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院士做事高低,为人低调,除了早期她成名时因为她的经历轰动一时,后来一直都很低调。
  黄绪宁引用了她的话,让大家对她的了解又多了几分,他们没想到周徽嵐那时就已经那么重视教育了。并且因为黄绪宁详细地描述了当年她劝学的经过,大家这才了解到当时还未上大学的她文化底蕴已经很高了,因为那样一番话,没有一定的学识和认知是说不出来的。
  还有就是,那篇文章也证实了她的正确性,读书是有用的。因为文章中提到的周双已经在名牌大学中毕业多年,并在周徽嵐的实验室中,担任着要职,带领团队攻克着重大项目,并取得了相关的成就。
  那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共鸣,有理有据,因果循环,当为警世名篇。
  而黄绪宁本人也因此受益匪浅。
  周双的事解决了,大家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周家,毕竟周家明明有客至,他们也不至于那么没眼色。
  很快,人就走得差不多了。
  至于黄绪宁,他还沉浸在自己的工作状态中,周徽嵐没让上前打扰,而是领着高煦和魏教授去了别处。
  第90章
  农村人爱凑热闹,从周徽嵐家离开的人中不仅仅有周氏一族的人,还有吴氏一族和王氏等小姓氏的人。那么热闹的事,他们虽然进不去她家,但他们可以趴在院墙上看或者站在外面听啊。
  这一听就不得了,这些人回去之后分别趁着众人都在开了个小会。
  “今天周惠兰和另外两个金陵大学的教授说的话你们都听见了吧?”王氏族长说,“俗话说上屋教子下屋精,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是不会教孩子,但周氏那边有人会,我们只能蹭着听了。周惠兰的话连金陵大学的教授都赞同,就说明人家说得有道理。你们回去都和孩子说说!”
  “族长,不是我们不想说,而是我们脑子笨,她说的话和那两位教授的话我们压根就没记住多少。”
  这话可说到了大家伙的心坎里了,不是他们不愿意和孩子说,而是说不来。这时就有人羡慕今天有孩子去听了现场的人了。
  王氏族长挥挥,“记不住也没事,多叮嘱家里的孩子念书,让孩子们看看周双他们是怎么做的。”说完就让大家伙都散了。
  吴氏那边也是同样的情形,不过相对而言,吴氏这回来凑热闹的人数要相对少一些,而且气氛也要沉重一些。
  “我想念以前的时候。”
  以前什么时候?当然是周氏吴氏没有闹得这么僵的时候了。
  “如果能生在周氏,那该有多好。”
  领导决策层高瞻远瞩,能力强悍,他们这些做族人的只需听话,然后紧跟着他们的步伐就行了。
  说了两句,大家哀声叹气了一番,都没了讨论的兴致,最后各自散去了。
  那厢周徽嵐完全不知道王氏和吴氏那些人的想法,此时她正领着魏教授和高煦在院子里漫步。
  这天气也不热,春光明媚的,在院子里比呆在屋里舒服。
  “魏教授,你怎么知道我需要推荐信的?”周徽嵐在前面引道,魏教授和高煦跟在后面。
  魏教授问她,“你认识姚禄吗?”
  周徽嵐疑惑,“姚禄?”周思恬的信中有提起过姚教授主动提及愿意为她提供推荐信的事,会是他吗?
  “京城大学生物工程学博士导师。”
  “你是说姚教授?”
  “咱们说的应该是同一个人,不过,你们真的认识啊?”魏教授想不通啊,他师兄近年来都不怎么出京,周惠兰的情况他也了解一些,他不明白两人怎么就有了交集了?天知道他家师兄给他打电话让他帮忙,当他得知要帮的人是周惠兰时,他有多吃惊。
  周徽嵐笑笑,“不过是神交已久罢了。”多了没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