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探花[古穿今] 第66节(2 / 4)
可是导演作为一个片子的最终决定者,哪怕是新锐导演,根基不深,又有谁甘心成为剧本的傀儡。在和夏星痕合作的四五个年轻导演中,有些人是德艺双馨,勤勤恳恳做事,最终也出了成果的。但也有人是汲汲营营,在短暂的上升期掩饰着自己的本来面目,却在遇到夏星痕之后暴露了出来。
而且无论那些导演好坏,他们或多或少在心中会对夏星痕有芥蒂。一来夏星痕那种逼真的演绎,“导”也没用;二来老牌编剧的剧本,导起来有很大的压力——夏星痕又不是社交型的人,本身脾气也不圆融,加上他自己那种矛盾的心结,进一步扩大了裂痕。
夏星痕身为一个“体验派”,但凡业内人士,十有八九都会了解。“体验派”是很难导的。与之相对的则是纯粹的“表演派”。这些导演,不约而同,有心无心,都会更照顾同组里听导的“表演派”配角。为了和夏星痕作对比,一般都是男配角。
有的导演是故意抬举,有的则是无心插柳。于是乎在这些导演有心或无心的推波助澜下,类似倪廷那种“折腾夏星痕让他无法出戏,把暴力带下片场”的举动时有发生,夏星痕就经常控制不住了。
年轻导演在察觉到夏星痕的编剧协会后台后,有的人是感恩戴德好好导戏,有些思想极端者却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屈辱。甚至蓄意激夏星痕打人,一副玉石俱焚、不死不休的架势。还从此专门搞破坏。只能感慨物种多样性。编剧协会和制片人在挑年轻导演时,并不能第一时间分辨优劣。以至于编剧协会里都有“把夏星痕当试金石”来区分年轻导演的不成文传统了。
有时夏星痕是真的把人打得狠了,有时是像陶清风这样掐住不算太狠。但不管夏星痕有没有克制住、伤得轻重程度如何、有没有打到一半清醒,都会被有心人发酵成恶性事件,成为媒体之间口耳相传的爆料,带坏他的名声。
协会顶尖的编剧不在乎夏星痕是不是名声不好。他们早已过了看舆论脸色的阶段。表演派演员如过江之鲫,体验派演员却百里挑一。他们看中他的不可替代性,下一次的好剧本依然为夏星痕而组。在舆论闹得最狠的时候,也会出手保一下夏星痕,确保他的安全状态。仅此而已。
而陶清风对于这个剧组的很多疑惑,也找到了解释的理由:
“如果没有猜错,夏星痕本来要演的是‘方征’,‘方征’是为他而写的,和夏星痕气质更接近,身上有很多他的特点。”陶清风凝视着田中天,“只是后来为什么要改呢?”
田中天也不隐瞒陶清风,既然他已经探查到这种程度,爽快地说:“‘方征’在性格设计上,很像夏星痕的本色,这个人物,在原作片段回忆录中最出彩,是作者非常尊敬的人,他的子女在看过剧本后,建议最好不要给方征着墨太浓,不要增添太多不属于他的故事和情感,也不要改动他的结局——这种剧男主角不能死,而回忆录里那个方征死在了渡江战役里。为了尊重原作方的意志,剧本就进行了改动。”
陶清风问:“所以主角就变成了云向磊?”
田中天点头道:“一开始,把‘方征’改成了男二号,性格人设剧情都没变。男主变成了云向磊,回忆录里大少爷。为了戏剧化,设定成初期懦弱,后期成长。可是夏星痕如果演了方征的男二号,这个剧无论是谁演男主角,都会被盖过光辉。何况,我们给夏星痕写的剧本,他必须是男主角。所以……”
陶清风沉吟道:“‘方征’的一部分性格特征,被移给了云向磊。夏星痕依然演他的本色男主角。”
田中天说:“没错,‘方征’这个角色删去了,不存在了,这样对小说作者也有交代,他后来对我承认不太愿意看到方征故事被搬上荧幕,因为这人于他来说很重要,但一开始版权卖出去了不好干涉……我另外原创了一个相似身份却性格完全不同的‘方明’放在那个位置。云向磊继承了方征的部分性格,他自己最初的‘懦弱’至‘成长’的少爷人设,则用原作里另一个几笔带过的角色去体现……”
“男三号于颂,原来是这样来的。”陶清风点头道:“我懂了。”陶清风又问:“这部剧本写了五年,是什么时候改的呢?”
田中天叹道:“改了两年了。这个班子两年前就在组。那时候就定了夏星痕、倪廷和朱华国。所以他们会看过从前的剧本念念不忘。但我才是最终剧本决策者,最新版的当然是最合适的。”
陶清风顿了顿,说:“您知道倪导和朱老师,想仍然按照第二版剧本演的事情么?”
田中天点头道:“我知道,不过我没有干涉。每回都是这种小动作,他们改变不了什么。”
陶清风心想,这种笃信从哪里来呢,他忍不住问:“您就一定确定夏星痕能扛得住?万一他受不了,按照倪廷的吩咐去演旧剧本呢?”
田中天沉默着不说话,只是意味深长看着陶清风。陶清风用“逻辑”的方法快速梳理了一下,脑内电光火石般醒悟过来,有些难以置信道:“那样一来……他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禀赋’——或者说,被您挑中的‘资格’?”
如果夏星痕不再坚持“把剧本当真”(完整的人生当然是不能改动的)。如果夏星痕扛不住了,就证明他不再以“体验派”的方法入戏。对于编剧协会委员大佬们来说,也就失去了用处。只有那个一直杠的,野兽般直觉,入戏为真的夏星痕,才是他们需要的人选。
陶清风禁不住背后阵阵冷汗。他也明白了倪廷和朱华国的态度。
所以倪廷会有意无意地给夏星痕拉仇恨,他是个被剥夺了“导权”的少壮派。搞不好导演圈早有心照不宣对夏星痕的黑名单。或是出于一种“挑战”的心态,一边折腾他,一边用旧剧本去试图塑造自己的权威。
而朱华国应该是看中了“方征”这个比男一号出彩得多的人设,却眼睁睁看着剧本为了对方而改,塞给自己一个这些年固化形象的“正气导师”的形象,毫无新意,毫无突破,只能是云向磊的陪衬。而嫉妒不平。
所以两人一拍即合,朱华国用旧剧本去杠夏星痕,倪廷则听之任之。在没有朱华国戏份时,倪廷就找陶清风当枪,若有似无地给夏星痕拉仇恨,并且引发对方各种负面情绪。
陶清风忍不住道:“就算夏星痕扛得下来。导演和演员放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在别的事情上面,夏星痕疲于应付这些事,拍剧本来就很累了。而且这剧质量被这么搞……”
一天到晚把精力花费在争斗的漩涡泥沼中,哪里有什么精力来拍好戏呢?
田中天看着陶清风,叹道:“你还是年轻。”却不再多解释了。
陶清风感到一股深深的悲哀,他其实是懂得田中天的未竟之言的:在这些事件中,每个人都有更重要的要践行的意志:编剧协会的意志是完全还原的呈现剧本;导演的意志是磋磨夏星痕来跨越压在心里的黑名单;演员的意志是想争取一个角色的突破;那些意志是如此强烈,凌驾在这部剧之上……
陶清风重重叹了口气:“观众会怎么想呢?” ↑返回顶部↑
而且无论那些导演好坏,他们或多或少在心中会对夏星痕有芥蒂。一来夏星痕那种逼真的演绎,“导”也没用;二来老牌编剧的剧本,导起来有很大的压力——夏星痕又不是社交型的人,本身脾气也不圆融,加上他自己那种矛盾的心结,进一步扩大了裂痕。
夏星痕身为一个“体验派”,但凡业内人士,十有八九都会了解。“体验派”是很难导的。与之相对的则是纯粹的“表演派”。这些导演,不约而同,有心无心,都会更照顾同组里听导的“表演派”配角。为了和夏星痕作对比,一般都是男配角。
有的导演是故意抬举,有的则是无心插柳。于是乎在这些导演有心或无心的推波助澜下,类似倪廷那种“折腾夏星痕让他无法出戏,把暴力带下片场”的举动时有发生,夏星痕就经常控制不住了。
年轻导演在察觉到夏星痕的编剧协会后台后,有的人是感恩戴德好好导戏,有些思想极端者却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屈辱。甚至蓄意激夏星痕打人,一副玉石俱焚、不死不休的架势。还从此专门搞破坏。只能感慨物种多样性。编剧协会和制片人在挑年轻导演时,并不能第一时间分辨优劣。以至于编剧协会里都有“把夏星痕当试金石”来区分年轻导演的不成文传统了。
有时夏星痕是真的把人打得狠了,有时是像陶清风这样掐住不算太狠。但不管夏星痕有没有克制住、伤得轻重程度如何、有没有打到一半清醒,都会被有心人发酵成恶性事件,成为媒体之间口耳相传的爆料,带坏他的名声。
协会顶尖的编剧不在乎夏星痕是不是名声不好。他们早已过了看舆论脸色的阶段。表演派演员如过江之鲫,体验派演员却百里挑一。他们看中他的不可替代性,下一次的好剧本依然为夏星痕而组。在舆论闹得最狠的时候,也会出手保一下夏星痕,确保他的安全状态。仅此而已。
而陶清风对于这个剧组的很多疑惑,也找到了解释的理由:
“如果没有猜错,夏星痕本来要演的是‘方征’,‘方征’是为他而写的,和夏星痕气质更接近,身上有很多他的特点。”陶清风凝视着田中天,“只是后来为什么要改呢?”
田中天也不隐瞒陶清风,既然他已经探查到这种程度,爽快地说:“‘方征’在性格设计上,很像夏星痕的本色,这个人物,在原作片段回忆录中最出彩,是作者非常尊敬的人,他的子女在看过剧本后,建议最好不要给方征着墨太浓,不要增添太多不属于他的故事和情感,也不要改动他的结局——这种剧男主角不能死,而回忆录里那个方征死在了渡江战役里。为了尊重原作方的意志,剧本就进行了改动。”
陶清风问:“所以主角就变成了云向磊?”
田中天点头道:“一开始,把‘方征’改成了男二号,性格人设剧情都没变。男主变成了云向磊,回忆录里大少爷。为了戏剧化,设定成初期懦弱,后期成长。可是夏星痕如果演了方征的男二号,这个剧无论是谁演男主角,都会被盖过光辉。何况,我们给夏星痕写的剧本,他必须是男主角。所以……”
陶清风沉吟道:“‘方征’的一部分性格特征,被移给了云向磊。夏星痕依然演他的本色男主角。”
田中天说:“没错,‘方征’这个角色删去了,不存在了,这样对小说作者也有交代,他后来对我承认不太愿意看到方征故事被搬上荧幕,因为这人于他来说很重要,但一开始版权卖出去了不好干涉……我另外原创了一个相似身份却性格完全不同的‘方明’放在那个位置。云向磊继承了方征的部分性格,他自己最初的‘懦弱’至‘成长’的少爷人设,则用原作里另一个几笔带过的角色去体现……”
“男三号于颂,原来是这样来的。”陶清风点头道:“我懂了。”陶清风又问:“这部剧本写了五年,是什么时候改的呢?”
田中天叹道:“改了两年了。这个班子两年前就在组。那时候就定了夏星痕、倪廷和朱华国。所以他们会看过从前的剧本念念不忘。但我才是最终剧本决策者,最新版的当然是最合适的。”
陶清风顿了顿,说:“您知道倪导和朱老师,想仍然按照第二版剧本演的事情么?”
田中天点头道:“我知道,不过我没有干涉。每回都是这种小动作,他们改变不了什么。”
陶清风心想,这种笃信从哪里来呢,他忍不住问:“您就一定确定夏星痕能扛得住?万一他受不了,按照倪廷的吩咐去演旧剧本呢?”
田中天沉默着不说话,只是意味深长看着陶清风。陶清风用“逻辑”的方法快速梳理了一下,脑内电光火石般醒悟过来,有些难以置信道:“那样一来……他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禀赋’——或者说,被您挑中的‘资格’?”
如果夏星痕不再坚持“把剧本当真”(完整的人生当然是不能改动的)。如果夏星痕扛不住了,就证明他不再以“体验派”的方法入戏。对于编剧协会委员大佬们来说,也就失去了用处。只有那个一直杠的,野兽般直觉,入戏为真的夏星痕,才是他们需要的人选。
陶清风禁不住背后阵阵冷汗。他也明白了倪廷和朱华国的态度。
所以倪廷会有意无意地给夏星痕拉仇恨,他是个被剥夺了“导权”的少壮派。搞不好导演圈早有心照不宣对夏星痕的黑名单。或是出于一种“挑战”的心态,一边折腾他,一边用旧剧本去试图塑造自己的权威。
而朱华国应该是看中了“方征”这个比男一号出彩得多的人设,却眼睁睁看着剧本为了对方而改,塞给自己一个这些年固化形象的“正气导师”的形象,毫无新意,毫无突破,只能是云向磊的陪衬。而嫉妒不平。
所以两人一拍即合,朱华国用旧剧本去杠夏星痕,倪廷则听之任之。在没有朱华国戏份时,倪廷就找陶清风当枪,若有似无地给夏星痕拉仇恨,并且引发对方各种负面情绪。
陶清风忍不住道:“就算夏星痕扛得下来。导演和演员放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在别的事情上面,夏星痕疲于应付这些事,拍剧本来就很累了。而且这剧质量被这么搞……”
一天到晚把精力花费在争斗的漩涡泥沼中,哪里有什么精力来拍好戏呢?
田中天看着陶清风,叹道:“你还是年轻。”却不再多解释了。
陶清风感到一股深深的悲哀,他其实是懂得田中天的未竟之言的:在这些事件中,每个人都有更重要的要践行的意志:编剧协会的意志是完全还原的呈现剧本;导演的意志是磋磨夏星痕来跨越压在心里的黑名单;演员的意志是想争取一个角色的突破;那些意志是如此强烈,凌驾在这部剧之上……
陶清风重重叹了口气:“观众会怎么想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