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2 / 4)
这上哪说理去。
没有利益相关的大臣,想起当年被坑掉银子的经历,也不过是愤愤不平而已,但是利益相关的八贝勒一派,如今就有些尴尬了,出生只差了七天的两个皇孙,前头那个又是赐福又是赐名,后头的这个,皇上一点反应都没有。
比不过太子,比不过直郡王也就算了,连被发配到盛京去的十四贝勒都比不过,这就有点脸疼了。
第53章
不只是德妃,四贝勒他们心里边也是憋着劲儿呢,东西流水般的送到盛京去,而且是大张旗鼓的送。
这就不得不提一句九爷和十爷了,九爷财大气粗,送个礼也要摆出十里红妆的架势。
十爷那是最会出风头的人了,尤其是在上次还完户部欠银之后,就跟习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在出风头方面几乎可以笑傲整个紫禁城了。
好在这一次的锣鼓没有用上,只是摆了三天的舞狮子,与京城百姓同乐。
四贝勒就没有这么浮夸了,他不过是让人在四个城门口施了粥,连白米粥都不是,是糙米粥,有钱人家是不会喝的。
这也就保证了过去领粥的都是日子不太富裕的人,真正能把善心施出去。
四贝勒此举,算是给五贝勒和十三爷指了条路,论财大气粗,那是没法跟老九比,论脸皮,那就更没法跟老十比了。
倒还不如施粥,既能多一些人分享这份喜悦,也能为新生儿积福。
连温宪和和尚未出阁的格格们,都添了银两参与其中,从正月里一直到三月初,这施粥棚就没撤下来。
远在盛京的胤祯两口子,收礼收到手软,也是习惯了,自从怀上这个孩子开始,一年就没断过礼,连太医和郎中们都还在这儿呆着呢,只把稳婆们送回了京中。
大概在额娘和兄弟姐妹那里,他同福晋,还有这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家伙,在盛京过的都是苦兮兮的日子,尽管他在信上一再强调了盛京的自由和宽广,也强调了盛京土地的肥沃,大概额娘他们都当作了安慰之言吧。
不过最让胤祯吃惊的还是皇阿玛的赐名,‘弘易’这个名字不好不坏,但这么早就赐名,很不像皇阿玛的作风。
他当初可是丝毫没有顾及皇阿玛的脸面,老爷子那么爱面子,没把他夺爵可能都是念在父子之情了,按照常理推断,老爷子应该把他晾上几年才对,何至于他这边儿子一出生,老爷子就眼巴巴的赐名过来。
这不符合老爷子的性格。
胤祯反正是琢磨不透老爷子,这人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爱面子,格局也不大,但帝王心术熟练,很难让人揣测心思。
忙着养娃的胤祯,可不会在揣测皇阿玛心思上下功夫,反正他也不急着回京城,更不急着在皇阿玛这里升爵,盛京天高地!地阔,又没那么多的规矩。
他想抱儿子就抱儿子,想出去打猎也不用跟谁请假,哪个时间都能去,看见不平之事,也不用顾忌很多,就可以上前主持公道。
再没有比这更舒服的日子了,即便是皇阿玛带着一大串儿的儿子出塞,他也不羡慕皇阿玛,更不羡慕他的那些兄弟们,赶路之苦,谁尝过谁知道,草原上物资匮乏,食物单一,不比京城,也比不过这物产丰富的盛京。
在盛京的胤祯可以说是乐不思蜀,不过他与额娘和兄弟姐妹的通信从未断过,朝中有什么大事儿,他虽未打听过,可信上都有,也还是知情的。
不过,一些所谓的大事件,压根就不能算是大事儿,老爷子制衡之术玩的溜,抬一个肯定要压一个,看哪个冒头了,另一个的好日子就来了。
得亏几位兄长心脏都没什么毛病,不然就老爷子这玩法,用不着因为夺嫡失了性命,心脏病猝发,也能失了性命。
胤祯作为旁观者,都替老爷子和几位兄长累心,大清的国境那么大,要办的差事那么多,没办的事情那么多,连大部分百姓的温饱都解决不了,何必把心思都用在勾心斗角上呢。
六月份,盛京的天气也特别热,不过跟京城那边还是不能比,弘易现在已经会跟着眼前的物体转动眼睛和脑袋了。
小家伙特别逗,刚出生那两个月,总是一副厌世脸,小眉头皱着,小嘴撅着,还时常能看到他翻白眼,总是一幅特别不满意的样子。
三个月大的时候,倒是爱乐呵了,整日看着自己的手也能发笑,在他面前玩个拨浪鼓,又是握拳头,又是张嘴笑,看样子应当是个活泼的。
如今已经半岁了,最喜欢玩的游戏变成了翻身,还好家里的床够大,从这边翻到那边,能翻上个十几回。 ↑返回顶部↑
没有利益相关的大臣,想起当年被坑掉银子的经历,也不过是愤愤不平而已,但是利益相关的八贝勒一派,如今就有些尴尬了,出生只差了七天的两个皇孙,前头那个又是赐福又是赐名,后头的这个,皇上一点反应都没有。
比不过太子,比不过直郡王也就算了,连被发配到盛京去的十四贝勒都比不过,这就有点脸疼了。
第53章
不只是德妃,四贝勒他们心里边也是憋着劲儿呢,东西流水般的送到盛京去,而且是大张旗鼓的送。
这就不得不提一句九爷和十爷了,九爷财大气粗,送个礼也要摆出十里红妆的架势。
十爷那是最会出风头的人了,尤其是在上次还完户部欠银之后,就跟习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在出风头方面几乎可以笑傲整个紫禁城了。
好在这一次的锣鼓没有用上,只是摆了三天的舞狮子,与京城百姓同乐。
四贝勒就没有这么浮夸了,他不过是让人在四个城门口施了粥,连白米粥都不是,是糙米粥,有钱人家是不会喝的。
这也就保证了过去领粥的都是日子不太富裕的人,真正能把善心施出去。
四贝勒此举,算是给五贝勒和十三爷指了条路,论财大气粗,那是没法跟老九比,论脸皮,那就更没法跟老十比了。
倒还不如施粥,既能多一些人分享这份喜悦,也能为新生儿积福。
连温宪和和尚未出阁的格格们,都添了银两参与其中,从正月里一直到三月初,这施粥棚就没撤下来。
远在盛京的胤祯两口子,收礼收到手软,也是习惯了,自从怀上这个孩子开始,一年就没断过礼,连太医和郎中们都还在这儿呆着呢,只把稳婆们送回了京中。
大概在额娘和兄弟姐妹那里,他同福晋,还有这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家伙,在盛京过的都是苦兮兮的日子,尽管他在信上一再强调了盛京的自由和宽广,也强调了盛京土地的肥沃,大概额娘他们都当作了安慰之言吧。
不过最让胤祯吃惊的还是皇阿玛的赐名,‘弘易’这个名字不好不坏,但这么早就赐名,很不像皇阿玛的作风。
他当初可是丝毫没有顾及皇阿玛的脸面,老爷子那么爱面子,没把他夺爵可能都是念在父子之情了,按照常理推断,老爷子应该把他晾上几年才对,何至于他这边儿子一出生,老爷子就眼巴巴的赐名过来。
这不符合老爷子的性格。
胤祯反正是琢磨不透老爷子,这人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爱面子,格局也不大,但帝王心术熟练,很难让人揣测心思。
忙着养娃的胤祯,可不会在揣测皇阿玛心思上下功夫,反正他也不急着回京城,更不急着在皇阿玛这里升爵,盛京天高地!地阔,又没那么多的规矩。
他想抱儿子就抱儿子,想出去打猎也不用跟谁请假,哪个时间都能去,看见不平之事,也不用顾忌很多,就可以上前主持公道。
再没有比这更舒服的日子了,即便是皇阿玛带着一大串儿的儿子出塞,他也不羡慕皇阿玛,更不羡慕他的那些兄弟们,赶路之苦,谁尝过谁知道,草原上物资匮乏,食物单一,不比京城,也比不过这物产丰富的盛京。
在盛京的胤祯可以说是乐不思蜀,不过他与额娘和兄弟姐妹的通信从未断过,朝中有什么大事儿,他虽未打听过,可信上都有,也还是知情的。
不过,一些所谓的大事件,压根就不能算是大事儿,老爷子制衡之术玩的溜,抬一个肯定要压一个,看哪个冒头了,另一个的好日子就来了。
得亏几位兄长心脏都没什么毛病,不然就老爷子这玩法,用不着因为夺嫡失了性命,心脏病猝发,也能失了性命。
胤祯作为旁观者,都替老爷子和几位兄长累心,大清的国境那么大,要办的差事那么多,没办的事情那么多,连大部分百姓的温饱都解决不了,何必把心思都用在勾心斗角上呢。
六月份,盛京的天气也特别热,不过跟京城那边还是不能比,弘易现在已经会跟着眼前的物体转动眼睛和脑袋了。
小家伙特别逗,刚出生那两个月,总是一副厌世脸,小眉头皱着,小嘴撅着,还时常能看到他翻白眼,总是一幅特别不满意的样子。
三个月大的时候,倒是爱乐呵了,整日看着自己的手也能发笑,在他面前玩个拨浪鼓,又是握拳头,又是张嘴笑,看样子应当是个活泼的。
如今已经半岁了,最喜欢玩的游戏变成了翻身,还好家里的床够大,从这边翻到那边,能翻上个十几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