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叙述上也有些散乱,不得章法,虽然主要运用的是第三者的主视角,可因为要讲述女主陈罔市的心理和回忆,所以必须进行视角变换,转变为陈罔市的心理描写,还有女主杀死丈夫时的上帝视角。
  这种小说技法上的失败,反而是影视改编上的好处,电影在叙述主体变换上是天生的行家,除了那些爱好长镜头的导演们,一部电影的镜头角度总是在不断变换的,往往是观众不经意瞬间,镜头视角就被悄然切换掉了,而大家则对此一无所觉。
  如果是那种一成不变的长达十几分钟的长镜头,那反倒要叫观众看的昏昏欲睡。
  这就是影像和文字的天然区别,影像传递图画,文字传递逻辑。
  而且电影也极其擅长变换时间的艺术,一部小说可以使用倒叙,但是如果在故事里频繁地改变时间线,则会使阅读体验变得非常差,除非这么干的是位顶尖小说家。
  而电影则不然,简单的镜头切换就可以让人轻而易举地回到过去的时间,更别说还有像蒙太奇这样的电影技法。
  小说起初是被发布在海角论坛上的,被专门登载短篇小说的纯文学杂志《小说月谈》的编辑看到了,取得作者同意后,给了300块稿费,就又发表在了《小说月谈》上。
  小说发表一年后,《螳》获得了著名短篇小说文学奖。
  它固然缺点多多,可这篇小说鼓荡着充足的元气,来自于作者的元气支撑着它,让每个阅读到这篇小说的读者,都能在某个瞬间进入到小说,体验到某种身临其境的战栗感。
  这是作者的第一篇文学作品,她有种天生的文字感觉。
  而让迟念疑惑的是,《螳》的作者,从此再也没有发表过新作品了。
  她为此问过卓然,是不是作者换掉了笔名。
  卓然否认了这个猜测,他说:“也许有的人,拿起笔,就只是为了这一部作品,她不考虑写作本身,也没有身为作家的自觉,她只是想讲一个故事,如此而已。”
  而去见小说作者,也是卓然的提议。
  提出这个建议以前,迟念又给他发了一本见闻录,是迟念在青浦女子监狱跟女性犯罪者的交谈实录,她的谈话对象,无一例外,都有个共同的身份――杀夫者,同时她们还具备另一个身份,死去的丈夫们的暴力施加对象。
  “迟念,为一部作品,准备工作做到这样细致的演员不多,你是其中的一个。所以,我觉得你该见见她。”
  “谁?”
  “何皎,就是写《螳》的那个人。”
  这却不是说见就见的,因为写了《螳》,何皎在当地出了大名声,后来又因为要拍电影,电影还没拍完呢,女主演又接连出事,连累何皎也被人指指点点。
  何皎自己倒是没事,她写了这部小说,又发到网上,本来就想过这只是部小说的事,能一码归一码,丝毫不影响生活,可她有孩子,她不能让这些事情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所以从此就跟卓然断了联系,他做他的导演,她过她的日子,井水不犯河水,总之态度明确,小说版权是卖给你了,电影不管能不能拍出来,都跟她没关系了。
  为此,卓然专门跑去豫省找人,当面把话说清楚了,才叫迟念过来。
  三月初,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还是早晚都冷的天气,当得上春寒料峭四个字。
  不同地方的早班店,多多少少都有些地方特色。
  比如这家,两间店面,收拾得干净利落,从门外路过随便看看都会觉得卫生方便,门口的行道树上绑着块小黑板,明码标价写明了早餐名字和价钱,价格看着就亲切,公道实惠。
  早餐分干湿,供喝的有胡辣汤、疙瘩汤、羊汤、馄饨、豆腐脑、八宝粥、豆浆……
  填肚子的基本都是面食,鸡蛋不翻、白不翻、油条、油炸大饼、小笼包、煎饺……
  花样繁多,一应俱全。
  早上七点半正是早餐店生意最好的时候,尽管是个周末,可还是满满当当坐得全是客人。
  迟念裹着她从宋衍那里顺来就再也没还过的黑羽绒,里面穿了件套头薄绒卫衣,腿上只穿一条内里加绒的深蓝色小脚牛仔裤,脚上穿双白球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