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7)(2 / 4)
所以大部分来考试的,都有了一个小学老师的编制,薛知景高兴,他们也都很高兴。
剩下的便是教室。
薛知景启动了她曾经在建康城建皇家综合大学的时候用的一招,请大户人家捐房子或者捐款,若是他们捐了房子,可以将这个学校起名为大周公立某某某小学,这个某某某便是捐款人的名字。
实在是没有人捐的话,便租赁当地原有的学堂,比如当地秀才原来上课用的自己家院子,或者乡里原来提供的房子。
通过这样的简便方法,老师和教室就很快准备好了。
比较麻烦的反而是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教学方案,以及让所有适龄儿童入学的要求。
薛知景找来了皇家综合大学的先生们,以及军机处的成员们一起进行讨论。他们都是文化人,从小经过启蒙教育的,他们提了不少的意见。
对于儿童启蒙来说,启蒙读物确实就够了,如《千字文》之类的作品,不但可以让学生认字,还能让他们学习其中讲诉的道理。
于是,挑选了几部启蒙读物,课程基本要求是保证三年义务教育之后,学生能读会写,看得懂诏书,能讲得出启蒙读物里面提供的故事。
除此之外,薛知景对于学生们要学习算学、国史以及少量天文地理的知识也提出了要求,不过这些启蒙书籍就需要重新编写。
但对于接受启蒙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知识不用编写得过于复杂,让皇家综合大学的先生和学生们一起研究,很快就拿出来了一套初步方案,薛知景再做了一些调整。
算学加上了不少的配图,寓教于乐。
国史则是从大周建立开始讲起,穿插了不少天文地理的知识,主要目的是为了传达给小学生一个统一的国家概念。
至于天文地理,则更像是一本看图说话的书。
薛知景还让人制作了多面国旗,就是登基时候遍布于整个汴京城的盘龙旗,要求每日早晨,每所小学务必要升国旗唱国歌。
薛知景的要求有的比较特别,但众人也都习惯了他们的女帝陛下做事跟旁人不同,况且也不是什么难做的事儿,便都认真地应了下来。
准备好了之后,便是对这些新晋的小学老师进行统一的培训,场地呢就安排在皇家综合大学,这些老师不但要学习按照统一的教学方案进行启蒙教育,还要学习他们有的熟悉有的不熟悉的算学等杂学。
同时,他们也要学习一些新的规矩,比如每个季度会有考核部门的成员下去考核他们的教学成果,若是他们敢不认真地教学,放水偷懒之类的,要接受惩罚。
终于,在新年过后,汴京城及其周边乡镇的近两百所小学同时开学了。
薛知景和萧烈歌一起,特地出了汴京城,随意挑了一个方向,前往了一个乡去看一看当地的小学今日的开学。
正好,到达的时候是人家在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
站在院子矮墙外,薛知景和萧烈歌两人,见着黄土院子里,站着几十个身高不等的小孩子,他们都穿着统一的灰色衣服,衣服的背后印着大周小学四个字。
这个衣服可是一笔大支出,薛知景跟萧烈歌说道,但意义重大,第一可以让底层的穷苦人家为了多这么一身衣服,而将孩子送来学校,第二穿着统一的衣服,孩子们就有一种集体的感觉,人人看见了他们后背上的这四个字,都能记住有这么一所小学在,时间久了,就都能将自己家的孩子送来了。
升国旗唱国旗也是这个意思?萧烈歌问。
差不多吧,都是让孩子们有一种集体的认同感。薛知景笑笑。
萧烈歌略有些沉默,许是想起了辽国。
就在这个时候,从身后跑过来一群光着脚的小女孩,她们过来趴在了学校的墙头,有些羡慕地看着学校里面的孩子。
薛知景眉头微微地蹙起,虽然她没有想过,这第一天开学就能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入学,但亲眼见着渴望入学却不能入学的孩子,心里还是难受的。
孩子们,你们叫什么名字,你们为何没有入学呢?薛知景对着身边的几个孩子,微微地弯着腰,询问道。
几个孩子有些胆怯,不过见着薛知景和善,打头的那个年纪较大的女孩子才说道,我们要在家里干活,家里缺不了人,比如我就得放牛,我家二妹得照顾刚出生的弟弟,我家就送了我三弟一个人来上学。 ↑返回顶部↑
剩下的便是教室。
薛知景启动了她曾经在建康城建皇家综合大学的时候用的一招,请大户人家捐房子或者捐款,若是他们捐了房子,可以将这个学校起名为大周公立某某某小学,这个某某某便是捐款人的名字。
实在是没有人捐的话,便租赁当地原有的学堂,比如当地秀才原来上课用的自己家院子,或者乡里原来提供的房子。
通过这样的简便方法,老师和教室就很快准备好了。
比较麻烦的反而是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教学方案,以及让所有适龄儿童入学的要求。
薛知景找来了皇家综合大学的先生们,以及军机处的成员们一起进行讨论。他们都是文化人,从小经过启蒙教育的,他们提了不少的意见。
对于儿童启蒙来说,启蒙读物确实就够了,如《千字文》之类的作品,不但可以让学生认字,还能让他们学习其中讲诉的道理。
于是,挑选了几部启蒙读物,课程基本要求是保证三年义务教育之后,学生能读会写,看得懂诏书,能讲得出启蒙读物里面提供的故事。
除此之外,薛知景对于学生们要学习算学、国史以及少量天文地理的知识也提出了要求,不过这些启蒙书籍就需要重新编写。
但对于接受启蒙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知识不用编写得过于复杂,让皇家综合大学的先生和学生们一起研究,很快就拿出来了一套初步方案,薛知景再做了一些调整。
算学加上了不少的配图,寓教于乐。
国史则是从大周建立开始讲起,穿插了不少天文地理的知识,主要目的是为了传达给小学生一个统一的国家概念。
至于天文地理,则更像是一本看图说话的书。
薛知景还让人制作了多面国旗,就是登基时候遍布于整个汴京城的盘龙旗,要求每日早晨,每所小学务必要升国旗唱国歌。
薛知景的要求有的比较特别,但众人也都习惯了他们的女帝陛下做事跟旁人不同,况且也不是什么难做的事儿,便都认真地应了下来。
准备好了之后,便是对这些新晋的小学老师进行统一的培训,场地呢就安排在皇家综合大学,这些老师不但要学习按照统一的教学方案进行启蒙教育,还要学习他们有的熟悉有的不熟悉的算学等杂学。
同时,他们也要学习一些新的规矩,比如每个季度会有考核部门的成员下去考核他们的教学成果,若是他们敢不认真地教学,放水偷懒之类的,要接受惩罚。
终于,在新年过后,汴京城及其周边乡镇的近两百所小学同时开学了。
薛知景和萧烈歌一起,特地出了汴京城,随意挑了一个方向,前往了一个乡去看一看当地的小学今日的开学。
正好,到达的时候是人家在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
站在院子矮墙外,薛知景和萧烈歌两人,见着黄土院子里,站着几十个身高不等的小孩子,他们都穿着统一的灰色衣服,衣服的背后印着大周小学四个字。
这个衣服可是一笔大支出,薛知景跟萧烈歌说道,但意义重大,第一可以让底层的穷苦人家为了多这么一身衣服,而将孩子送来学校,第二穿着统一的衣服,孩子们就有一种集体的感觉,人人看见了他们后背上的这四个字,都能记住有这么一所小学在,时间久了,就都能将自己家的孩子送来了。
升国旗唱国旗也是这个意思?萧烈歌问。
差不多吧,都是让孩子们有一种集体的认同感。薛知景笑笑。
萧烈歌略有些沉默,许是想起了辽国。
就在这个时候,从身后跑过来一群光着脚的小女孩,她们过来趴在了学校的墙头,有些羡慕地看着学校里面的孩子。
薛知景眉头微微地蹙起,虽然她没有想过,这第一天开学就能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入学,但亲眼见着渴望入学却不能入学的孩子,心里还是难受的。
孩子们,你们叫什么名字,你们为何没有入学呢?薛知景对着身边的几个孩子,微微地弯着腰,询问道。
几个孩子有些胆怯,不过见着薛知景和善,打头的那个年纪较大的女孩子才说道,我们要在家里干活,家里缺不了人,比如我就得放牛,我家二妹得照顾刚出生的弟弟,我家就送了我三弟一个人来上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