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2 / 4)
酒酣耳热, 就有人说起了闲话,“最近户部的贾大人,又在哭穷了。”
“这算什么稀罕事?要是哪天贾大人不哭穷才稀罕呢!”立刻有人反驳。
“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是有银子,贾大人哪里愿意哭穷?堂堂一部的尚书大人呢!”
“怎么了,又是赋税的事?”
“对啊,小弟当年算学学的不错,被调任户部帮忙清理账册。”说话的人有些自得,毕竟户部虽然比不上入内阁,总归是个肥差,“今年有些地方的赋税都没收上来,唉!”
“年关难过,也不光是那些欠钱的啊!”
“算了算了,少说这些糟心事,喝酒喝酒!”他们即刻调转话题,毕竟大家总归还有点忌讳,年关头说这些,来年穷一年。
曾湖庭竖起耳朵听着,他这是第二次听到贾大人的事迹。其实在翰林院虽然清闲,长了耳朵的人却能了解到很多消息。能成为内阁首辅次辅自然是人中之龙,但内阁总共也就才几个职位?其实很多人看清楚自身适合什么后,都会跳去六部实践一番。像刚才发话的仁兄,就是打定主意以后去户部。
他倒是还没想好以后干什么,修书虽然是个利在千秋的活计,他却是活在当下。
陶兴喝到一半突然凑过来,“湖庭在想什么?”
“我在想,要不要继续在翰林院待下去。”他好像,并不喜欢待在这里。
陶兴一愣,“我也在想这个。”他说完这句突然想到什么,“咱回去说。”
“嗯。”这里并不是谈话之所。
回去的路上,陶兴就着酒意,开始把最近几个月压在心里的话讲了出来,“虽然都知道翰林院前途远大,我却一点都不期待,湖庭,这话我只敢跟你讲。”他露出愁绪的面孔,“以前在镇子上我就是读书最厉害那个,等到了府城,泯然众人,一点都显不出我来。”是人总归心里有点小骄傲,他的小骄傲被打击的一滴不剩。
翰林院的人才太多,过目不忘的,书法大家,吟诗天才,各个都有绝技,显的他灰扑扑的。
这大概就是考省第一的人突然凑到考国第一的人堆里,形成了落差。
曾湖庭长长吐一口气,“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这么想。修书立传已经有这么多人了,我总想做点只有我能做到的事。”
“我就知道你懂我!”陶兴击掌,“那,咱们怎么规划一番?”
“快过年了,马上陛下就要封笔,赶也赶不急。元宵之后,我就去找许学士申请借调到各部,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等到三年期满,就去适合自己的地方,如何?”
“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陶兴拍着手,“我想好了,第一个就调去户部!”他算学学的不错,也许那里才能发挥他的才干。
曾湖庭便想起当年他们第一次见面,他当时不知道陶兴的名字,还偷偷取的别号,七文钱,眼睛一眨,他们都认识这么多年。
他便真心实意的祝福,“你一定会成功的!”先不谈天赋,便是这份心,已经足够了。
“这个年终于可以过好。”对未来有期待的陶兴此刻心满意足,便恨不得写信告诉所有人,在京城他们每月去信一封,告知自己的情况,小四也会写信过来,告诉家里的情况。她说家里找到了新的宅院,每个人都分到小院子,而陶母也在隔壁安定下来,他们都聚在一起过的很好。
当然,祁月明也会写信,简简单单清淡的见信如晤几个字,曾湖庭便给她们寄女儿家的事物回去。想想祁姑娘平时还要练武,适合的饰品就是轻巧精致,颇费一番心思,但总归两人熟络起来,能闲话家常。
当然为了讨姑娘欢心,他又选了几个经典的武侠故事,假作自己买的话本,争取跟姑娘早点熟络起来。
妻子是一个家庭的主人,如果两个人心不齐劲不往一处使,那就是事倍功半。既然已经定亲,便好好的对人家。
又是一个在京城过的年,跟去年的忐忑相比,今年总要放松些。最大的好消息就是他终于寻摸到合适的院子,独门独院,三小进,虽然小了些但是几进院子互相用花木隔开,隔音还是不错的,要价虽然贵,他咬咬牙还是买得起。最关键是旁边有个小二进,陶兴也看中了。
这么赶巧的事哪里能放过?他果断下手,趁着年节衙门关门前一天办好了手续。
节后重新清理打扫一遍,上漆买新家具,总归是在京城有个落脚点。
不过很可惜,他跟新宅院暂时无缘。 ↑返回顶部↑
“这算什么稀罕事?要是哪天贾大人不哭穷才稀罕呢!”立刻有人反驳。
“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是有银子,贾大人哪里愿意哭穷?堂堂一部的尚书大人呢!”
“怎么了,又是赋税的事?”
“对啊,小弟当年算学学的不错,被调任户部帮忙清理账册。”说话的人有些自得,毕竟户部虽然比不上入内阁,总归是个肥差,“今年有些地方的赋税都没收上来,唉!”
“年关难过,也不光是那些欠钱的啊!”
“算了算了,少说这些糟心事,喝酒喝酒!”他们即刻调转话题,毕竟大家总归还有点忌讳,年关头说这些,来年穷一年。
曾湖庭竖起耳朵听着,他这是第二次听到贾大人的事迹。其实在翰林院虽然清闲,长了耳朵的人却能了解到很多消息。能成为内阁首辅次辅自然是人中之龙,但内阁总共也就才几个职位?其实很多人看清楚自身适合什么后,都会跳去六部实践一番。像刚才发话的仁兄,就是打定主意以后去户部。
他倒是还没想好以后干什么,修书虽然是个利在千秋的活计,他却是活在当下。
陶兴喝到一半突然凑过来,“湖庭在想什么?”
“我在想,要不要继续在翰林院待下去。”他好像,并不喜欢待在这里。
陶兴一愣,“我也在想这个。”他说完这句突然想到什么,“咱回去说。”
“嗯。”这里并不是谈话之所。
回去的路上,陶兴就着酒意,开始把最近几个月压在心里的话讲了出来,“虽然都知道翰林院前途远大,我却一点都不期待,湖庭,这话我只敢跟你讲。”他露出愁绪的面孔,“以前在镇子上我就是读书最厉害那个,等到了府城,泯然众人,一点都显不出我来。”是人总归心里有点小骄傲,他的小骄傲被打击的一滴不剩。
翰林院的人才太多,过目不忘的,书法大家,吟诗天才,各个都有绝技,显的他灰扑扑的。
这大概就是考省第一的人突然凑到考国第一的人堆里,形成了落差。
曾湖庭长长吐一口气,“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这么想。修书立传已经有这么多人了,我总想做点只有我能做到的事。”
“我就知道你懂我!”陶兴击掌,“那,咱们怎么规划一番?”
“快过年了,马上陛下就要封笔,赶也赶不急。元宵之后,我就去找许学士申请借调到各部,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等到三年期满,就去适合自己的地方,如何?”
“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陶兴拍着手,“我想好了,第一个就调去户部!”他算学学的不错,也许那里才能发挥他的才干。
曾湖庭便想起当年他们第一次见面,他当时不知道陶兴的名字,还偷偷取的别号,七文钱,眼睛一眨,他们都认识这么多年。
他便真心实意的祝福,“你一定会成功的!”先不谈天赋,便是这份心,已经足够了。
“这个年终于可以过好。”对未来有期待的陶兴此刻心满意足,便恨不得写信告诉所有人,在京城他们每月去信一封,告知自己的情况,小四也会写信过来,告诉家里的情况。她说家里找到了新的宅院,每个人都分到小院子,而陶母也在隔壁安定下来,他们都聚在一起过的很好。
当然,祁月明也会写信,简简单单清淡的见信如晤几个字,曾湖庭便给她们寄女儿家的事物回去。想想祁姑娘平时还要练武,适合的饰品就是轻巧精致,颇费一番心思,但总归两人熟络起来,能闲话家常。
当然为了讨姑娘欢心,他又选了几个经典的武侠故事,假作自己买的话本,争取跟姑娘早点熟络起来。
妻子是一个家庭的主人,如果两个人心不齐劲不往一处使,那就是事倍功半。既然已经定亲,便好好的对人家。
又是一个在京城过的年,跟去年的忐忑相比,今年总要放松些。最大的好消息就是他终于寻摸到合适的院子,独门独院,三小进,虽然小了些但是几进院子互相用花木隔开,隔音还是不错的,要价虽然贵,他咬咬牙还是买得起。最关键是旁边有个小二进,陶兴也看中了。
这么赶巧的事哪里能放过?他果断下手,趁着年节衙门关门前一天办好了手续。
节后重新清理打扫一遍,上漆买新家具,总归是在京城有个落脚点。
不过很可惜,他跟新宅院暂时无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