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1 / 4)
金叶此言是不差的,事实上,毛思嘉此时此刻就在被人献殷勤当中。
出众的人总是会更受青睐,孙继东之前被女孩儿献殷勤过。轮到毛思嘉身上,狂蜂浪蝶见的只会比孙继东多得多。别的不说,光是她单位就有好几个小青年暗示过她了。
只是她立场坚定,对人家没意思都会拒绝,这才一直风平浪静。时间久了,大家也渐渐当她是一朵‘高岭之花’,大家看一看就好了。至于说去摘,还是让等别的勇士吧。
不能说这些人没有立场、毫无恒心,只能说身处这个年代,大多数的好感和喜欢都是很仓促、很浅薄的。这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有什么问题,纯粹是习惯的不同。当所有人见几面,觉得各方面合适就能计划结婚,那么自然很少有人考虑‘非你不可’的爱情。
一开始就没有这样的考虑,后面放弃起来自然简单。
“黄记者又来了?”办公室里有人注意到外面走廊上的动静,话是对旁边的同事说的,眼睛却看向了斜对面正在收拾东西的毛思嘉。
这个‘黄记者’是三天前才第一次来旅游公司的,他本身是报社记者,报社安排了任务,让写一篇关于外国人的报道。想要出国采风是不太可能做到了,就有朋友让他去旅游公司采访采访。
旅游公司也是这个时候少有的能够接触到形形色色外国人的单位了。
于是他就找报社开了介绍信,来旅游公司这边采访。
这个时候的记者是非常牛的!当然,几十年后官媒的记者依旧挺厉害(至于官媒之外的记者,自然衰退地厉害,经常一个稍微强一点儿的自媒体都打不过)。
只是这个时候的记者强,和几十年后的记者强,那不是一个概念。常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很多几十年后的小年轻觉得言过其实。说到底,记者也就是一个受制于上司、受制于资本的存在。记者撼动什么大家没怎么见到,反而见到恰了饭之后任人随意摆弄的媒体。而这个时候说‘无冕之王’,那就真的是无冕之王!虽然不免依旧受到一些约束,但总体来说记者确实拥有能够改变什么的力量。
这个年头,凡是记者出门办事,证件拿出来,那比一切身份都好用!没有人想要被一个记者点名,然后借助报纸这种载体,被全国人民都知道(这里只是指坏的名声被传播,好名声就是另一回事了)。
旅游公司自然也不例外,‘黄记者’证件和介绍信拿出来,自然是各种好招待,他想要打听的都尽力配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接触到了毛思嘉——毛思嘉似乎完全引起了他的注意!
托他的福,毛思嘉这几天根本没排班,遵从领导的指示,专门给黄记者答疑解惑就行了。
‘黄记者’年纪在二十五六的样子,人是个单身汉,大家都看出他对毛思嘉不止一点点的意思了——不得不说的是,‘黄记者’人卖相相当不错,不只是记者身份,还有斯斯文文的长相也很加分。
他长的就很像民国剧里诗人的形象,看到他很容易想到《再别康桥》的徐志摩,《雨巷》的戴望舒之类。英俊不英俊先不说,关键是书卷气很浓,特别有气质,一看就知道是读了很多书的那种人。
虽然说,这几年大家都不怎么说读书的事了,但审美这种事哪里那么容易改变呢!知青上山下乡后当地找对象特别容易,说他们家庭条件好吧,不至于,很多知青家境普通,如果他们在农村结婚生活,家里是给不了什么帮助的。
知青所学的知识也很难让他们在农村脱颖而出,这种情况下,婚姻问题依旧解决的佷容易,就只能说是本身本有魅力了。他们身上那种更文雅,更读书人的一面,在这个时代依旧是加分点。
所以,像‘黄记者’这样的,家长们喜欢不喜欢,这个不好猜测,各家情况不一样。反正年轻姑娘们是很受欢迎的!就毛思嘉看到的,别说一般姑娘了,就是赵露,她可是从来对异性目不斜视的!也会在黄记者来的时候放下手上的事儿!
反正在这群同事看来,黄记者和毛思嘉看着就般配!也是因为这个,大家都乐于开毛思嘉的玩笑!这似乎是中国人的传统了,总是热衷于‘成其好事’的(除非要成全的人是情敌)。
毛思嘉什么想法呢...毛思嘉没有太多想法。
她觉得‘黄记者’人真不错,和他聊天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他读过很多书,了解很多事,可以说是毛思嘉在这个时代认识的最博学的人了。而且他的情商也很高,从毛思嘉这里获取采访所需要的内容的时候,毛思嘉能感受到这一点。
和双商高的人相处总是愉快的!
对方对她的好感她也收到了,对方处理的很好,丝毫没有让她觉得不舒服——然而,这份好感只让毛思嘉觉得遗憾。并不是黄记者不好,也不是这份好感不好。只是毛思嘉觉得,如果没有这份好感的话,她大概就能拥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了。
和黄记者交流是很愉快的一件事,明明才刚刚认识不久,两个人就已经很合拍了。按照玄学一些的说法,这就是‘投缘’了。
但是现在对方表现了男女方面的好感,毛思嘉就只能放弃和对方做朋友了。
至于发展成男女朋友的关系,那就更不可能了——她现在已经有了喜欢的人了,当然就不会再考虑其他人。
至于说,黄记者会不会更合适?这是她不会考虑的问题。事实就是如此,她现在已经喜欢一个人了,不管另一个人是不是更合适,她都不会喜欢。她要喜欢另一个人,只可能是不喜欢现在这个人了。
对于毛思嘉来说,这个逻辑运行在很深的地方,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而最表象的是,她根本没考虑过和黄记者发展。
当对方向她展现出好感的时候,她的反应就是不动神色地避开。 ↑返回顶部↑
出众的人总是会更受青睐,孙继东之前被女孩儿献殷勤过。轮到毛思嘉身上,狂蜂浪蝶见的只会比孙继东多得多。别的不说,光是她单位就有好几个小青年暗示过她了。
只是她立场坚定,对人家没意思都会拒绝,这才一直风平浪静。时间久了,大家也渐渐当她是一朵‘高岭之花’,大家看一看就好了。至于说去摘,还是让等别的勇士吧。
不能说这些人没有立场、毫无恒心,只能说身处这个年代,大多数的好感和喜欢都是很仓促、很浅薄的。这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有什么问题,纯粹是习惯的不同。当所有人见几面,觉得各方面合适就能计划结婚,那么自然很少有人考虑‘非你不可’的爱情。
一开始就没有这样的考虑,后面放弃起来自然简单。
“黄记者又来了?”办公室里有人注意到外面走廊上的动静,话是对旁边的同事说的,眼睛却看向了斜对面正在收拾东西的毛思嘉。
这个‘黄记者’是三天前才第一次来旅游公司的,他本身是报社记者,报社安排了任务,让写一篇关于外国人的报道。想要出国采风是不太可能做到了,就有朋友让他去旅游公司采访采访。
旅游公司也是这个时候少有的能够接触到形形色色外国人的单位了。
于是他就找报社开了介绍信,来旅游公司这边采访。
这个时候的记者是非常牛的!当然,几十年后官媒的记者依旧挺厉害(至于官媒之外的记者,自然衰退地厉害,经常一个稍微强一点儿的自媒体都打不过)。
只是这个时候的记者强,和几十年后的记者强,那不是一个概念。常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很多几十年后的小年轻觉得言过其实。说到底,记者也就是一个受制于上司、受制于资本的存在。记者撼动什么大家没怎么见到,反而见到恰了饭之后任人随意摆弄的媒体。而这个时候说‘无冕之王’,那就真的是无冕之王!虽然不免依旧受到一些约束,但总体来说记者确实拥有能够改变什么的力量。
这个年头,凡是记者出门办事,证件拿出来,那比一切身份都好用!没有人想要被一个记者点名,然后借助报纸这种载体,被全国人民都知道(这里只是指坏的名声被传播,好名声就是另一回事了)。
旅游公司自然也不例外,‘黄记者’证件和介绍信拿出来,自然是各种好招待,他想要打听的都尽力配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接触到了毛思嘉——毛思嘉似乎完全引起了他的注意!
托他的福,毛思嘉这几天根本没排班,遵从领导的指示,专门给黄记者答疑解惑就行了。
‘黄记者’年纪在二十五六的样子,人是个单身汉,大家都看出他对毛思嘉不止一点点的意思了——不得不说的是,‘黄记者’人卖相相当不错,不只是记者身份,还有斯斯文文的长相也很加分。
他长的就很像民国剧里诗人的形象,看到他很容易想到《再别康桥》的徐志摩,《雨巷》的戴望舒之类。英俊不英俊先不说,关键是书卷气很浓,特别有气质,一看就知道是读了很多书的那种人。
虽然说,这几年大家都不怎么说读书的事了,但审美这种事哪里那么容易改变呢!知青上山下乡后当地找对象特别容易,说他们家庭条件好吧,不至于,很多知青家境普通,如果他们在农村结婚生活,家里是给不了什么帮助的。
知青所学的知识也很难让他们在农村脱颖而出,这种情况下,婚姻问题依旧解决的佷容易,就只能说是本身本有魅力了。他们身上那种更文雅,更读书人的一面,在这个时代依旧是加分点。
所以,像‘黄记者’这样的,家长们喜欢不喜欢,这个不好猜测,各家情况不一样。反正年轻姑娘们是很受欢迎的!就毛思嘉看到的,别说一般姑娘了,就是赵露,她可是从来对异性目不斜视的!也会在黄记者来的时候放下手上的事儿!
反正在这群同事看来,黄记者和毛思嘉看着就般配!也是因为这个,大家都乐于开毛思嘉的玩笑!这似乎是中国人的传统了,总是热衷于‘成其好事’的(除非要成全的人是情敌)。
毛思嘉什么想法呢...毛思嘉没有太多想法。
她觉得‘黄记者’人真不错,和他聊天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他读过很多书,了解很多事,可以说是毛思嘉在这个时代认识的最博学的人了。而且他的情商也很高,从毛思嘉这里获取采访所需要的内容的时候,毛思嘉能感受到这一点。
和双商高的人相处总是愉快的!
对方对她的好感她也收到了,对方处理的很好,丝毫没有让她觉得不舒服——然而,这份好感只让毛思嘉觉得遗憾。并不是黄记者不好,也不是这份好感不好。只是毛思嘉觉得,如果没有这份好感的话,她大概就能拥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了。
和黄记者交流是很愉快的一件事,明明才刚刚认识不久,两个人就已经很合拍了。按照玄学一些的说法,这就是‘投缘’了。
但是现在对方表现了男女方面的好感,毛思嘉就只能放弃和对方做朋友了。
至于发展成男女朋友的关系,那就更不可能了——她现在已经有了喜欢的人了,当然就不会再考虑其他人。
至于说,黄记者会不会更合适?这是她不会考虑的问题。事实就是如此,她现在已经喜欢一个人了,不管另一个人是不是更合适,她都不会喜欢。她要喜欢另一个人,只可能是不喜欢现在这个人了。
对于毛思嘉来说,这个逻辑运行在很深的地方,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而最表象的是,她根本没考虑过和黄记者发展。
当对方向她展现出好感的时候,她的反应就是不动神色地避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