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探花[古穿今] 第59节(1 / 4)
陶清风道:“我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不过,为什么你不去参考应卿的传记呢?如果同因为政治避嫌被抹去科举记载,她那边也会体现吧?我翻看《崇安三十六年间要录》时,也没看见她的科举记载。”
“应元帅是武将传记,体例是不一样的。不能这样类比。”严澹平静道:“一般只横向比较同个列传体系、《郭燕屈刘何列传》是分类在儒林类别下,无科举、不称儒。”
虽然这个问题很新鲜,但陶清风才思敏捷,马上就说出了他的思考:“这本编纂者两朝老臣秋行安,是后来的乾岁年间中人,我并不认识。按年龄算,大概比我还小二十岁。他既然是两朝老臣,作为‘本朝’而非‘后一朝’的编纂史书者,受到‘本朝’政治影响而曲笔,是很正常的事。”
严澹叹了口气,声音低沉道:“秋行安在自述笔记中说,自己是燕澹的学生。为了那时候已经消散几十余年的政治风云,而谨小慎微地隐去自家恩师的科举经历。是不是太奇怪了?除非,是燕澹在传记里提到那个诡异的‘不许学生录其言语形状’的理由,连同他少时辉煌的履历,都不著一言。所以秋行安会发出那种惋惜感慨。广川,依你对燕澹的了解,你觉得他为什么不著书呢?”
陶清风摇着头,脱口而出:“不知道,这同样是我的疑惑。聪明和才学不用说了。在我的记忆里,他是个自信又张扬的人,文章要是做的好,恨不得贴到别人脸上磨着别人夸他……真是非常奇怪。就和他不娶妻生子一样奇怪。”
陶清风说完后才觉得自己好像话多了。抬头看去,严澹微愣,目光更加复杂地流连审视,努力在琢磨思考着什么的模样,似乎好几次忍不住开口问陶清风一个问题,却又憋了回去。
陶清风被对方深邃的视线弄得略微不自在,没想到严澹忽然道:“时间是不是快到了……我们看电影去?”
陶清风惊讶地发现,这个话题竟然就毫无征兆地结束了?严澹居然没有就此“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好像不太符合他刚才表现出来的兴致勃勃啊。为什么在自己说了奇怪燕澹生不娶亲生子的疑惑后,严澹突兀转变得那么大?
但陶清风也没说什么,毕竟电影时间真的快开始了。他们这一聊,居然聊了一晚上。
去往电影院路上,下雪了。陶清风还是第一次来到这边后看到雪。细小颗粒很快融化在围巾与袖口间。而在这落雪纷纷中,严澹一直不发一言,最后带着深思熟虑的语气,说:
“广川。我要向你道歉。我不该让你‘扮演’我喜欢的人。”
第83章 新资源
《归宁皇后》点映好评, 持续在网络上升温发酵。除了影视圈的好评与讨论外, 竟然带起了一股集“科普历史”相关的风潮。评论人也扩展到非媒体圈。
在点映第四天时, a省的省媒发声了。《归宁皇后》本来就是省文化厅授意下拍的片子,自然安排了相关传媒人员撰写影评。不过以往这种“任务式”评介, 都很少引得起大众兴趣。这次却又被辐射到的好奇观众们轮了一大圈。看过的观众普遍同意,没看过的观众也吃下了一波宣传安利。
省媒的影评质量自然是有料的,这篇题为《简评电影<归宁皇后>的历史矛盾冲突》的影评, 除了微博,还发在官微、官方几个报刊媒体公众号、以及a省日报的娱乐版块上。
撰写影评的是省委下属文化事业单位。与网络活跃的影评大v、电影评论观众普遍关注的“故事+演员+效果”方向不同。a省的省媒,更看重的是“历史+地域+民族”的宣传连带性。影评切入方向有了新看点:
“文化电影《归宁皇后》, 把一千多年前,a省出身的民族女政治家香昌的故事搬上荧幕。让人对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产生神往。将历史上的a省风貌, 展现在我们面前。由于a省从古至今, 地理、人文和经济的重要性与多样性, 曾有多方力量曾在这块土地上角逐。天胜皇帝和归宁皇后,就是这些力量角逐中的胜利方。这段故事取材于历史背景, 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矛盾冲突扣人心弦、悬念重重……影片的最大特点, 就是冲突不断。”
“大姜帝国末期腐败集团、残余叛军势力、东水郡与宁西郡的冲突,民族诸部落之间的冲突, 大兴初期宫廷斗争的冲突, 威远将军与皇帝的冲突, 钦差与东水郡的冲突……这些冲突将各方势力,尤其是归宁皇后香昌,置于一种艰难困境中。这种艺术手段的运用, 既能把剧情不断推向高潮,又凸显了大兴建国初期,a省地理位置之重要,有力铺垫了香昌崇高形象……”
“……至于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有两条线,除了郗鹿-香昌-天胜-刘敢辜这条线,还有广积王子-天胜-陆熹翁这条线,王侯将相建功立业、固守传统或拥抱变革;还有婚姻情感、儿女情长、兄弟温情、君臣相得等等人文情怀。将影片置于一种积极又温暖的情感氛围中。让历史剧不再‘披着冷冰冰的外衣’。同时也饱满了人物性格刻画,进一步使得剧情丰满又耐人寻味。”
“……这些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东水郡特殊的地理位置、文化条件、经济状况使然。历史上的东水郡,以今天a省的咫河为界,地望包括现在的宁阳、海箕、平金、乌卅等等……可通巴蜀、纵连秦川……华国古时的‘陆地丝绸之路’也看重这条通道。也是一直以来是中央王朝与地区政权的重要联系。同时这里还是富饶的经济作物产区,蕴含诸多资源……这些在《归宁皇后》中也有体现,布景道具皆选用具有地域特色的作物。”
“……从文化上来说,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东水郡,在大兴初期,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和中原王朝是从属关系。经济开发也不充分。在《归宁皇后》中,香昌是为数不多,从小学习汉文化的人。后来她成为上层领袖后,在东水郡铺展开汉文化学堂,这不但和史料记载一致,更增加了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把一个努力改变自身状况,改变本民族文化保守思想的伟大政治领袖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总之,作为一部历史剧,《归宁皇后》给人的印象和教益是非常深刻的。这样一部精心力作,其创作的艺术、影片的效果、音乐的配置、服装道具场景、人物心理刻画,都有许多值得书写的亮点……”
虽然这是一篇只字未提演员的评论,但这篇报道对演员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陶清风在春节的前三天,又接到了公司的紧急电话。
丽莎告诉陶清风,之前本来说春节之后再给他接工作,但有一个资源实在太好了,这算是借《归宁皇后》东风借到顶尖那种资源。丽莎生怕熟鸭子飞了,就先替陶清风接了下来。
陶清风相信丽莎眼光的信心,在听到她下一秒的介绍时成功地崩塌了。
“您怎么……给我接了一部现代剧?不是说我的路线是‘古装’吗?”陶清风忍不住问。这是他最担心的事情,虽然他预料到总有一天会发生,一个演员不可能完全不演现代剧。可是陶清风至少以为,在一两年站稳脚跟之内,丽莎都会秉持着那个“路线”给他接古装戏,让他至少有个适应的时间。
却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而且听丽莎的语气,如果是借电影东风能达到的,陶清风这个咖位能接触到的最好的那批资源——演起来的难度肯定不小。在“正常的难度”之外,对于陶清风个人来说,还有那部分“演现代人”的难度。
丽莎的完全没意识到陶清风的抗拒,她说:“路线?那是弹性的。这么好的资源,不知多少人抢着要……送上门来,怎么可能不要。”
丽莎又疑惑道:“而且这不是现代剧啊,你是不是对‘现代剧’有点误解?” ↑返回顶部↑
“应元帅是武将传记,体例是不一样的。不能这样类比。”严澹平静道:“一般只横向比较同个列传体系、《郭燕屈刘何列传》是分类在儒林类别下,无科举、不称儒。”
虽然这个问题很新鲜,但陶清风才思敏捷,马上就说出了他的思考:“这本编纂者两朝老臣秋行安,是后来的乾岁年间中人,我并不认识。按年龄算,大概比我还小二十岁。他既然是两朝老臣,作为‘本朝’而非‘后一朝’的编纂史书者,受到‘本朝’政治影响而曲笔,是很正常的事。”
严澹叹了口气,声音低沉道:“秋行安在自述笔记中说,自己是燕澹的学生。为了那时候已经消散几十余年的政治风云,而谨小慎微地隐去自家恩师的科举经历。是不是太奇怪了?除非,是燕澹在传记里提到那个诡异的‘不许学生录其言语形状’的理由,连同他少时辉煌的履历,都不著一言。所以秋行安会发出那种惋惜感慨。广川,依你对燕澹的了解,你觉得他为什么不著书呢?”
陶清风摇着头,脱口而出:“不知道,这同样是我的疑惑。聪明和才学不用说了。在我的记忆里,他是个自信又张扬的人,文章要是做的好,恨不得贴到别人脸上磨着别人夸他……真是非常奇怪。就和他不娶妻生子一样奇怪。”
陶清风说完后才觉得自己好像话多了。抬头看去,严澹微愣,目光更加复杂地流连审视,努力在琢磨思考着什么的模样,似乎好几次忍不住开口问陶清风一个问题,却又憋了回去。
陶清风被对方深邃的视线弄得略微不自在,没想到严澹忽然道:“时间是不是快到了……我们看电影去?”
陶清风惊讶地发现,这个话题竟然就毫无征兆地结束了?严澹居然没有就此“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好像不太符合他刚才表现出来的兴致勃勃啊。为什么在自己说了奇怪燕澹生不娶亲生子的疑惑后,严澹突兀转变得那么大?
但陶清风也没说什么,毕竟电影时间真的快开始了。他们这一聊,居然聊了一晚上。
去往电影院路上,下雪了。陶清风还是第一次来到这边后看到雪。细小颗粒很快融化在围巾与袖口间。而在这落雪纷纷中,严澹一直不发一言,最后带着深思熟虑的语气,说:
“广川。我要向你道歉。我不该让你‘扮演’我喜欢的人。”
第83章 新资源
《归宁皇后》点映好评, 持续在网络上升温发酵。除了影视圈的好评与讨论外, 竟然带起了一股集“科普历史”相关的风潮。评论人也扩展到非媒体圈。
在点映第四天时, a省的省媒发声了。《归宁皇后》本来就是省文化厅授意下拍的片子,自然安排了相关传媒人员撰写影评。不过以往这种“任务式”评介, 都很少引得起大众兴趣。这次却又被辐射到的好奇观众们轮了一大圈。看过的观众普遍同意,没看过的观众也吃下了一波宣传安利。
省媒的影评质量自然是有料的,这篇题为《简评电影<归宁皇后>的历史矛盾冲突》的影评, 除了微博,还发在官微、官方几个报刊媒体公众号、以及a省日报的娱乐版块上。
撰写影评的是省委下属文化事业单位。与网络活跃的影评大v、电影评论观众普遍关注的“故事+演员+效果”方向不同。a省的省媒,更看重的是“历史+地域+民族”的宣传连带性。影评切入方向有了新看点:
“文化电影《归宁皇后》, 把一千多年前,a省出身的民族女政治家香昌的故事搬上荧幕。让人对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产生神往。将历史上的a省风貌, 展现在我们面前。由于a省从古至今, 地理、人文和经济的重要性与多样性, 曾有多方力量曾在这块土地上角逐。天胜皇帝和归宁皇后,就是这些力量角逐中的胜利方。这段故事取材于历史背景, 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矛盾冲突扣人心弦、悬念重重……影片的最大特点, 就是冲突不断。”
“大姜帝国末期腐败集团、残余叛军势力、东水郡与宁西郡的冲突,民族诸部落之间的冲突, 大兴初期宫廷斗争的冲突, 威远将军与皇帝的冲突, 钦差与东水郡的冲突……这些冲突将各方势力,尤其是归宁皇后香昌,置于一种艰难困境中。这种艺术手段的运用, 既能把剧情不断推向高潮,又凸显了大兴建国初期,a省地理位置之重要,有力铺垫了香昌崇高形象……”
“……至于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有两条线,除了郗鹿-香昌-天胜-刘敢辜这条线,还有广积王子-天胜-陆熹翁这条线,王侯将相建功立业、固守传统或拥抱变革;还有婚姻情感、儿女情长、兄弟温情、君臣相得等等人文情怀。将影片置于一种积极又温暖的情感氛围中。让历史剧不再‘披着冷冰冰的外衣’。同时也饱满了人物性格刻画,进一步使得剧情丰满又耐人寻味。”
“……这些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东水郡特殊的地理位置、文化条件、经济状况使然。历史上的东水郡,以今天a省的咫河为界,地望包括现在的宁阳、海箕、平金、乌卅等等……可通巴蜀、纵连秦川……华国古时的‘陆地丝绸之路’也看重这条通道。也是一直以来是中央王朝与地区政权的重要联系。同时这里还是富饶的经济作物产区,蕴含诸多资源……这些在《归宁皇后》中也有体现,布景道具皆选用具有地域特色的作物。”
“……从文化上来说,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东水郡,在大兴初期,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和中原王朝是从属关系。经济开发也不充分。在《归宁皇后》中,香昌是为数不多,从小学习汉文化的人。后来她成为上层领袖后,在东水郡铺展开汉文化学堂,这不但和史料记载一致,更增加了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把一个努力改变自身状况,改变本民族文化保守思想的伟大政治领袖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总之,作为一部历史剧,《归宁皇后》给人的印象和教益是非常深刻的。这样一部精心力作,其创作的艺术、影片的效果、音乐的配置、服装道具场景、人物心理刻画,都有许多值得书写的亮点……”
虽然这是一篇只字未提演员的评论,但这篇报道对演员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陶清风在春节的前三天,又接到了公司的紧急电话。
丽莎告诉陶清风,之前本来说春节之后再给他接工作,但有一个资源实在太好了,这算是借《归宁皇后》东风借到顶尖那种资源。丽莎生怕熟鸭子飞了,就先替陶清风接了下来。
陶清风相信丽莎眼光的信心,在听到她下一秒的介绍时成功地崩塌了。
“您怎么……给我接了一部现代剧?不是说我的路线是‘古装’吗?”陶清风忍不住问。这是他最担心的事情,虽然他预料到总有一天会发生,一个演员不可能完全不演现代剧。可是陶清风至少以为,在一两年站稳脚跟之内,丽莎都会秉持着那个“路线”给他接古装戏,让他至少有个适应的时间。
却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而且听丽莎的语气,如果是借电影东风能达到的,陶清风这个咖位能接触到的最好的那批资源——演起来的难度肯定不小。在“正常的难度”之外,对于陶清风个人来说,还有那部分“演现代人”的难度。
丽莎的完全没意识到陶清风的抗拒,她说:“路线?那是弹性的。这么好的资源,不知多少人抢着要……送上门来,怎么可能不要。”
丽莎又疑惑道:“而且这不是现代剧啊,你是不是对‘现代剧’有点误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