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 第275节(2 / 4)
张文冕已是眼含热泪:“大洋洲……这是一个新的大洲?!除了五大洲,居然还有一个大洲!”
月池颌首,她轻描淡写道:“不止如此。倭国大名大内义兴在去年三月开掘出地下的银矿脉。他们允诺献上开采后一半银矿,向大明求取精炼技术和帮助大内家独占银矿的支持。我同意了。有了银矿为保障,我们便不再需要向海外大规模吸纳白银,可以适度换些更宝贵的物资,比如更多的黄金、宝石、良种、技术和人才。”
她每说一个字,眼前四个人的呼吸就沉重一分。一个新的银矿和一个新的大洲!张文冕勉强定了定神:“虽有海图指引,可远水解不了近渴……”
月池摇了摇手中的旱罗盘:“船队近日就要返航了。听说,当地部族也很喜欢我们的商品,而他们本地则盛产白铜、黄金、珍珠、檀香木和海参。”
众人皆是一窒,已是张口结舌。月池扑哧一声笑出来:“你们不会以为,这几年我就躺在家里逗狗吧。”
矛盾无法调和时,可以试着从外获取厚利,来化解内部的冲突。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谁会和财过不去呢?如果一部分财砸不动,那就再加上一个大洲和一个银矿。砸得多了,就能引起质变了。
第414章 从来系日乏长绳
我华夏泱泱大国,最不缺的便是能人。
这惊喜太大、太突然了, 突然到众人都觉得如梦一般,只有深深的茫然,反而没有多少发自内心的喜悦。而茫然褪去之后, 就是怀疑。
第一个发问的竟然是锦衣卫副指挥使张允。他道:“敢问李阁老, 这么宝贵的海图,不知从何而来?”
月池道:“自是先辈所留, 后人再完善。”
杨玉故作诧异:“先辈?我们竟有这种有能为的先辈?”
月池闲适一笑:“这有什么稀奇的。我华夏泱泱大国,最不缺的便是能人。汪大渊,字焕章,元时人,祖籍江西南昌, 于至顺元年首次出海,前后共花费九年时间, 周游两百多个国家,其中就有大洋洲。他所著的《岛夷志略》有两节详细记载了大洋洲的风土物产。【1】只可惜,世人知此书的寥寥无几,更从未深入研读,最后反倒让我捡了这个大便宜。”
杨玉倒吸一口冷气:“至顺元年出海……那不是距今一百多年了。我华夏子民一百多年前就发现了新大洲,此事竟然还未宣扬开来?!”
月池放下茶盏:“汪大渊虽登上大洋洲,却只当这是世界之南的一个大岛而已, 当然没有引起轰动。再加上海关既闭,谁还会关切外洋的境况。”
张文冕与刘瑾对视了一眼, 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怀疑。汪大渊本人都不知道这是一个大洲,那李越是怎么知道的。只是,她既敢将此人的名姓说得如此清楚, 想必是早已做足了功课, 倒不如换个方向再探。
张文冕先拍了一句:“也唯有您这般博学多识、心细如发之人, 才能做到如此地步。只是,海上航行和大量运输又不一样……咱们的船也能经得起常年远洋的风浪吗?”
月池失笑:“以前兴许不成了,但别忘了,经王先生策反后,在东南亚曾为佛朗机人做事的造船、冶金工人早就尽入彀中。佛朗机人可是在海上漂的大行家,吸纳他们的技术后,我们的船自然也是如虎添翼。”
又圆回去了,谁不知道王守仁打退佛朗机人的第一步,就是先策反在东南亚的华裔匠人,后续又俘虏了好几艘大船。
张文冕又道:“敢问李阁老,新大洲上,是何光景?”
张文冕是想细细地问,总会有纰漏。但他想不到的是,哪个现代人没学过地理呢,更何况月池还不止一次去澳大利亚。真真假假掺和着来说,才最能唬人。张文冕不论怎么问,都未能找到一点儿纰漏,反而叫在座之人既为新大洲上的风物而惊异,更为月池口中遍地珠玉的繁华所心动。
杨玉和张允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仿佛下一刻就要跃出来。他们正当盛年,当然不能如老刘一样,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如是真的,竟是真的……那他们不就能脱困了,非但能脱困,还能更进一步,继续飞黄腾达!
就在此时,一个苍老的声音突兀响起,撕碎了他们的妄想。
刘瑾只问了一句话:“你是什么时候派人出海的,是在皇爷带你出京前,还是出京后。”
月池的动作一滞,随即若无其事道:“这重要吗?”
刘瑾呵呵一笑:“的确不重要。”
寥寥数语,没头没尾,可这两个人却竟都像是了然于心了一般。
张允一脸呆滞地看向杨玉。杨玉心中隐隐浮现不祥的噩兆,他的额头沁出汗珠,眼珠滴溜溜直转。为什么刘瑾会说,的确不重要呢?皇爷和李越是在去年年底才和解,船队不可能在此之后出海,那是船,又不会飞,怎么可能赶得回来。
那要是船队是他们和解之前就被派出去……杨玉一凛,以皇爷的谨慎,不可能不埋钉子啊。据他所知,自那次宫中之事后,李越的师长、故交、还有那两个女人身边,都有至少三处暗哨,怎么错过那么大的事。可要是皇爷从头到尾都知道船队出海的事,又岂会遭李越拿捏呢?杨玉手心冷汗涔涔,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她又在扯谎!
能坐在这里的都不是泛泛之辈。杨玉都想出来了,张文冕只会比他更快。至于张允,他和杨玉共事多年,一看他的脸色,也知道这事有猫腻。 ↑返回顶部↑
月池颌首,她轻描淡写道:“不止如此。倭国大名大内义兴在去年三月开掘出地下的银矿脉。他们允诺献上开采后一半银矿,向大明求取精炼技术和帮助大内家独占银矿的支持。我同意了。有了银矿为保障,我们便不再需要向海外大规模吸纳白银,可以适度换些更宝贵的物资,比如更多的黄金、宝石、良种、技术和人才。”
她每说一个字,眼前四个人的呼吸就沉重一分。一个新的银矿和一个新的大洲!张文冕勉强定了定神:“虽有海图指引,可远水解不了近渴……”
月池摇了摇手中的旱罗盘:“船队近日就要返航了。听说,当地部族也很喜欢我们的商品,而他们本地则盛产白铜、黄金、珍珠、檀香木和海参。”
众人皆是一窒,已是张口结舌。月池扑哧一声笑出来:“你们不会以为,这几年我就躺在家里逗狗吧。”
矛盾无法调和时,可以试着从外获取厚利,来化解内部的冲突。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谁会和财过不去呢?如果一部分财砸不动,那就再加上一个大洲和一个银矿。砸得多了,就能引起质变了。
第414章 从来系日乏长绳
我华夏泱泱大国,最不缺的便是能人。
这惊喜太大、太突然了, 突然到众人都觉得如梦一般,只有深深的茫然,反而没有多少发自内心的喜悦。而茫然褪去之后, 就是怀疑。
第一个发问的竟然是锦衣卫副指挥使张允。他道:“敢问李阁老, 这么宝贵的海图,不知从何而来?”
月池道:“自是先辈所留, 后人再完善。”
杨玉故作诧异:“先辈?我们竟有这种有能为的先辈?”
月池闲适一笑:“这有什么稀奇的。我华夏泱泱大国,最不缺的便是能人。汪大渊,字焕章,元时人,祖籍江西南昌, 于至顺元年首次出海,前后共花费九年时间, 周游两百多个国家,其中就有大洋洲。他所著的《岛夷志略》有两节详细记载了大洋洲的风土物产。【1】只可惜,世人知此书的寥寥无几,更从未深入研读,最后反倒让我捡了这个大便宜。”
杨玉倒吸一口冷气:“至顺元年出海……那不是距今一百多年了。我华夏子民一百多年前就发现了新大洲,此事竟然还未宣扬开来?!”
月池放下茶盏:“汪大渊虽登上大洋洲,却只当这是世界之南的一个大岛而已, 当然没有引起轰动。再加上海关既闭,谁还会关切外洋的境况。”
张文冕与刘瑾对视了一眼, 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怀疑。汪大渊本人都不知道这是一个大洲,那李越是怎么知道的。只是,她既敢将此人的名姓说得如此清楚, 想必是早已做足了功课, 倒不如换个方向再探。
张文冕先拍了一句:“也唯有您这般博学多识、心细如发之人, 才能做到如此地步。只是,海上航行和大量运输又不一样……咱们的船也能经得起常年远洋的风浪吗?”
月池失笑:“以前兴许不成了,但别忘了,经王先生策反后,在东南亚曾为佛朗机人做事的造船、冶金工人早就尽入彀中。佛朗机人可是在海上漂的大行家,吸纳他们的技术后,我们的船自然也是如虎添翼。”
又圆回去了,谁不知道王守仁打退佛朗机人的第一步,就是先策反在东南亚的华裔匠人,后续又俘虏了好几艘大船。
张文冕又道:“敢问李阁老,新大洲上,是何光景?”
张文冕是想细细地问,总会有纰漏。但他想不到的是,哪个现代人没学过地理呢,更何况月池还不止一次去澳大利亚。真真假假掺和着来说,才最能唬人。张文冕不论怎么问,都未能找到一点儿纰漏,反而叫在座之人既为新大洲上的风物而惊异,更为月池口中遍地珠玉的繁华所心动。
杨玉和张允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仿佛下一刻就要跃出来。他们正当盛年,当然不能如老刘一样,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如是真的,竟是真的……那他们不就能脱困了,非但能脱困,还能更进一步,继续飞黄腾达!
就在此时,一个苍老的声音突兀响起,撕碎了他们的妄想。
刘瑾只问了一句话:“你是什么时候派人出海的,是在皇爷带你出京前,还是出京后。”
月池的动作一滞,随即若无其事道:“这重要吗?”
刘瑾呵呵一笑:“的确不重要。”
寥寥数语,没头没尾,可这两个人却竟都像是了然于心了一般。
张允一脸呆滞地看向杨玉。杨玉心中隐隐浮现不祥的噩兆,他的额头沁出汗珠,眼珠滴溜溜直转。为什么刘瑾会说,的确不重要呢?皇爷和李越是在去年年底才和解,船队不可能在此之后出海,那是船,又不会飞,怎么可能赶得回来。
那要是船队是他们和解之前就被派出去……杨玉一凛,以皇爷的谨慎,不可能不埋钉子啊。据他所知,自那次宫中之事后,李越的师长、故交、还有那两个女人身边,都有至少三处暗哨,怎么错过那么大的事。可要是皇爷从头到尾都知道船队出海的事,又岂会遭李越拿捏呢?杨玉手心冷汗涔涔,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她又在扯谎!
能坐在这里的都不是泛泛之辈。杨玉都想出来了,张文冕只会比他更快。至于张允,他和杨玉共事多年,一看他的脸色,也知道这事有猫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