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桶 第三百零二碗 初露锋芒 小试牛刀(2 / 3)
可王轼并没有心情去欣赏宜宾的美景,到达宜宾之后,他们寻僻静之所住下。因为他们已经感觉到了宜宾气氛的不正常。
县城西南角,一所毫不起眼的小客栈,本是供走水路的船夫水客们歇脚打尖的地方,今天却因一下子住进二十多个操北方口音的汉子而变得不寻常起来。掌柜的本着热情好客的传统,与这群客人套着交情,闲话家常。可他发现,这简直就是热脸贴人冷屁股,这群人都是怪胎,没谁跟他多说一句。不过其中有一个戴斗笠的男子,似乎不一样,跟他闲聊了几句,方知他们是从北方来四川进货,准备出海行商的。
“你们平常执行任务都这样么?”房间里,王轼取下了斗笠,对房中三人问道。此三人是这次任务的头领,王轼虽然贵为亲王,但也不知道枢密院的建制是怎么样,这些人担任的是什么职务。
“是的。”马周回答道,他就是建议王轼换衣改马的人,这次行动负责人。
“这样不行,你们的沉默寡言已经表现出了特立独行,想低调却更加引人注意,人的好奇心可是不得了的。”王轼本来是随口建议,可听得那三人面面相觑,心里其实大多不以为意。
王爷自然是金贵的,可吃咱们这碗饭的,哪个不是千里挑一的精英?罢了,人家是王爷,训话咱们听着就是,对与不对,那不重要。
马周正想要与王轼商议行动计划,却已经看到他取出一张地图,平摊在桌面上。三人不自觉的围了过去,只见王轼指着地图说道:“这是成都地图,衙门在抚琴街,汉王就在这里。两套方案,如果成都情况还在控制范围之内,我们走正途,进衙门带人。”
略一停顿之后,他又说道:“如果情况已经失控,局势混乱的话。明天,我们从这里进成都,沿南大街直奔府衙。五个人跟本王进衙门,五个人沿城门至府衙路段分散,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此路不通的话,放响箭为号,我得消息,马上改变路线。另外十个人在城外接应,准备好马匹,汉王一出现,马上奔回宜宾,顺江而下。”
“考虑到成都情况的特殊,都带上兵器,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动手。但只要我命令一下,不管对方是谁,不要手软。”
马周抬头再度打量了这位王爷一番,制定行动计划,本来是他的事情,没想到王轼越俎代庖。但有一点必须要承认,就算他来制定行动计划,也不外乎就是这个样子。看来,恭王殿下似乎是行家。
“至于第三套方案,最好是不用,动静太大。那就是,如果前两套方案都不能凑效,就需要枢密院派在西京的人援手了。”王轼看着地图,神色如常,仿佛在指挥作战一般。
“王爷,枢密院的人手,只有枢密使得到皇帝诏命才能调动。”马周适时提醒。
“我自有主张,这个你不必操心。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把我的意思传达下去,让每一个人记熟成都的每一条道路。今天晚上养精蓄锐,明天一早就出发。”王轼挥了挥手,目光还是停留在地图上。
三人领命起身,马周站起来之后,看了王轼一眼,他心里实在是好奇,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恭王殿下,何以如此熟练?看他制定计划的风格,似乎是科班出身。
“我刚才就说过,人的好奇心是不得了的,现在应验了吧?”王轼虽然还是没有抬头,却已经笑了起来。
马周脸色一变,拱手道:“卑职知错,王爷早些歇息。”
“没事,你想问什么就问吧,我们是一个集体,互相信任最重要。”王轼抬头,马周不由自主的低下头去。
“卑职想请教王爷,您的行动计划,卑职似乎在哪里见到过。”思之再三,马周终究还是没有抵抗住自己的好奇心。
王轼微微一笑:“京师武备学堂,第五期,马军科。”
马周脸上立刻露出欣喜而又意外的神情,难怪!武备学堂出来的学生,绝对跟其他人不一样,光是那份骄傲与自信,就是其他人怎么也学不来的。自己就猜到这位王爷可能是武备学堂出身,果然不假!
“王爷,卑职倍感荣幸。武备学堂,第四期,杂科。”马周自报家门。
王轼颇觉意外:“第四期?那倒是本王的师兄了。”他居然冲马周拱手一揖,这是武备学堂的规矩,哪怕你是王孙公子,进了武备堂就是学生,长幼有序,伦理分明,见了师兄要行礼。
“哎呀呀,王爷折煞卑职了!”马周迅速上前,双手作搀扶状。“卑职已经犯错了,再不敢多嘴,王爷歇着吧。”说罢,一步步向外退去。
“马周不是你的本名吧?”王轼突然问道。
“我们的姓名本也是机密,既然王爷过问,卑职不敢不说,辛弃疾,山东历城人。”马周说罢,又作了一个揖,方才退出房外,替王轼掩上房门。
王轼在武备学堂求学之时,知道学堂有五个科系。马军,步军,水军,内卫,杂科。其中水军是不在北京教学,而在海津镇(天津)。其他四个科系,光从名字就知道是干什么的,惟独这个杂科,谁也不知道培养的什么人才。
王轼曾经因为好奇,去观摩过杂科学生的训练,他们既不演练排兵布阵的战术,也不讲授历代兵法。最常训练的,就是徒手格斗,器械操练,甚至走飞檐,攀峭壁,易容改扮。很少看到他们用制式兵器,最多的就是短刀暗器。本来以为他们可能是要成为皇帝的侍卫,所以为了保密,笼统的称为“杂科”,现在才知道,原来就是枢密院的探子。
“嗯?毕业之时,朱武告诉我,我的成绩可列为五期学生之中第二名。第一名是第四期杂科的一名学生,辛弃疾这么年轻已经可以带队执行任务,难不成是他?”
正想着,门外响起敲门声,王轼警惕性陡生:“谁?”
“客官,给您送饭来老,如果不方便,小人给您放得门口要不要得?”这是掌柜的声音,一口地道的四川话。不知道为什么,王轼听到四川话总觉得有种亲切感。其实王钰就是四川人,所谓乡音难改,他来到这个时代,习惯了北方口音,但不时还是有乡音出口,皇子们从小受其影响,潜移默化中对四川话有一定的印象。 ↑返回顶部↑
县城西南角,一所毫不起眼的小客栈,本是供走水路的船夫水客们歇脚打尖的地方,今天却因一下子住进二十多个操北方口音的汉子而变得不寻常起来。掌柜的本着热情好客的传统,与这群客人套着交情,闲话家常。可他发现,这简直就是热脸贴人冷屁股,这群人都是怪胎,没谁跟他多说一句。不过其中有一个戴斗笠的男子,似乎不一样,跟他闲聊了几句,方知他们是从北方来四川进货,准备出海行商的。
“你们平常执行任务都这样么?”房间里,王轼取下了斗笠,对房中三人问道。此三人是这次任务的头领,王轼虽然贵为亲王,但也不知道枢密院的建制是怎么样,这些人担任的是什么职务。
“是的。”马周回答道,他就是建议王轼换衣改马的人,这次行动负责人。
“这样不行,你们的沉默寡言已经表现出了特立独行,想低调却更加引人注意,人的好奇心可是不得了的。”王轼本来是随口建议,可听得那三人面面相觑,心里其实大多不以为意。
王爷自然是金贵的,可吃咱们这碗饭的,哪个不是千里挑一的精英?罢了,人家是王爷,训话咱们听着就是,对与不对,那不重要。
马周正想要与王轼商议行动计划,却已经看到他取出一张地图,平摊在桌面上。三人不自觉的围了过去,只见王轼指着地图说道:“这是成都地图,衙门在抚琴街,汉王就在这里。两套方案,如果成都情况还在控制范围之内,我们走正途,进衙门带人。”
略一停顿之后,他又说道:“如果情况已经失控,局势混乱的话。明天,我们从这里进成都,沿南大街直奔府衙。五个人跟本王进衙门,五个人沿城门至府衙路段分散,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此路不通的话,放响箭为号,我得消息,马上改变路线。另外十个人在城外接应,准备好马匹,汉王一出现,马上奔回宜宾,顺江而下。”
“考虑到成都情况的特殊,都带上兵器,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动手。但只要我命令一下,不管对方是谁,不要手软。”
马周抬头再度打量了这位王爷一番,制定行动计划,本来是他的事情,没想到王轼越俎代庖。但有一点必须要承认,就算他来制定行动计划,也不外乎就是这个样子。看来,恭王殿下似乎是行家。
“至于第三套方案,最好是不用,动静太大。那就是,如果前两套方案都不能凑效,就需要枢密院派在西京的人援手了。”王轼看着地图,神色如常,仿佛在指挥作战一般。
“王爷,枢密院的人手,只有枢密使得到皇帝诏命才能调动。”马周适时提醒。
“我自有主张,这个你不必操心。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把我的意思传达下去,让每一个人记熟成都的每一条道路。今天晚上养精蓄锐,明天一早就出发。”王轼挥了挥手,目光还是停留在地图上。
三人领命起身,马周站起来之后,看了王轼一眼,他心里实在是好奇,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恭王殿下,何以如此熟练?看他制定计划的风格,似乎是科班出身。
“我刚才就说过,人的好奇心是不得了的,现在应验了吧?”王轼虽然还是没有抬头,却已经笑了起来。
马周脸色一变,拱手道:“卑职知错,王爷早些歇息。”
“没事,你想问什么就问吧,我们是一个集体,互相信任最重要。”王轼抬头,马周不由自主的低下头去。
“卑职想请教王爷,您的行动计划,卑职似乎在哪里见到过。”思之再三,马周终究还是没有抵抗住自己的好奇心。
王轼微微一笑:“京师武备学堂,第五期,马军科。”
马周脸上立刻露出欣喜而又意外的神情,难怪!武备学堂出来的学生,绝对跟其他人不一样,光是那份骄傲与自信,就是其他人怎么也学不来的。自己就猜到这位王爷可能是武备学堂出身,果然不假!
“王爷,卑职倍感荣幸。武备学堂,第四期,杂科。”马周自报家门。
王轼颇觉意外:“第四期?那倒是本王的师兄了。”他居然冲马周拱手一揖,这是武备学堂的规矩,哪怕你是王孙公子,进了武备堂就是学生,长幼有序,伦理分明,见了师兄要行礼。
“哎呀呀,王爷折煞卑职了!”马周迅速上前,双手作搀扶状。“卑职已经犯错了,再不敢多嘴,王爷歇着吧。”说罢,一步步向外退去。
“马周不是你的本名吧?”王轼突然问道。
“我们的姓名本也是机密,既然王爷过问,卑职不敢不说,辛弃疾,山东历城人。”马周说罢,又作了一个揖,方才退出房外,替王轼掩上房门。
王轼在武备学堂求学之时,知道学堂有五个科系。马军,步军,水军,内卫,杂科。其中水军是不在北京教学,而在海津镇(天津)。其他四个科系,光从名字就知道是干什么的,惟独这个杂科,谁也不知道培养的什么人才。
王轼曾经因为好奇,去观摩过杂科学生的训练,他们既不演练排兵布阵的战术,也不讲授历代兵法。最常训练的,就是徒手格斗,器械操练,甚至走飞檐,攀峭壁,易容改扮。很少看到他们用制式兵器,最多的就是短刀暗器。本来以为他们可能是要成为皇帝的侍卫,所以为了保密,笼统的称为“杂科”,现在才知道,原来就是枢密院的探子。
“嗯?毕业之时,朱武告诉我,我的成绩可列为五期学生之中第二名。第一名是第四期杂科的一名学生,辛弃疾这么年轻已经可以带队执行任务,难不成是他?”
正想着,门外响起敲门声,王轼警惕性陡生:“谁?”
“客官,给您送饭来老,如果不方便,小人给您放得门口要不要得?”这是掌柜的声音,一口地道的四川话。不知道为什么,王轼听到四川话总觉得有种亲切感。其实王钰就是四川人,所谓乡音难改,他来到这个时代,习惯了北方口音,但不时还是有乡音出口,皇子们从小受其影响,潜移默化中对四川话有一定的印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