系的出资人聊起了社交界里的逸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