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2 / 3)
杨佑比任何人都明白,“他不是恨我,他是恨齐国。”
他看着夜空下宁静的城池,感慨地说:“其实我想了很久,那些起兵的人,嘴上说着要把我这个暴君千刀万剐,其实他们谁都不认识我,连我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他们恨的是谁?”
是贪官,是四处掠夺的士兵,是接连不断的重税徭役,是食不果腹,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
可这些都不是杨佑,他们怨恨的,是齐国。
“一个连百姓的正常生活都无法保障的国家,存在了八百年的意义是什么呢?以前有人和我说过天下和国家的区别,我想我现在懂了。天下不是杨佑的天下,杨家的皇位甚至是从老天那里骗来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皇帝的责任是守护天下,而不是独自占有国家。”
“我失职了。”
他从这天起,就没说过朕字。
到这时,陆善见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他恭恭敬敬地给杨佑磕了头,“臣……”
“你不必说了,我都明白。”杨佑道,“你走吧,以后好好生活,要去新的王朝也好,就此隐居也罢,我希望你能好好活着。”
陆善见落了几滴眼泪,佝偻着身躯离开了,杨佑这才发现,他们都已经不再年轻,不再激奋,当年神神叨叨算命的和尚也已经消失了。
七月,杨遇春试图南下勤王,被突厥和刘恒联手攻击,损失惨重,此后他接连发动了好几次南下的攻击,始终无法突破刘恒的防线,临近秋冬,突厥也开始准备大规模的入侵,他面临的压力急剧增加,不得已选择退守广武关。
杨遇春已经做好了割据的打算,假如骊都失守,他就得快速找到杨佑,带着杨佑的班底南下入益州,无非是把当年走过的路再走一遍。益州有天险,又物资丰富,以杨佑的能力,想必足以东山再起。
似乎老天一直在和他们作对,古往今来打仗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随之而来的疾病,杨遇春的军队里突然出现了传染性极强的瘟疫,战斗力又下降了好几个层面。到这个时候,他已经彻底失去了驰援京师的机会。
杨赤心想在益州割据倒是轻松,可想要出蜀难度未必比杨遇春低,光看季汉丞相诸葛亮数次北伐的结果就知道,北上驰援王师的困难,何况他面对的是在荆州刺史吴同奎统一下的南方赵国,和逐渐吞并了北方大部,当世屈指可数的猛将刘恒。
广德九年秋,岐山守将铁兰的死讯传来,刘恒突破了岐山一线,兵分三路形成了对骊都的合围。
骊都经过了八百年的修建完善,内外城墙固若金汤,守将崔珏别的经验没有,就是守城经验丰富,杨佑也不是简单的人物,刘恒攻打了两个月仍旧没有攻下都城。
南方赵国发兵攻打合肥,杨遇春也派出了部队不断袭扰他的后方,刘恒又一次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再和杨佑僵持下去,他就会失去有利的战略地位。
其实被围困的杨佑也撑不久了,存粮耗尽,连朝廷二品大员的家里都开始吃起了野菜,再往下的民众到底怎么度日,他实在不敢想。
杨佑急,杨遇春比他还急,他甚至召集了所有的长城军队,准备放弃北方防区全数南下,无论如何势必要保全杨佑,但刘恒占据了岐山,杨遇春虽然有时能打胜仗,手却始终摸不到京城,而背后的突厥也开始发起了进攻,他们好像知道了中原的局势一般,连杨遇春递交的割地求和的文书都不理,一心想要借机拿下长城的燕云沿线。
杨遇春不得不陷入了双线作战的境地,艰难地维持着。
这样僵持的局面一直拖到了第二年春天,双方都在咬着牙,看谁最先坚持不住。
就在这个关头,刘恒用了他们谁都不想看到的招数——他开始修筑堤坝,准备拦河蓄水。
真是一个有趣的终结,从黑龙开始的王朝,终结在滔天的洪水中。
随着时间的拖延,京城里食人现象已经控制不住了。最先开始是军队杀民工,然后是百姓之间易子而食,到最后京城饿殍遍野,而这些饿的奄奄一息的人,很快就会被拉去屠宰,填满下一波饿殍的口腹。
宫里有存粮,即便如此,杨佑每天也只能喝上一碗数得出米粒的汤水。
这样的情况下,依旧还有很多大臣忠于职守,杨佑知道哪些是于国有用的大臣,都没事找事把他们罢免了。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朝廷已经不再重要了。
刘慧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他直接找到了杨佑,与自己的君主对峙。
“你要投降?”刘慧开门见山地说。
“是。”杨佑跪在宗庙里对着祖先的牌位淡淡地说。
“杨遇春还有南下之力,杨赤心也快要突破赵国和刘恒的防线,还有许多念着你的官员在各地组织反抗,你要投降?” ↑返回顶部↑
他看着夜空下宁静的城池,感慨地说:“其实我想了很久,那些起兵的人,嘴上说着要把我这个暴君千刀万剐,其实他们谁都不认识我,连我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他们恨的是谁?”
是贪官,是四处掠夺的士兵,是接连不断的重税徭役,是食不果腹,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
可这些都不是杨佑,他们怨恨的,是齐国。
“一个连百姓的正常生活都无法保障的国家,存在了八百年的意义是什么呢?以前有人和我说过天下和国家的区别,我想我现在懂了。天下不是杨佑的天下,杨家的皇位甚至是从老天那里骗来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皇帝的责任是守护天下,而不是独自占有国家。”
“我失职了。”
他从这天起,就没说过朕字。
到这时,陆善见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他恭恭敬敬地给杨佑磕了头,“臣……”
“你不必说了,我都明白。”杨佑道,“你走吧,以后好好生活,要去新的王朝也好,就此隐居也罢,我希望你能好好活着。”
陆善见落了几滴眼泪,佝偻着身躯离开了,杨佑这才发现,他们都已经不再年轻,不再激奋,当年神神叨叨算命的和尚也已经消失了。
七月,杨遇春试图南下勤王,被突厥和刘恒联手攻击,损失惨重,此后他接连发动了好几次南下的攻击,始终无法突破刘恒的防线,临近秋冬,突厥也开始准备大规模的入侵,他面临的压力急剧增加,不得已选择退守广武关。
杨遇春已经做好了割据的打算,假如骊都失守,他就得快速找到杨佑,带着杨佑的班底南下入益州,无非是把当年走过的路再走一遍。益州有天险,又物资丰富,以杨佑的能力,想必足以东山再起。
似乎老天一直在和他们作对,古往今来打仗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随之而来的疾病,杨遇春的军队里突然出现了传染性极强的瘟疫,战斗力又下降了好几个层面。到这个时候,他已经彻底失去了驰援京师的机会。
杨赤心想在益州割据倒是轻松,可想要出蜀难度未必比杨遇春低,光看季汉丞相诸葛亮数次北伐的结果就知道,北上驰援王师的困难,何况他面对的是在荆州刺史吴同奎统一下的南方赵国,和逐渐吞并了北方大部,当世屈指可数的猛将刘恒。
广德九年秋,岐山守将铁兰的死讯传来,刘恒突破了岐山一线,兵分三路形成了对骊都的合围。
骊都经过了八百年的修建完善,内外城墙固若金汤,守将崔珏别的经验没有,就是守城经验丰富,杨佑也不是简单的人物,刘恒攻打了两个月仍旧没有攻下都城。
南方赵国发兵攻打合肥,杨遇春也派出了部队不断袭扰他的后方,刘恒又一次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再和杨佑僵持下去,他就会失去有利的战略地位。
其实被围困的杨佑也撑不久了,存粮耗尽,连朝廷二品大员的家里都开始吃起了野菜,再往下的民众到底怎么度日,他实在不敢想。
杨佑急,杨遇春比他还急,他甚至召集了所有的长城军队,准备放弃北方防区全数南下,无论如何势必要保全杨佑,但刘恒占据了岐山,杨遇春虽然有时能打胜仗,手却始终摸不到京城,而背后的突厥也开始发起了进攻,他们好像知道了中原的局势一般,连杨遇春递交的割地求和的文书都不理,一心想要借机拿下长城的燕云沿线。
杨遇春不得不陷入了双线作战的境地,艰难地维持着。
这样僵持的局面一直拖到了第二年春天,双方都在咬着牙,看谁最先坚持不住。
就在这个关头,刘恒用了他们谁都不想看到的招数——他开始修筑堤坝,准备拦河蓄水。
真是一个有趣的终结,从黑龙开始的王朝,终结在滔天的洪水中。
随着时间的拖延,京城里食人现象已经控制不住了。最先开始是军队杀民工,然后是百姓之间易子而食,到最后京城饿殍遍野,而这些饿的奄奄一息的人,很快就会被拉去屠宰,填满下一波饿殍的口腹。
宫里有存粮,即便如此,杨佑每天也只能喝上一碗数得出米粒的汤水。
这样的情况下,依旧还有很多大臣忠于职守,杨佑知道哪些是于国有用的大臣,都没事找事把他们罢免了。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朝廷已经不再重要了。
刘慧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他直接找到了杨佑,与自己的君主对峙。
“你要投降?”刘慧开门见山地说。
“是。”杨佑跪在宗庙里对着祖先的牌位淡淡地说。
“杨遇春还有南下之力,杨赤心也快要突破赵国和刘恒的防线,还有许多念着你的官员在各地组织反抗,你要投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