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搞钱,还是搞钱(1 / 2)
韩信赌上兵仙之名向李恪请战。
这是淮阴飞军组建之后的第一战,务必要做到一鸣惊人,扬名天下。
李恪知道能够完成这项任务的人,非【兵仙】韩信莫属。
于是他当场答应韩信的请求,并且许诺将提供一切帮助,让淮阴飞军可以实现千里奔袭,一战而胜的目的。
韩信获得李恪的绝对信任,顿时倍受鼓舞,当即喝完壶中最后一杯酒,便起身告辞。
他要回去做好备战准备,两人约定七日之后大军开拔,奔袭由西突厥所占据的伊列河畔。
终于要打仗了,李恪对韩信的能力倒是相当放心,现如今最让他头疼的应该是军饷物资,毕竟大军牵一发而动全身,强大的后勤保障是必须的。
一切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钱!”
李恪粗略盘算了一下,成州原本就是一个贫瘠的地方,赋税不多,而时常受到战乱、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可以说是大唐疆域内最不富裕的几个地方之一了。
要不是这样,唐廷之前也不至于放着成州这么大片土地不管,连个像样的州府和州军也不设置。
还不是觉得太浪费钱,缺乏主观能动性吗?
现在这个问题被抛到了李恪的面前,随着建威营不断有新兵加入,如何来维持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养活那么多张嘴的吃喝,就成为了他肩头最沉重的负担。
“要搞钱!”
“马上搞钱!”
李恪给自己鼓了鼓劲,然后着手大刀阔斧地实践了起来,他深知要想干成一些大事,那么基础前提就是财和权。
好在眼下他虽然并没有那么多财,却拥有了一座铁矿和一片盐湖,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生铁及湖盐,这可都是硬通货,要想以此生财还是大有可为的。
经过之前的勘察,李恪组织人手在盐湖边上挖掘了一块盐田,可以将湖水引入其中进行充分日晒,从而蒸发水分稀释出盐分结晶。
在溶解、沉淀、过滤等几道工序之后,才可以得到适合人食用的日常食用盐,最后再将盐装车送往容城进行打包封装,最终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出去。
这整个产业链路都很清晰,也打通了诸多困难的关节,但现在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困扰李恪,那就是效率。
从容城到那条盐湖的路程不算太远,但也绝对称不上很近,如果是骑马轻装简行过去的话感觉还能接受,可要是换成用马车装着满满当当的盐,那速度可就下降了一大截。
李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向工坊定制了一批滑轨,打算一路从容城铺到盐湖去,不过这个工作量巨大,于是扩大工坊的产能成为头等大事。
他今天来到工坊,发现门前聚集着不少当地民众以及一些来自城外各部族的人,好奇之下他找来胡三询问情况,结果令他大吃一惊。
“殿下,这些人都是来报名到工坊学习的。”
胡三的话非常认真,一点也不像是在开玩笑。
但现在李恪的疑问是,为什么现场这么多人,绝大多数是老幼妇孺呢?
工坊的工作不比其他,先不说必要的技术和经验,首先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强健的身体和力量,没有这些作为支撑,要怎么胜任这份工作?
胡三有些苦恼地说道:“殿下,自从咱们在城门口张贴榜文之后,工坊招人的消息就传开了,他们知道这里管一日三餐还有工钱领,就都想要争取这份工作。”
“不过您也是知道的,这边常年战乱,很多青壮男人不是被人抓了劳力,就是死于非命,家里就多是剩下这帮老幼孺妇,我也不忍心就这样把他们轰走,所以……”
李恪得知真相后,也默然无语。
这是边疆地区的现状,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这也是李恪迫切希望能够将这里发展起来,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的初衷。 ↑返回顶部↑
这是淮阴飞军组建之后的第一战,务必要做到一鸣惊人,扬名天下。
李恪知道能够完成这项任务的人,非【兵仙】韩信莫属。
于是他当场答应韩信的请求,并且许诺将提供一切帮助,让淮阴飞军可以实现千里奔袭,一战而胜的目的。
韩信获得李恪的绝对信任,顿时倍受鼓舞,当即喝完壶中最后一杯酒,便起身告辞。
他要回去做好备战准备,两人约定七日之后大军开拔,奔袭由西突厥所占据的伊列河畔。
终于要打仗了,李恪对韩信的能力倒是相当放心,现如今最让他头疼的应该是军饷物资,毕竟大军牵一发而动全身,强大的后勤保障是必须的。
一切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钱!”
李恪粗略盘算了一下,成州原本就是一个贫瘠的地方,赋税不多,而时常受到战乱、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可以说是大唐疆域内最不富裕的几个地方之一了。
要不是这样,唐廷之前也不至于放着成州这么大片土地不管,连个像样的州府和州军也不设置。
还不是觉得太浪费钱,缺乏主观能动性吗?
现在这个问题被抛到了李恪的面前,随着建威营不断有新兵加入,如何来维持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养活那么多张嘴的吃喝,就成为了他肩头最沉重的负担。
“要搞钱!”
“马上搞钱!”
李恪给自己鼓了鼓劲,然后着手大刀阔斧地实践了起来,他深知要想干成一些大事,那么基础前提就是财和权。
好在眼下他虽然并没有那么多财,却拥有了一座铁矿和一片盐湖,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生铁及湖盐,这可都是硬通货,要想以此生财还是大有可为的。
经过之前的勘察,李恪组织人手在盐湖边上挖掘了一块盐田,可以将湖水引入其中进行充分日晒,从而蒸发水分稀释出盐分结晶。
在溶解、沉淀、过滤等几道工序之后,才可以得到适合人食用的日常食用盐,最后再将盐装车送往容城进行打包封装,最终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出去。
这整个产业链路都很清晰,也打通了诸多困难的关节,但现在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困扰李恪,那就是效率。
从容城到那条盐湖的路程不算太远,但也绝对称不上很近,如果是骑马轻装简行过去的话感觉还能接受,可要是换成用马车装着满满当当的盐,那速度可就下降了一大截。
李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向工坊定制了一批滑轨,打算一路从容城铺到盐湖去,不过这个工作量巨大,于是扩大工坊的产能成为头等大事。
他今天来到工坊,发现门前聚集着不少当地民众以及一些来自城外各部族的人,好奇之下他找来胡三询问情况,结果令他大吃一惊。
“殿下,这些人都是来报名到工坊学习的。”
胡三的话非常认真,一点也不像是在开玩笑。
但现在李恪的疑问是,为什么现场这么多人,绝大多数是老幼妇孺呢?
工坊的工作不比其他,先不说必要的技术和经验,首先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强健的身体和力量,没有这些作为支撑,要怎么胜任这份工作?
胡三有些苦恼地说道:“殿下,自从咱们在城门口张贴榜文之后,工坊招人的消息就传开了,他们知道这里管一日三餐还有工钱领,就都想要争取这份工作。”
“不过您也是知道的,这边常年战乱,很多青壮男人不是被人抓了劳力,就是死于非命,家里就多是剩下这帮老幼孺妇,我也不忍心就这样把他们轰走,所以……”
李恪得知真相后,也默然无语。
这是边疆地区的现状,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这也是李恪迫切希望能够将这里发展起来,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的初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