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 第68节(1 / 4)
“我,我当然是被你气的!”
萧时善觉得自己没法跟他待在同一个屋檐下了。
他将她抱到圈椅上,踅到窗边站定,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抬眸看了看她,复又垂下眼睑,不知道在想什么。
萧时善乌黑的眼珠不断地游移,带着几分警惕和不解,她满心焦灼,不耐烦地踢着腿,时不时地瞥他一眼。
脚尖踢着桌腿,发出咚咚咚的声响,听得人心烦,如此没规矩没仪态的举动,萧时善以前是不会做的,但瞅着他那副样子,心想烦了才好。
被李澈收在一边的舆图摆在桌上,她的眼神定住,想了一下,忍不住打开瞧了瞧,这一看可不得了,虽然不太懂具体含义,但打眼看过去就被上面勾画出来的醒目标识给惊了一下。
萧时善指着舆图,急忙问道:“这些红色标记是什么意思,是被义军攻占的州县?”
李澈抬了抬眼,应了一声,“嗯。”
虽说老早就听说那边闹得厉害,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萧时善赶紧找了找远宁府的位置,心里顿时一沉,这都快被义军包围了。
“人家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我怎么就没捞着一点好?这种破地方你想起我来了。”
“放心,不会让你冲锋陷阵。”
第一百零三章
每年一入夏, 则州城里便一日热似一日,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涌动的风也是阵阵热浪。
此时正值晌午, 街上没多少人走动,只有树荫下头有三三两两的人乘凉,从小巷拐出去,往正西方向走上一里多地就进了四平街,这里没有了沿街叫卖的小贩,也没了在树下乘凉的百姓, 却能见到官兵巡逻换防, 以及来来往往的车轿。
两广总督的官署正是驻于此地,既能连接各地交通要道,方便信息转达,也能起到钳制作用。
因战事紧急,经常有加急信报从前线传来, 街上的百姓只要看到街上有骑马疾驰的军士,就知道是前线战报到了,时候久了, 竟也见怪不怪了。
胡应尧在则州城当四年的两广总督,没能把作乱的义军给镇压下来, 甚至到了愈演愈烈, 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尽管如此,他的位子也一直做得稳稳的, 这其中的奥义自然不是因为他有运筹帷幄的本事, 而是上头有个手眼通天的靠山,只要背后的靠山不倒, 他这位置依然能安稳地做下去。
因此即使外面乱成了一锅粥,他也能在总督府里听曲饮酒,只是最近朝廷那边传来的消息让他隐隐不安,年初的时候有人冒充玄都观的道士行刺皇上,虽未伤及龙体,但也令皇上受到了惊吓。
经此一事,皇上再未召吴道长进宫,连当初举荐吴道长的蔡阁老也因政事上出了差错被多次斥责,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胡应尧虽然远离京城,也感觉到京师形势波谲云诡,偏生在这个时候,上头又派了人来远宁府出任知府,虽说人事调动是寻常事,但对方的身份不得不让他多留个心眼。
旁边的丫鬟打着扇,胡应尧闭上眼睛思索了一会儿,开口说道:“有消息了吗?还没接到人?”
管家弓着身回道:“回老爷的话,大少爷三天前就去接人了,算着日子也该到则州城了,耽误不了明日的会议。”
此次会议是为征剿作乱僮民,两广官员都会前往则州城,在此商讨征剿事宜,远宁府位于前线,作为一府知府自然不能缺席。
胡应尧还没见到人,一时不好下评判,只是二十来岁的年纪,到底是太年轻了些,若不是靠着祖上光辉,如何能在这个年纪当上四品知府,兴许是来此地捞点功绩也未可知。
如此想着,胡应尧安心了不少。
“大人,京中有信!”
这声呼喊响起,胡应尧刷地睁开眼睛,“快把信件拿过来。”
管家赶紧接过信件,递到了胡应尧手里,“老爷。”
胡应尧一看是蔡阁老的传信,不敢耽误,急忙拆开信封,眼珠子上下扫动,越看越是心惊,霎时间竟起了身冷汗。
此时,胡士杰风尘仆仆地从外面走进来,头脸带伤,青一块紫一块的,一张国字脸上满是怒火。 ↑返回顶部↑
萧时善觉得自己没法跟他待在同一个屋檐下了。
他将她抱到圈椅上,踅到窗边站定,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抬眸看了看她,复又垂下眼睑,不知道在想什么。
萧时善乌黑的眼珠不断地游移,带着几分警惕和不解,她满心焦灼,不耐烦地踢着腿,时不时地瞥他一眼。
脚尖踢着桌腿,发出咚咚咚的声响,听得人心烦,如此没规矩没仪态的举动,萧时善以前是不会做的,但瞅着他那副样子,心想烦了才好。
被李澈收在一边的舆图摆在桌上,她的眼神定住,想了一下,忍不住打开瞧了瞧,这一看可不得了,虽然不太懂具体含义,但打眼看过去就被上面勾画出来的醒目标识给惊了一下。
萧时善指着舆图,急忙问道:“这些红色标记是什么意思,是被义军攻占的州县?”
李澈抬了抬眼,应了一声,“嗯。”
虽说老早就听说那边闹得厉害,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萧时善赶紧找了找远宁府的位置,心里顿时一沉,这都快被义军包围了。
“人家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我怎么就没捞着一点好?这种破地方你想起我来了。”
“放心,不会让你冲锋陷阵。”
第一百零三章
每年一入夏, 则州城里便一日热似一日,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涌动的风也是阵阵热浪。
此时正值晌午, 街上没多少人走动,只有树荫下头有三三两两的人乘凉,从小巷拐出去,往正西方向走上一里多地就进了四平街,这里没有了沿街叫卖的小贩,也没了在树下乘凉的百姓, 却能见到官兵巡逻换防, 以及来来往往的车轿。
两广总督的官署正是驻于此地,既能连接各地交通要道,方便信息转达,也能起到钳制作用。
因战事紧急,经常有加急信报从前线传来, 街上的百姓只要看到街上有骑马疾驰的军士,就知道是前线战报到了,时候久了, 竟也见怪不怪了。
胡应尧在则州城当四年的两广总督,没能把作乱的义军给镇压下来, 甚至到了愈演愈烈, 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尽管如此,他的位子也一直做得稳稳的, 这其中的奥义自然不是因为他有运筹帷幄的本事, 而是上头有个手眼通天的靠山,只要背后的靠山不倒, 他这位置依然能安稳地做下去。
因此即使外面乱成了一锅粥,他也能在总督府里听曲饮酒,只是最近朝廷那边传来的消息让他隐隐不安,年初的时候有人冒充玄都观的道士行刺皇上,虽未伤及龙体,但也令皇上受到了惊吓。
经此一事,皇上再未召吴道长进宫,连当初举荐吴道长的蔡阁老也因政事上出了差错被多次斥责,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胡应尧虽然远离京城,也感觉到京师形势波谲云诡,偏生在这个时候,上头又派了人来远宁府出任知府,虽说人事调动是寻常事,但对方的身份不得不让他多留个心眼。
旁边的丫鬟打着扇,胡应尧闭上眼睛思索了一会儿,开口说道:“有消息了吗?还没接到人?”
管家弓着身回道:“回老爷的话,大少爷三天前就去接人了,算着日子也该到则州城了,耽误不了明日的会议。”
此次会议是为征剿作乱僮民,两广官员都会前往则州城,在此商讨征剿事宜,远宁府位于前线,作为一府知府自然不能缺席。
胡应尧还没见到人,一时不好下评判,只是二十来岁的年纪,到底是太年轻了些,若不是靠着祖上光辉,如何能在这个年纪当上四品知府,兴许是来此地捞点功绩也未可知。
如此想着,胡应尧安心了不少。
“大人,京中有信!”
这声呼喊响起,胡应尧刷地睁开眼睛,“快把信件拿过来。”
管家赶紧接过信件,递到了胡应尧手里,“老爷。”
胡应尧一看是蔡阁老的传信,不敢耽误,急忙拆开信封,眼珠子上下扫动,越看越是心惊,霎时间竟起了身冷汗。
此时,胡士杰风尘仆仆地从外面走进来,头脸带伤,青一块紫一块的,一张国字脸上满是怒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