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3 / 4)
太医院这边儿,只是把学徒派遣过去了,又不是瘟疫,何需要让太医们出马,一个雪灾能带来的冻伤,普通的郎中就能治,人不够用,让太医院的学徒去即可。
骁骑营都是胤祯的熟人,也不知是不是提督有意安排,带队来南城的刚好就是洪石,他一手提拔出来的人。
熟悉的将领,熟悉的士兵,若是还指挥不动,胤祯就白在丰台大营待那两年了。
灾民撤下去大半儿,留下的也都是起引路的作用,而非干苦力。
看身体素质好的人干活,感觉又不一样,就像是被按了快进键,那叫一个爽。
胤祯是爽了,可也有人不爽。
八贝勒原本自觉是南城赈灾的负责人,而且他干得好好的,有经验,又懂协调,工部来的官员也都听他的话。
十四一封奏折,皇阿玛一下子就派来这么多人,关键这些人明显还都听十四的。
让他跟九弟一样在旁边做陪衬,他可做不到。
都已经能另起炉灶跟直郡王和太子争了,要是在这儿做了十四弟的陪衬,那让跟在他身边的那些朝臣怎么看,让太子和直郡王怎么看,让皇阿玛怎么看,让那其他正在观望的朝臣怎么看。
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八贝勒都不可能让十四夺了他的风头,丰台大营的人他不熟,看样子也很难指挥,只能是再请外援。
八贝勒的好人缘从来都不是吹出来的,六部的官员他能调派过来不少,当然二品以上不行,要为这事儿把二品以上的官员喊过来,既是得罪人,也容易被其他人忌惮。
丰台大营来得是武将,还得是兵丁,要么是阶品不高,要么就是没有阶品,别看六部的官员四肢不勤,但指挥人还是可以的。
南城算是彻底热闹起来了,效率提升了不止一倍,丰台大营的兵丁力气足,六部的官员协调统筹是一把好手,八贝勒不光是人格魅力强大,能力也是有的。
九爷和十四贝勒也没闲着,能帮忙的地方自然要帮忙。
如此,南城不光是在计划的时间之内结束任务,一大群人还跑去北城帮忙了,之后又齐心协力去了城郊。
从直郡王往到十四贝勒,年长的皇阿哥都被康熙安排去赈灾了,但收到前方送过来的一封封奏报来看,事情明显不在他的预料之中。
从十四请求丰台大营和太医院支援开始,此次赈灾就与往年不同了,但饶是康熙都没有想到,他的这些儿子们还能有自发联起手来的时候。
满汉一家,他的这些儿子们何尝不是一家。
第38章 一更
京城受灾,哪怕康熙登基这么多年,已经经历过很多次的灾情了,康熙年间的灾情远比其他时候要多,雪灾、水灾、旱灾、地动……
真不知是巧合,还是老天爷特意设下的考验,他登机了多少年,便于灾害斗争了多少年。
按理来说已经习惯了,可每次听见灾情,心情依旧不畅,这应当是头一次,雪灾来临,全国的受灾面积都还不知道有多少的时候,他的心情还能这般畅快。
更畅快的还在后边呢,这几天里各地的奏章陆陆续续都已经到了,京城大雪纷飞,甚至造成了雪灾,可附近几个地方都还好,不影响年景,就算百姓之家有房屋倒塌的,也远不及也京城多,尚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再将京城百姓安置好的当天晚上,康熙大摆宴席,设家宴来庆祝此事。
老爷子请吃饭,儿子们当然不能不去了,而且还都得是拖家带口的进宫去。
有福晋的带福晋,有孩子的带孩子,有侧福晋的带侧福晋,格格、侍妾之流就没有资格进宫了。
每每到这样的场合,都能够直观的把各家的人数展现出来。
说来也是奇怪了,老爷子儿子多,女儿也多,不带没有序齿的儿子,至今已经有十九个,若是把那些未曾续齿的儿子也加上,差不多已经三十个了。
但儿子的儿子就不多了,直郡王膝下就一根独苗,太子连嫡子都没有,庶子活下来的只有两个。 ↑返回顶部↑
骁骑营都是胤祯的熟人,也不知是不是提督有意安排,带队来南城的刚好就是洪石,他一手提拔出来的人。
熟悉的将领,熟悉的士兵,若是还指挥不动,胤祯就白在丰台大营待那两年了。
灾民撤下去大半儿,留下的也都是起引路的作用,而非干苦力。
看身体素质好的人干活,感觉又不一样,就像是被按了快进键,那叫一个爽。
胤祯是爽了,可也有人不爽。
八贝勒原本自觉是南城赈灾的负责人,而且他干得好好的,有经验,又懂协调,工部来的官员也都听他的话。
十四一封奏折,皇阿玛一下子就派来这么多人,关键这些人明显还都听十四的。
让他跟九弟一样在旁边做陪衬,他可做不到。
都已经能另起炉灶跟直郡王和太子争了,要是在这儿做了十四弟的陪衬,那让跟在他身边的那些朝臣怎么看,让太子和直郡王怎么看,让皇阿玛怎么看,让那其他正在观望的朝臣怎么看。
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八贝勒都不可能让十四夺了他的风头,丰台大营的人他不熟,看样子也很难指挥,只能是再请外援。
八贝勒的好人缘从来都不是吹出来的,六部的官员他能调派过来不少,当然二品以上不行,要为这事儿把二品以上的官员喊过来,既是得罪人,也容易被其他人忌惮。
丰台大营来得是武将,还得是兵丁,要么是阶品不高,要么就是没有阶品,别看六部的官员四肢不勤,但指挥人还是可以的。
南城算是彻底热闹起来了,效率提升了不止一倍,丰台大营的兵丁力气足,六部的官员协调统筹是一把好手,八贝勒不光是人格魅力强大,能力也是有的。
九爷和十四贝勒也没闲着,能帮忙的地方自然要帮忙。
如此,南城不光是在计划的时间之内结束任务,一大群人还跑去北城帮忙了,之后又齐心协力去了城郊。
从直郡王往到十四贝勒,年长的皇阿哥都被康熙安排去赈灾了,但收到前方送过来的一封封奏报来看,事情明显不在他的预料之中。
从十四请求丰台大营和太医院支援开始,此次赈灾就与往年不同了,但饶是康熙都没有想到,他的这些儿子们还能有自发联起手来的时候。
满汉一家,他的这些儿子们何尝不是一家。
第38章 一更
京城受灾,哪怕康熙登基这么多年,已经经历过很多次的灾情了,康熙年间的灾情远比其他时候要多,雪灾、水灾、旱灾、地动……
真不知是巧合,还是老天爷特意设下的考验,他登机了多少年,便于灾害斗争了多少年。
按理来说已经习惯了,可每次听见灾情,心情依旧不畅,这应当是头一次,雪灾来临,全国的受灾面积都还不知道有多少的时候,他的心情还能这般畅快。
更畅快的还在后边呢,这几天里各地的奏章陆陆续续都已经到了,京城大雪纷飞,甚至造成了雪灾,可附近几个地方都还好,不影响年景,就算百姓之家有房屋倒塌的,也远不及也京城多,尚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再将京城百姓安置好的当天晚上,康熙大摆宴席,设家宴来庆祝此事。
老爷子请吃饭,儿子们当然不能不去了,而且还都得是拖家带口的进宫去。
有福晋的带福晋,有孩子的带孩子,有侧福晋的带侧福晋,格格、侍妾之流就没有资格进宫了。
每每到这样的场合,都能够直观的把各家的人数展现出来。
说来也是奇怪了,老爷子儿子多,女儿也多,不带没有序齿的儿子,至今已经有十九个,若是把那些未曾续齿的儿子也加上,差不多已经三十个了。
但儿子的儿子就不多了,直郡王膝下就一根独苗,太子连嫡子都没有,庶子活下来的只有两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