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薛令仪笑道:“不过斥责几句,总不能将臣妾拉出去打板子,臣妾不会放在心上的。”
  曹凌笑容淡淡,眼中氲起怜惜:“你倒想得开。”又似是自语道:“想得开好呀!”说着将薛令仪拉向怀里,轻轻道:“有件事,你需得先知道,朕封羽哥儿为国公,却有言官上奏,说羽哥儿只为朕之义子,国公之位太过。朕已经着人查明,指使那言官上奏的,正是慈安宫那位。今日你去,她必定不会轻易饶过你。朕答应你,待朕下朝,便去慈安宫接你,你要好生忍耐。”
  薛令仪点点头:“陛下放心,臣妾会小心应付的。”
  一时送走了曹凌,红莲走上前来:“娘娘,奴婢伺候您梳洗打扮。”
  薛令仪拧眉默了片刻,说道:“取我侧妃的正装来,头饰要选贵重低调的。”
  红莲忙应下,薛令仪这才愁绪满腹进了屏风后。
  因着薛令仪如今还不曾被册封为贵妃,虽然吃穿用度已经按照贵妃的份例来安置,但是薛令仪依旧带着红莲红袖两个,徒步往慈安宫走去。
  慈安宫里,莫氏刚刚起身,宫女正为她梳发,她半合着眼睛轻声问道:“那个薛氏,到了吗?”
  有宫女一旁回道:“已经来了,在廊下候着呢!”
  眼下已是秋寒料峭的天气,薛氏立在廊下,必定少不了挨冷受冻。莫氏唇角荡起一抹凌冽的笑:“叫她等着,不许她进来。”
  庑廊下,薛令仪正安静地站着。幸而她有所觉悟,穿得不算单薄,然而即便如此,眼下她也有些手冷脚冷。
  红莲悄声说道:“娘娘,你可捱得住?”
  薛令仪头未回,唇瓣微动,低声道:“莫要说话,安静跟在我的身后。”
  这般站了足足两盏茶的功夫,薛令仪已经脚麻手麻浑身冰冷,宫殿里面才出来一个宫女,福礼低声道:“娘娘,太后有请。”
  薛令仪微微颔首,浅笑道:“有劳姑姑带路了。”
  慈安宫正宫殿室宽绰有余,角落的连枝灯上,烛火还未熄灭,映得出一地的斑驳黑影。莫氏正坐在软榻上,瞧见薛氏进来,将手里的茶碗搁下,唇角勾起一抹淡笑,说道:“你来了。”
  薛令仪忙上前叩拜行礼,莫氏并没有叫起,只笑道:“听说你昨个儿就进宫了,哀家在宫里左等右等,直到烛火燃起,直到夜半三更,也没见着你过来拜见,却不知道什么事情绊住了脚,竟是不曾来同哀家相见。”
  薛令仪眉眼微敛,低声回道:“回禀太后,昨个儿原是要来的,只是臣妾长途跋涉,一路风尘,陛下说这般去拜见太后实属不敬,命臣妾夜里摆上香案奉上香火香果,沐浴斋戒一顿,才可来拜见太后,故而昨夜里臣妾不曾用膳,今日早起又用香汤沐浴一番,这才敢前来朝拜太后。”
  “原是这么个缘故。”太后说话轻言慢语,淡淡笑道:“哀家还以为,皇帝因着哀家不是生母,并不曾将哀家放在眼里,你又得皇帝圣宠,这才不愿意来慈安宫拜见呢!”
  薛令仪忙将额头抵在冰凉的青石板转上,急声道:“太后明鉴,皇上常在臣妾说起太后当年的恩德,将皇上养在膝下,虽不是亲子,却视为己出,皇上心中一向感激涕零。此番缘故,并非怠慢太后,实乃是慎重又慎。”
  太后端起茶碗,慢慢咽了两口,笑道:“瞧你,紧张什么,哀家又没说什么不是?你这般急躁,旁人听去了,还以为哀家向你发难,为难你呢!莫不是在你心里,以为哀家是小鸡肚肠,没有容人之量的无知妇人不成?”
  薛令仪虽在京都长大,逢年过节也跟着父亲进宫朝贺,然而却不曾真正同后宫的妇人打过交道。以为罗氏就难缠了,却不曾想过,罗氏给的苦头大都是明面的,不似这太后,话里话外绵里带刺,说句话不过几个字,然而处处都是坑,稍不留心,不仅给她惹来祸事,更是给皇帝添了麻烦。
  “太后明鉴,臣妾再不曾这般想过。皇上曾有言,说太后是天底下最和善不过的,臣妾之前没有福气见着太后,一直是个心病,眼下终于见着太后了,心里激动地不能自己,只恨不得能让太后立时就知晓臣妾的真心。还盼太后明了臣妾的一片真心实意,宽恕臣妾言语有失的过错。”
  薛令仪的身子几乎全部俯在了地上,她语气颇为诚恳,姿态颇为真挚,莫氏瞧了两眼,笑道:“起来吧,瞧你吓的,便如皇帝之言,哀家最是和善不过的性子,便是你不敬,哀家也容得下你。”
  薛令仪扶着红莲站起身,端端正正地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她努力回想着,以前母亲请进门教授她规矩的女先生当时教给她的礼仪规范,一面努力将腰身坐直,将头颅微垂,恰到好处的做出一个谦卑温婉的姿态。
  莫氏又淡淡看了她一眼,说道:“给薛侧妃上茶。”
  薛令仪忙起身福礼,柔声谢道:“多谢太后赐茶。”等着听见莫氏叫起,命她坐下,这才缓缓坐好,视线只在面前的几块地砖上打转,并不想多说话。
  只是莫氏如何会轻易饶过她,淡淡道:“说起来,你同皇帝的婚事,还是哀家向先皇提及,然后先皇才赐婚的。只是后来你忽然失踪,哀家听说,你在外头嫁人生子了?”
  薛令仪忙站起身,恭敬道:“原是同姨娘出门上香的,岂料碰见了山贼,姨娘为救臣妾而死,臣妾虽侥幸逃脱,然则逃亡中失脚落入山崖,摔坏了脑子,醒来后连自己是谁都记不起来了。后来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才在恩人临死前的恳求下,答应家进颜家,照顾恩人的幼子。”
  “既是如此,如何又跟了皇帝?”太后不快道:“岂不闻好女不侍二夫,你既进了颜家,就该好好侍奉夫君,不该再跟了皇帝,如此才能不让皇帝因你之故而坏了清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