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想到,如今竟然连这一步都省了。
  杨院士何许人也?
  他是华国工程院院士,国内电磁弹射技术主持中馈第一人。
  a国对于自己的军备技术的保密一向十分严格,他们就像是最吝啬的守财奴一样,只要涉及到科技机密,那就连一丝一毫的腥味儿都不肯散出来给人闻到。
  别的不说,只说a国发布的所有视频资料里,除了内部的仪表盘之外,所有可能涉密的东西,他们哪一样不是严严实实地用防光布包裹好?
  所以,在最初航母统一使用蒸汽弹射的年代里,a国对于电磁弹射的透漏……也就只限于电磁弹射四个字,以及寥寥数语的原理概述,和几段让人看不出所以然,只能感受到他们威慑的数据而已。
  至今叶千盈所能查阅到的资料,有些是a国现在逐渐解禁出来,有些是根据华国现在的研究进程推测出来。
  在最开始的时候,华国并没有大力发展电磁弹射技术的打算。在这上面,技术人员有一个悲观的预判,觉得论起航空母舰上的弹射技术,华国只怕差着a国五十年。
  ——这个论点出现在十多年前。
  而华国现在的电磁弹射技术,则是杨院士自己力排众议,用自己的实验室和自己的人手做出来的。
  走过无数的岔路,也处处节俭着成本,靠着自己的经验,以及分析着a国偶尔流露出的只字片语,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竟然生生做出了属于华国自己的电磁弹射器。
  说一声杨院士是华国电磁弹射之父,绝不为过。
  叶千盈对他的才华和坚持,唯有发自内心的佩服。
  如果此行当真能够加入杨院士的团队,叶千盈宁可不显功,不扬名,只凭自己的微薄之力给这位院士一些关键方向的启发。
  只要能够完善出成熟的电磁弹射技术,那便是足以称得上功在当代的大事。
  ————————————
  甄选发送给孔老的资料,叶千盈用了一点时间。
  这种资料肯定不能走互联网,也不能直接用普通的电子邮箱发。叶千盈在b大,其实可以用学校的内部网络,不过不知道是为了彰显重视还是什么,这次还是两个兵哥哥过来,直接从叶千盈手里拿了研究资料走。
  这可真是……非同一般的信任啊。
  叶千盈心里感叹。
  倘若她是那种欺世盗名、喜欢虚言诳瞒的学术垃圾,见到孔老对此的重视程度,此时此刻只怕连汗都吓出来了。
  但叶千盈心里很是放心——无他,她掌握的,可都是货真价实的真才实学。
  只是嘛……
  为了让自己的“理论性推测”看起来更真实,也更能取信于人,叶千盈并没有把完整的电磁发射技术全盘放上,只做出了“基于自己能找到的数据,所能做到的猜测,以及进一步的推想”。
  换而言之,那份资料行家看来处处都好,就是在结尾的关键之处,因为缺少关键数据,所以少一个很重要的论点。
  嗯……要是一气读下来的话,那感觉大概相当于一个人只喘上来了半口气吧。
  …………
  那份资料和设想,在孔老阅读以后,感觉很有建树,最终还是转寄到了杨院士的手里。
  杨院士和孔老的交情不算深厚,但是孔老为人耿介,很对他的脾气。
  更何况,即使两人没有互相欣赏,就冲着同事之间的情分,人家都把东西送到你手里了,你也不能一点面子不给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