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1 / 4)
第36章
“到站了,下车、下车!”
顺义县离首都并不远,从首都到顺义县县城的火车站,即使是这个时候速度很慢的绿皮火车也用不了多久。一群学生一路唱着歌儿聊着天,还有人在火车上打扑克,没过多久,就有领队的老师告诉他们可以准备下车了。
相比起首都,顺义县一个县城肯定要差很多了,不过大家也没工夫多看...带队的好几个老师就像是母鸡赶小鸡一样,把他们先轰下了车,宣布:“整整队,班干部数数人头,咱们还得去公社生产队。”
学农、学农,肯定是要深入农村的,大家当然不可能在县城这边久留。
不一会儿,各个班的班干部将人数清点完毕,确定没有人落下或者跑丢,这才排队,然后在老师和一个农村干部样的人身后,步行离开车站。
是的,步行,他们得步行去到和学校对口学农的生产队,接送车辆想都不要想。据说有一些牛车、马车,会用来运送他们的行李,至于他们的人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好在这个时候的孩子户外运动量都不低,停课闹革命的时候还流行过步行上京,或者重走长征路的呢!如果不是孩子们的体力确实不错,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活动流行的。
所以这个时候说步行,大家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反而觉得坐了这么半天火车,可步行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还不错呢!
毛思嘉和于欣并肩走着,相比起其他人,毛思嘉手上多了一个不算轻的布袋,于欣在她手勒的痛的时候还会接手,帮她提一会儿。
从县城到他们学农的生产大队并不远,步行也不过一个多小时。虽然后面一截乡村小路挺不好走的,但总体而言大家兴致勃勃而来,并不感觉哪里有辛苦到。所以直到生产大队,依旧是闹哄哄的。
到了生产大队,五个班的学生又分流到不同的小生产队。
又走了一截路,毛思嘉他们这一拨才分到了自己所在的‘九队’。
对于他们这些学农的学生,生产队还是挺欢迎的,九队的生产队队长握住老师的手,满脸笑容:“等了你们好久啊!”
又看向毛思嘉他们一班学生,热情道:“我们农民与知识青年是亲如一家...”
都是一些此时绝对政治正确的话,但是看表情能看出一个人是真心还是假意。从毛思嘉的感觉来说,这个干部应该是真心的。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生产队这种地方并不欢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但却挺喜欢学农的学生的。这其中的原因无非是‘利益’二字而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要在落户农村分工分,共享生产队劳动成果的!如果一个生产队地多人少,根本干不过来,他们肯定欢迎知识青年作为劳动力到来,但事实就是,此时的农村并不缺乏劳动力!
这种情况下,生产队能喜欢知识青年才有鬼了!只是因为政策把这些知识青年送来,不得不接受而已!
学农的学生则不同,他们来劳动,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但他们只是劳动,最后却不会分享劳动成果!甚至吃饭什么的,他们也是有粮票,交了伙食费的!这样一来,他们就是不用成本的劳动力!
虽然这个劳动力干活肯定比不上生产队自己的劳动力,但人家是不要钱的!人家都不要钱了,这样还要什么自行车?
这种友好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九队队长很快给学生们安排了住宿的地方,让村子里条件比较好、有空余房间的人家各领几个学生回去。因为这是生产队内部早就商量好的,所以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可耽搁的,事情办的很快。
毛思嘉、于欣,还有另外两个平常关系没那么亲密,但也相处不错的女同学,张佳佳、郑娟结成了室友(如果没有结成室友的,就会被随机安排在一起)。跟着一个头上包着头巾的中年妇女,往村子深处走去。
毛思嘉第一次见这个时代的农村,一双眼睛好奇地两边张望。
那中年妇女也看到了,笑说:“你们这些城里学生都没见过农村吧?我们这儿条件算是不错的,不会让你们吃苦的...以前咱们这儿可穷了,本地闺女都往外跑,后生娶不着媳妇儿,现在可好多了,都是领导人的恩情!”
这话并非大话套话,她本人是真心这么认为的。
毛思嘉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多说什么,对方说什么她都是点头。
这个村子确实是这个时候条件不错的农村,如果条件太差,也不太可能成为学校学农的基地。这不是说学校歧视相对较穷的农村,而是一般的农村不够显眼,在上级单位那里没有知名度,根本安排不上学农。
学农基地什么的,又不是学校直接和当地对接的。
毛思嘉一眼看过去,能看到一些土坯茅草的房子,但是并不多,砖瓦房占多数,光是这一点在此时的农村就是少数了。她好像听人说过,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还很多茅草屋,茅草屋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漏雨,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来说,滋生在茅草中的虫子才是最困扰的。
有的时候就坐在那里,虫子就掉下来了。如果厨房在室内,需要生活做饭的,又或者干脆只是晚上点个油灯,烟气、火气起来了,熏烤到上面的茅草顶,虫子更是会扑漱漱地往下落。 ↑返回顶部↑
“到站了,下车、下车!”
顺义县离首都并不远,从首都到顺义县县城的火车站,即使是这个时候速度很慢的绿皮火车也用不了多久。一群学生一路唱着歌儿聊着天,还有人在火车上打扑克,没过多久,就有领队的老师告诉他们可以准备下车了。
相比起首都,顺义县一个县城肯定要差很多了,不过大家也没工夫多看...带队的好几个老师就像是母鸡赶小鸡一样,把他们先轰下了车,宣布:“整整队,班干部数数人头,咱们还得去公社生产队。”
学农、学农,肯定是要深入农村的,大家当然不可能在县城这边久留。
不一会儿,各个班的班干部将人数清点完毕,确定没有人落下或者跑丢,这才排队,然后在老师和一个农村干部样的人身后,步行离开车站。
是的,步行,他们得步行去到和学校对口学农的生产队,接送车辆想都不要想。据说有一些牛车、马车,会用来运送他们的行李,至于他们的人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好在这个时候的孩子户外运动量都不低,停课闹革命的时候还流行过步行上京,或者重走长征路的呢!如果不是孩子们的体力确实不错,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活动流行的。
所以这个时候说步行,大家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反而觉得坐了这么半天火车,可步行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还不错呢!
毛思嘉和于欣并肩走着,相比起其他人,毛思嘉手上多了一个不算轻的布袋,于欣在她手勒的痛的时候还会接手,帮她提一会儿。
从县城到他们学农的生产大队并不远,步行也不过一个多小时。虽然后面一截乡村小路挺不好走的,但总体而言大家兴致勃勃而来,并不感觉哪里有辛苦到。所以直到生产大队,依旧是闹哄哄的。
到了生产大队,五个班的学生又分流到不同的小生产队。
又走了一截路,毛思嘉他们这一拨才分到了自己所在的‘九队’。
对于他们这些学农的学生,生产队还是挺欢迎的,九队的生产队队长握住老师的手,满脸笑容:“等了你们好久啊!”
又看向毛思嘉他们一班学生,热情道:“我们农民与知识青年是亲如一家...”
都是一些此时绝对政治正确的话,但是看表情能看出一个人是真心还是假意。从毛思嘉的感觉来说,这个干部应该是真心的。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生产队这种地方并不欢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但却挺喜欢学农的学生的。这其中的原因无非是‘利益’二字而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要在落户农村分工分,共享生产队劳动成果的!如果一个生产队地多人少,根本干不过来,他们肯定欢迎知识青年作为劳动力到来,但事实就是,此时的农村并不缺乏劳动力!
这种情况下,生产队能喜欢知识青年才有鬼了!只是因为政策把这些知识青年送来,不得不接受而已!
学农的学生则不同,他们来劳动,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但他们只是劳动,最后却不会分享劳动成果!甚至吃饭什么的,他们也是有粮票,交了伙食费的!这样一来,他们就是不用成本的劳动力!
虽然这个劳动力干活肯定比不上生产队自己的劳动力,但人家是不要钱的!人家都不要钱了,这样还要什么自行车?
这种友好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九队队长很快给学生们安排了住宿的地方,让村子里条件比较好、有空余房间的人家各领几个学生回去。因为这是生产队内部早就商量好的,所以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可耽搁的,事情办的很快。
毛思嘉、于欣,还有另外两个平常关系没那么亲密,但也相处不错的女同学,张佳佳、郑娟结成了室友(如果没有结成室友的,就会被随机安排在一起)。跟着一个头上包着头巾的中年妇女,往村子深处走去。
毛思嘉第一次见这个时代的农村,一双眼睛好奇地两边张望。
那中年妇女也看到了,笑说:“你们这些城里学生都没见过农村吧?我们这儿条件算是不错的,不会让你们吃苦的...以前咱们这儿可穷了,本地闺女都往外跑,后生娶不着媳妇儿,现在可好多了,都是领导人的恩情!”
这话并非大话套话,她本人是真心这么认为的。
毛思嘉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多说什么,对方说什么她都是点头。
这个村子确实是这个时候条件不错的农村,如果条件太差,也不太可能成为学校学农的基地。这不是说学校歧视相对较穷的农村,而是一般的农村不够显眼,在上级单位那里没有知名度,根本安排不上学农。
学农基地什么的,又不是学校直接和当地对接的。
毛思嘉一眼看过去,能看到一些土坯茅草的房子,但是并不多,砖瓦房占多数,光是这一点在此时的农村就是少数了。她好像听人说过,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还很多茅草屋,茅草屋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漏雨,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来说,滋生在茅草中的虫子才是最困扰的。
有的时候就坐在那里,虫子就掉下来了。如果厨房在室内,需要生活做饭的,又或者干脆只是晚上点个油灯,烟气、火气起来了,熏烤到上面的茅草顶,虫子更是会扑漱漱地往下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