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怕无端给谭盛礼添麻烦,甚是迟疑。
  “谭老爷...”他张了张嘴。
  像知道他心中所想,谭盛礼接话道,“惠明村山清水秀,我早有建学堂的打算,苦于几个孩子的学业而抽不出身,谭家在惠明村还有些田地,你若不嫌弃,尽管......”
  赵铁生连连摇头,“谭老爷严重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嫌弃。”难怪当时谭家卖田地他心里纳闷怎么不全卖了,原来留着早有安排,谭盛礼眼界远比他想象的还要长远。
  学堂的事儿解决,赵铁生松了口气,为人师表,不怕学生顽劣,就怕连顽劣的学生都没有,谭盛礼肯出面那再好不过了。
  谭家的田地交由谭辰风照看,回屋后,谭盛礼就给谭辰风写信,托他卖掉两亩田建学堂,剩下的钱添置些书籍,供家贫的学生借阅......
  因着明日赵铁生要回去,这晚谭盛礼免了谭振兴他们功课,要他们专心抄完剩下的书好让赵铁生带回去。
  几人抄书抄至天明,仍然有两本没抄完,赵铁生过意不去,“空着吧,等建学堂还要许久,我自己慢慢抄。”
  谭盛礼送了他很多书,够村里孩子读了。
  天雾蒙蒙的,街上没什么人,马车在城门外等着了,谭振学他们搬行李上马车,谭盛礼与赵铁生话别,“学堂之事我在信里写清楚了,辰风堂兄会安排妥当,谭某在这祝赵兄桃李满天下,绿野追唐裴...”
  赵铁生颔首,拱手而言,“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谭老爷对赵某的关照,赵某没齿难忘。”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客套的寒暄让两人笑了,笑容淡然,如路边悄悄绽放的菊花,无须多言,彼此皆知彼此心中所想。
  行李装上马车,赵铁生不愿人久等,再次向谭盛礼拱手,踩着矮凳上了马车,他撩起车帘与众人挥别,眼泪噙满眼眶亦不知,直至马车驶出去老远,抬手抚脸才知自己泪流满面,原来与友人离别竟是如此情绪,他伸出脖子,望着视野里模糊成点的人,用力挥了挥手,高山流水,恐再难遇贵人了。
  待马车消失在视野里,谭振兴揉了揉发胀的眼睛,疲惫道,“父亲,今日进山砍柴吗?”
  “回屋歇息半日吧。”
  送走赵铁生,父子几人回城又遇到不少读书人,纷纷上前请谭盛礼看看他们写的文章,昨天走出酒楼谭盛礼就收到不少,加上今天收到的,足有两本书厚,谭盛礼打发几个孩子回屋睡觉,他则坐在桌边,每张文章每张文章的看,人不在眼前,他边看边写点评,速度慢得多。
  太阳东升西落,夕阳笼罩整个院子时,谭盛礼仍然埋在桌边,跟前还剩下几篇文章没看,谭振兴进屋唤谭盛礼吃晚饭,看他撑着脑袋,眉头紧锁,谭振兴上前扫了几眼,说七岁小儿写的文章也不为过,他七岁都比这写的要好,杀鸡焉用牛刀,不是浪费谭盛礼时间吗?
  “父亲,这种文章何须细看...”谭振兴心想,这等水平,别说院试,县试都过不了,另寻出路更为合适。
  谭盛礼没有作声,在纸上圈圈写写,他的字快写满整张纸,比文章字数还多,完了,谭盛礼放下笔,缓缓地问,“为何?”
  谭振兴嘴唇动了动,‘浪费时间’四个字怎么都说不出口,父亲治学严谨,不因天资愚钝就轻视怠慢,他要敢说必然挨打,他想了想,道,“父亲累了两日,明日再看吧。”
  凡谭盛礼翻过的文章都认真给了建议,谭盛礼不出门,托谭振学捎还给人家,有人文章评价多,有人评价少,无不郑重待之,但无人上门亲自答谢谭盛礼。
  谭家父子明年要参加乡试,时间紧迫,他们人多,人人上门寒暄几句半日就过去了,敬重谭盛礼最好的方式就是不上门叨扰,如果疑惑,写在纸上,交给出城砍柴的谭家几位公子转交给谭盛礼即可,谭盛礼耐心宽厚,任何问题都会认真解惑。
  包括私塾外偷学的小乞丐,不知从哪儿借了纸笔随意写几行字,谭盛礼都有认真点评,没有任何轻视之心,约莫不知小乞丐身份,谭盛礼还鼓励了他。
  谭盛礼博爱仁厚,不因出身而高看轻贱任何人,公平谨慎,圣贤也不过如此了吧。
  旁人评价,谭盛礼素来不放在心上,连续解惑几日,对众人水平有所了解,把谭振学叫到跟前,抽了纸上的几个问题考他,谭振学回答得没有半点差错,谭盛礼道,“你功课扎实,纸上诸多问题是你能解答的,日后再有人递纸,你可以看看其文章,能答则答,不能答的回来问我。”
  谭振学颔首,“是。”
  第二天出门,再有递纸条求谭盛礼解惑的,谭振学就先看看,挑简单的回答,因为头次在人前出头,他紧张得声音颤抖,语速磕磕绊绊,见对方面露迟疑,他脸颊滚烫,回家和谭盛礼说,“父亲,儿子才疏学浅,恐不能为人解惑。”
  谭盛礼在看书,“哪儿有疑虑。”
  谭振学展开手里的纸,谭盛礼搁下笔,拿过扫了眼,是《论语》里简单的释义问题,谭盛礼问,“你怎么和人说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