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探花[古穿今] 第27节(1 / 4)
虽然《崇安三十六年间大事要录》, 记载的就只是崇安一朝的大事,但由于崇安帝在位时间很长, 所以内容加起来甚至比几位皇帝在位时期的事件都多, 故而独立成册。三十六年,指的是从崇安五年, 至崇安四十一年所历经的, 基本上算是全方位展示崇安年间的风貌了。
陶清风在其中找到了燕澹生更为详细的描述。燕澹生在二十二岁的时候, 就更名为燕澹,没有说明理由,另外:最让陶清风惊讶的却是——
燕澹, 一生未留任何可考的文墨传世。就连学生记录老师语录的记载都不曾有。之所以这样笃定,是因为秋行安明确的注疏:惋惜燕公厚才,未留文墨传世。尝闻著书三百卷,藏于内室。燕公病中曰:焚之。亦不许学生录其言语行状。
著书三百卷,焚之……虽然只是个听闻,也并非确有其是,陶清风依然内心充满着震惊、惋惜、甚至读书人的捶胸顿足的无声抗议。
燕澹为何要这样做,读书人一辈子,又官至太子少师的官位,却连一点文墨都不留给后人吗?甚至还规劝弟子不要录他的言行举止。
还是说——陶清风心想,燕澹官居高位,如履薄冰,不著书立说,是为了避免被政治攻讦?
可就算是那样,在交代身后事时,应该并不需要顾虑这些了吧,还是说为了防止子孙后代受牵连,甘愿把自己笔墨付之一炬?
燕澹的这篇传记,收录于《郭燕屈刘何列传》中,每个姓氏分别代表臣子姓氏缩写,也不只是单人,如果是同族、同宗也会录在一起。“燕”姓氏下方,除了燕澹生之外,就是他同族的两位兄长,燕放生和燕宇生,一个最后官封兵部尚书,一个做到中书省又辞官了。后辈录了两人,是燕澹族弟的孩子。他自己的子嗣,似乎并没有出现在列传记载里?
陶清风刚才看记载扫得很快,很多地方没有细看,他重新从头翻起,很认真地一字一句地读《郭燕屈刘何列传》。
他首先细读的是燕澹升迁历程。秋行安著说:“澹,少敏,博学有俊才,左太师举贤良为方正,以对策为议郎,后迁谏大夫、左曹中郎。每奏,进可博群书,上器其能,赐以中书监之副。澹固辞,左迁国子监祭酒。※”
陶清风心想,原来在皇帝准备封燕澹很有实权的中书监之职时,他推辞了,自请了国子监祭酒职务。虽然品级相同,但是中书监比国子监权力大得多,所以是“左迁”,相当于变相自请降职,也不知道为什么燕澹一定要心心念念当这个国子监祭酒。
读到燕澹交代后事的那一段,才看到小小一句刚才被忽略的五个字。
燕公薨,无嗣。
薨指的是王侯,或是二品大员以上的臣子死亡。
陶清风愕然愣了愣,燕澹的妻妾,没有给他留下后代吗?
还是说,他没有娶亲……那怎么可能呢。燕公府的嫡子,他怎么可能不娶妻,不留嗣呢?
而且,既然无嗣,又为什么要烧掉著书呢?
从前,陶清风总是会不受控制第想,燕澹生,会娶怎样的女子为妻。他那善戏善谑的德性,如果娶一个温柔的高门大户的女孩子,一定能把她,逗得很开心吧。他的儿孙辈,在大楚朝堂上也一定能继续活跃吧。
可若是他没有娶妻生子……陶清风左思右想,实在太不可思议,太费解了。
当然,最费解的还是不著书立说。燕澹生的这两件事,成为陶清风久不能释怀的揪心谜题。
陶清风的手不方便翻书,严澹从房间出来时,正看到陶清风低下头,轻轻以唇抿起一点书页边,小心地翻到下一页。
严澹不禁笑了一下,觉得陶清风那模样,仿佛虔诚地吻了吻书页,有说不出的缱绻味道。
随即他又被自己想象出“缱绻”这个词,吓了一跳。
然而陶清风已经抬起头,问:“严老师,我可以把这本书借去看看吗?”
其实若是给陶清风一个时辰,他也能从头到尾泛读完毕。可是这本书,是需要一字一句地细细读过,并且陶清风还准备,把它都背下来的,花的时间就要长一些。
他今天见完律师后,就要回影视城了。虽然明天没有他的通告,但明天是周一,苏寻也销假回来了。影视城那边的工作要提前去安排一下。陶清风的手,等痊愈再演是不可能的,得先去沟通好,到时候如何调整拍摄时间,尽可能往后延。
严澹说:“当然,你想看就拿去。”
早上十点的时候,律师来了。直接来了严澹家里,毕竟这种谈话,还是在安静又私密的地方进行比较好。不要去什么咖啡馆或者餐厅了。
律师姓鞠,扮相高挑精干又美貌。毕业于华大法律系,进了华大前辈们开的合伙律所,有丰富的辩护经验。她做了三年的非诉和七年的诉讼,现在已经是律所合伙人之一了。
鞠律师是在华大校辩论赛时,和校报记者严澹认识的,有过一段时间的“学姐用嘴骂人,学弟用笔骂人”的战壕交情。 ↑返回顶部↑
陶清风在其中找到了燕澹生更为详细的描述。燕澹生在二十二岁的时候, 就更名为燕澹,没有说明理由,另外:最让陶清风惊讶的却是——
燕澹, 一生未留任何可考的文墨传世。就连学生记录老师语录的记载都不曾有。之所以这样笃定,是因为秋行安明确的注疏:惋惜燕公厚才,未留文墨传世。尝闻著书三百卷,藏于内室。燕公病中曰:焚之。亦不许学生录其言语行状。
著书三百卷,焚之……虽然只是个听闻,也并非确有其是,陶清风依然内心充满着震惊、惋惜、甚至读书人的捶胸顿足的无声抗议。
燕澹为何要这样做,读书人一辈子,又官至太子少师的官位,却连一点文墨都不留给后人吗?甚至还规劝弟子不要录他的言行举止。
还是说——陶清风心想,燕澹官居高位,如履薄冰,不著书立说,是为了避免被政治攻讦?
可就算是那样,在交代身后事时,应该并不需要顾虑这些了吧,还是说为了防止子孙后代受牵连,甘愿把自己笔墨付之一炬?
燕澹的这篇传记,收录于《郭燕屈刘何列传》中,每个姓氏分别代表臣子姓氏缩写,也不只是单人,如果是同族、同宗也会录在一起。“燕”姓氏下方,除了燕澹生之外,就是他同族的两位兄长,燕放生和燕宇生,一个最后官封兵部尚书,一个做到中书省又辞官了。后辈录了两人,是燕澹族弟的孩子。他自己的子嗣,似乎并没有出现在列传记载里?
陶清风刚才看记载扫得很快,很多地方没有细看,他重新从头翻起,很认真地一字一句地读《郭燕屈刘何列传》。
他首先细读的是燕澹升迁历程。秋行安著说:“澹,少敏,博学有俊才,左太师举贤良为方正,以对策为议郎,后迁谏大夫、左曹中郎。每奏,进可博群书,上器其能,赐以中书监之副。澹固辞,左迁国子监祭酒。※”
陶清风心想,原来在皇帝准备封燕澹很有实权的中书监之职时,他推辞了,自请了国子监祭酒职务。虽然品级相同,但是中书监比国子监权力大得多,所以是“左迁”,相当于变相自请降职,也不知道为什么燕澹一定要心心念念当这个国子监祭酒。
读到燕澹交代后事的那一段,才看到小小一句刚才被忽略的五个字。
燕公薨,无嗣。
薨指的是王侯,或是二品大员以上的臣子死亡。
陶清风愕然愣了愣,燕澹的妻妾,没有给他留下后代吗?
还是说,他没有娶亲……那怎么可能呢。燕公府的嫡子,他怎么可能不娶妻,不留嗣呢?
而且,既然无嗣,又为什么要烧掉著书呢?
从前,陶清风总是会不受控制第想,燕澹生,会娶怎样的女子为妻。他那善戏善谑的德性,如果娶一个温柔的高门大户的女孩子,一定能把她,逗得很开心吧。他的儿孙辈,在大楚朝堂上也一定能继续活跃吧。
可若是他没有娶妻生子……陶清风左思右想,实在太不可思议,太费解了。
当然,最费解的还是不著书立说。燕澹生的这两件事,成为陶清风久不能释怀的揪心谜题。
陶清风的手不方便翻书,严澹从房间出来时,正看到陶清风低下头,轻轻以唇抿起一点书页边,小心地翻到下一页。
严澹不禁笑了一下,觉得陶清风那模样,仿佛虔诚地吻了吻书页,有说不出的缱绻味道。
随即他又被自己想象出“缱绻”这个词,吓了一跳。
然而陶清风已经抬起头,问:“严老师,我可以把这本书借去看看吗?”
其实若是给陶清风一个时辰,他也能从头到尾泛读完毕。可是这本书,是需要一字一句地细细读过,并且陶清风还准备,把它都背下来的,花的时间就要长一些。
他今天见完律师后,就要回影视城了。虽然明天没有他的通告,但明天是周一,苏寻也销假回来了。影视城那边的工作要提前去安排一下。陶清风的手,等痊愈再演是不可能的,得先去沟通好,到时候如何调整拍摄时间,尽可能往后延。
严澹说:“当然,你想看就拿去。”
早上十点的时候,律师来了。直接来了严澹家里,毕竟这种谈话,还是在安静又私密的地方进行比较好。不要去什么咖啡馆或者餐厅了。
律师姓鞠,扮相高挑精干又美貌。毕业于华大法律系,进了华大前辈们开的合伙律所,有丰富的辩护经验。她做了三年的非诉和七年的诉讼,现在已经是律所合伙人之一了。
鞠律师是在华大校辩论赛时,和校报记者严澹认识的,有过一段时间的“学姐用嘴骂人,学弟用笔骂人”的战壕交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