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38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后世知道唐太宗的意思,用这个旧例的时候可不会遵循唐太宗的本意。他们只是想重用宦官,就随意找借口而已。没有这个借口,还有其他借口。
  这一世,他和二哥是在陪同杨广下江南时结识的张阿难。
  那时他和二哥被萧皇后带在身边,张阿难就是负责照顾他们的人。
  当张阿难跟随杨昭的时候,他们与大表兄交好,与张阿难也很熟悉。
  杨昭病逝后,张阿难回到了杨广身边,与原本历史一样,在雁门郡立下战功,被杨广任命外官,派到了太原,照旧参与了晋阳起兵。
  在隋朝的时候,张阿难是兄弟二人在隋朝宫中的内应;等他到了李渊身边后,他是兄弟二人的眼线。虽然他没能随着李世民出征,但李渊身边厉害的将领不多,在防守太原时,他也战功赫赫。
  如何给张阿难封官,兄弟二人都很为难。
  如果张阿难不是宦官,以他的功劳和本事,封个将军不为过。虽然兄弟二人都知道宦官不该干政,但因为张阿难年少蒙难净身入宫,他立下了功劳就不能兑现,兄弟二人都很难接受。
  李玄霸理解了唐太宗心中的纠结烦闷。
  唐太宗以军功起家,治军严明,有功必赏几乎刻进了他的骨子里。张阿难是他的下属,如果立功不得赏,简直逼死他的治军强迫症。
  李玄霸决定摆烂。
  他给二哥说了后来宦官专权的事,拂袖走人,让他二哥自己决定。
  皇帝就要独断专权,他一个小小的晋王怎么能僭越?
  几日后,李世民黑着眼圈,还是决定给张阿难应有的待遇。
  “宦官专权是因为皇帝能力不够,无法平衡朝堂,只能依靠亲近宦官。只要皇帝能力不够,宦官、外戚、外臣相互制衡,是他们唯一能保住自己帝位的方法。”李世民翻遍了史书,得出结论,“就算我不给张阿难爵位,将来想要重用宦官的皇帝还是会那样做。我不能因为后世子孙不争气,就寒了现在功臣的心。”
  于是张阿难仍旧封侯。
  虽然张阿难现在还没有封将军,但李世民已经决定先让张阿难领一段时间的内侍省,等长孙皇后熟悉后宫事务后,就免去张阿难的内宫官职,并发诏说张阿难是开国功勋,如今免除张阿难的宦官身份,张阿难不得再入内宫,只能当外官。
  虽然命根子接不上去,但皇帝说张阿难不是宦官,张阿难就不能再是宦官。
  李玄霸问道:“二哥,你虽然想了这么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但后世子孙肯定会仍旧不管不顾,仍旧把信任宦官的锅扣你头上。这值得吗?”
  李世民耸肩:“我有什么办法?总不能为了看不着的不肖子孙,寒了看得见的功臣的心。”
  李玄霸转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张阿难。
  张阿难哭求辞官,李世民焦头烂额哄了许久才哄好,气得挽袖要揍弟弟一个狠的。于是李玄霸母亲宫中住了几日。
  张阿难可以说是看着李世民和李玄霸调皮捣蛋长大,又是少数知道李世民和李玄霸保住了杨昭儿子的知情人,对李世民和李玄霸慈祥极了。
  李玄霸说要管父亲和二哥的后宫诸事,张阿难只顾着给李玄霸和宇文珠面前堆吃的,不断点头说好。
  李玄霸无奈:“张翁,你是不是根本没听?”
  张阿难笑道:“我只知道三郎君说的肯定都是好事。晋王妃想做什么就吩咐我,我一定做得妥妥帖帖。”
  宇文珠感到压力很大。
  李玄霸安抚道:“后宫有母亲和嫂嫂先后打理,已经没什么问题。珠娘只是展现一下权威,为我查探皇家寺庙贪污一案做铺垫,不必太担心。”
  宇文珠使劲点头。
  李玄霸无奈抬手,帮宇文珠把点头点得太用力,都甩歪了的珠钗扶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