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鱼德妃小食堂 第151节(1 / 4)
“这又是什么原因?” 玄烨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官学又不像私学,不需要缴纳学费,甚至住所也统一安排好了,为何也招不到人?
“若是农户之家多一人去进学,便少一人去劳作,进学若要有所成效,须数年之功,而民智未开之地,自然不愿家中人去做这等见不到回报的事。长此以往,始终民智不开,官学难以为继。”太子合上手中的小册子,认真地对皇阿玛回禀道。
他从前自以为在京城中,博文广知,殊不知到了京城之外的民间,才真是他未曾见识过的模样。
京中八旗子弟饭局中打赏歌伎的银钱,足以支撑这些乡间百姓一年的开销。在随船出行的这些日子里,他见了许多人家为了一点救命钱卖儿卖女,一开始他还颇为动容,广散银钱,后来他才渐渐明白,天下贫苦之人太多,他是救不过来的。
“官学已经不要学费了,难道还要倒贴钱给他们念书不成?”纳兰容若在旁小声地嘀咕一声。
玄烨对他的小声嘀咕不予置评,他想要推广官学、书院,让百姓们多多进学,更有另外一层考虑。
那便是如今三藩才定,仍不太平,若是百姓们将精力多放一份在进学功名之上,便可少一份叛乱谋反之心;书院中多一个进学的学子,山野间便可少一个落草的流寇。
想及此处,玄烨看了看从刚才起一直低头不语,似是在默默思考的胤禛,问道:“胤禛,你怎么看?”
“我觉得,纳兰侍卫说的法子也不错呀?”胤禛歪着头看向皇阿玛。“既然那些贫苦人家上不起学,便给他们钱就好啦?”
淑岚扶额,心中想:儿子啊,你可知道你皇阿玛是什么样的人,要从他的腰包里往外掏钱有多难,你知道吗?
连玄烨都笑了,问道:“你可知这天下有多少学子,这么多银子白散出去,国库可是要被掏空了啊。”
“我可没说是白散出去的。”胤禛眨了眨大眼睛,“待学子学成之后,有了饷银,之前培养他们的银钱便加上利息,按月从他们的月饷中扣便是啦!”
好家伙,简直就是清朝版的助学贷款嘛!
“当然啦,要经过选拔和考核才能将这笔钱发出去,不过至少可以让寒门学子无后顾之忧地进学堂啦!”胤禛补充道。
玄烨一边听,一边默默点头:虽然是孩子的童言无忌之语,倒是也有几分可取之处……
寒门学子有了上升途径,朝廷又可以赚取利息,虽然回本时间可能长了些,但以长远计,倒是可以推行。
况且,如今朝中官位多为世家子弟把持,其中利益关系盘根错节,官官相护;譬如前些日子,他想查京城中散布关于太子的谣言的源头,就如陷泥沼般难以查下去,不必说,自然是那些世家之间互相袒护的缘故。
若以此方法提拔一些寒门子弟入朝选作言官,想来是极好的……
“没想到这些日子不见,四弟倒长进多了,竟能想到在官学上赚钱,亏你想得出来,不知是在哪儿学的?”胤礽笑着问道。
“这个嘛……”胤禛故作神秘。
而玄烨则心中有数:除了淑岚,还能有谁?
每日淑岚在永和宫中乐此不疲地打算盘算着利润盈余,胤禛自然耳濡目染。除了算数能力之外,还学到了一条原则——不做亏本的买卖。
淑岚瞧着胤禛提出了这个让寒门学子进学入仕的主意,玄烨不仅听了,还走了心,一旁的纳兰容若神色微动,似是有一丝为难之色。
想来是纳兰本家为京城中的一大世家,本就本能地不喜寒门之子入仕,挤占官场中的好位置。但见玄烨对这个主意甚是满意的样子,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
“你有什么想说的,说便是了。”也许是玄烨看出了纳兰容若的纠结样,便点名让他说说。
“胤禛阿哥说的改进官学之事,确实有道理,但奴才觉得,若是百姓们都去醉心读书,只为博功名,那便无人务农务工了,奴才是怕如此一来……百业荒芜。”纳兰容若斟酌着用词说道。
“谁说官学便一定要教四书五经一类的圣贤书了?”这次是胤礽开了口,“儿臣此行游历,越发觉得各式技术的重要,天文,算术,机巧……各有各的重要,而我朝中掌握这些知识的,却多是那些洋教士……不如在官学中开办这些学科,便可多多培养有用之才。”
玄烨微微点头,觉得确有道理,从前一向将这些视为奇技淫巧的末技,如今,这装了蒸汽机的大船一日千里,将那郑氏叛党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他算是见识到了这些机械的力量。
“就是,说不定将这船上的蒸汽机往犁地的农具上一装,也能一日千里,几个时辰就犁完了地,便不需要那么多农户了呢,纳兰侍卫真是瞎操心。”胤禛撇撇嘴,钻到了胤礽身后。 ↑返回顶部↑
官学又不像私学,不需要缴纳学费,甚至住所也统一安排好了,为何也招不到人?
“若是农户之家多一人去进学,便少一人去劳作,进学若要有所成效,须数年之功,而民智未开之地,自然不愿家中人去做这等见不到回报的事。长此以往,始终民智不开,官学难以为继。”太子合上手中的小册子,认真地对皇阿玛回禀道。
他从前自以为在京城中,博文广知,殊不知到了京城之外的民间,才真是他未曾见识过的模样。
京中八旗子弟饭局中打赏歌伎的银钱,足以支撑这些乡间百姓一年的开销。在随船出行的这些日子里,他见了许多人家为了一点救命钱卖儿卖女,一开始他还颇为动容,广散银钱,后来他才渐渐明白,天下贫苦之人太多,他是救不过来的。
“官学已经不要学费了,难道还要倒贴钱给他们念书不成?”纳兰容若在旁小声地嘀咕一声。
玄烨对他的小声嘀咕不予置评,他想要推广官学、书院,让百姓们多多进学,更有另外一层考虑。
那便是如今三藩才定,仍不太平,若是百姓们将精力多放一份在进学功名之上,便可少一份叛乱谋反之心;书院中多一个进学的学子,山野间便可少一个落草的流寇。
想及此处,玄烨看了看从刚才起一直低头不语,似是在默默思考的胤禛,问道:“胤禛,你怎么看?”
“我觉得,纳兰侍卫说的法子也不错呀?”胤禛歪着头看向皇阿玛。“既然那些贫苦人家上不起学,便给他们钱就好啦?”
淑岚扶额,心中想:儿子啊,你可知道你皇阿玛是什么样的人,要从他的腰包里往外掏钱有多难,你知道吗?
连玄烨都笑了,问道:“你可知这天下有多少学子,这么多银子白散出去,国库可是要被掏空了啊。”
“我可没说是白散出去的。”胤禛眨了眨大眼睛,“待学子学成之后,有了饷银,之前培养他们的银钱便加上利息,按月从他们的月饷中扣便是啦!”
好家伙,简直就是清朝版的助学贷款嘛!
“当然啦,要经过选拔和考核才能将这笔钱发出去,不过至少可以让寒门学子无后顾之忧地进学堂啦!”胤禛补充道。
玄烨一边听,一边默默点头:虽然是孩子的童言无忌之语,倒是也有几分可取之处……
寒门学子有了上升途径,朝廷又可以赚取利息,虽然回本时间可能长了些,但以长远计,倒是可以推行。
况且,如今朝中官位多为世家子弟把持,其中利益关系盘根错节,官官相护;譬如前些日子,他想查京城中散布关于太子的谣言的源头,就如陷泥沼般难以查下去,不必说,自然是那些世家之间互相袒护的缘故。
若以此方法提拔一些寒门子弟入朝选作言官,想来是极好的……
“没想到这些日子不见,四弟倒长进多了,竟能想到在官学上赚钱,亏你想得出来,不知是在哪儿学的?”胤礽笑着问道。
“这个嘛……”胤禛故作神秘。
而玄烨则心中有数:除了淑岚,还能有谁?
每日淑岚在永和宫中乐此不疲地打算盘算着利润盈余,胤禛自然耳濡目染。除了算数能力之外,还学到了一条原则——不做亏本的买卖。
淑岚瞧着胤禛提出了这个让寒门学子进学入仕的主意,玄烨不仅听了,还走了心,一旁的纳兰容若神色微动,似是有一丝为难之色。
想来是纳兰本家为京城中的一大世家,本就本能地不喜寒门之子入仕,挤占官场中的好位置。但见玄烨对这个主意甚是满意的样子,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
“你有什么想说的,说便是了。”也许是玄烨看出了纳兰容若的纠结样,便点名让他说说。
“胤禛阿哥说的改进官学之事,确实有道理,但奴才觉得,若是百姓们都去醉心读书,只为博功名,那便无人务农务工了,奴才是怕如此一来……百业荒芜。”纳兰容若斟酌着用词说道。
“谁说官学便一定要教四书五经一类的圣贤书了?”这次是胤礽开了口,“儿臣此行游历,越发觉得各式技术的重要,天文,算术,机巧……各有各的重要,而我朝中掌握这些知识的,却多是那些洋教士……不如在官学中开办这些学科,便可多多培养有用之才。”
玄烨微微点头,觉得确有道理,从前一向将这些视为奇技淫巧的末技,如今,这装了蒸汽机的大船一日千里,将那郑氏叛党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他算是见识到了这些机械的力量。
“就是,说不定将这船上的蒸汽机往犁地的农具上一装,也能一日千里,几个时辰就犁完了地,便不需要那么多农户了呢,纳兰侍卫真是瞎操心。”胤禛撇撇嘴,钻到了胤礽身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