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零章 一战定音(上)(1 / 2)
“你是纵队侦察科长,别说你不知道其中的凶险。我这个团刚刚从阎王殿走回来一遭,在嫩江边上的时候,我还以为230团会全军覆没。没想到,最后侥幸渡过嫩江,但这次……”李明远双眼通红的盯着盛山亮,意思在明白不过,别想用什么觉悟来糊弄我。
“纵队后勤医院中的四百多轻伤的伤病,经过治疗,大部分都可以重返战场。司令员已经将这些康复的伤兵都划给你指挥。战斗结束后,也不会返回原部队。这也是纵队现阶段能够给你的最大补偿。”盛山亮心里是雪亮的,纵队的命令已经下达,无法更改,重要的是要让担任阻击任务指挥的李明远尽量的保存力量,还要为纵队主力争取时间。
每一分,每一秒,对李明远来说都好难!
千钧之压,一下子都压在了他的胸口,完全无法承受的。
从个人来说,李明远自己早就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但230团的800多战士,其中不乏一些加入部队才一两个月,甚至半个月的新兵。
打顺风仗,这些新兵也许能发挥不小的战斗力。
但是一场一面倒的战斗,这些新兵会怎么想?到时候,战场上难道要让他动用战场纪律吗?
绝对不可能。
一旦动用战场纪律,等同于国军之中的执法队,新兵的士气必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受到影响的还有老兵的情绪。但要告知部队,他们面临的是一支什么样规模的日军,这话李明远说不出口。
因为,一场仗下来,230团已经不用撤退,等着直接重建吧!
正因为情况危急,李明远才会急了。盛山亮当然能够体会这种焦急背后的心情,指挥官不是无情的战争机器,他们也是人,对于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士,每一个牺牲的战士,在他们心里都会有一个位置,等到心里所有的位置都被占据的满满的,再也不能承受的时候,也会绝望。李明远已经站在绝望的边缘,需要盛山亮的宽解,当然这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能够暂时让李明远躲过这一劫。
盛山亮踌躇了一会儿,接过李明远递过来的香烟,两个人就这么站在山坡上,闷声不响的抽着香烟,周围是热火朝天的战斗场景,230团的两个营投入战场之后,隐隐占据战场主动的日军顿时混乱起来。
战线已在的被压制,一场胜利即将到来。
但是李明远却无法让心情愉悦一些,才几分钟的沉默,李明远的嗓音一下子沙哑了起来:“老盛,现在他们还不知道。”说完,李明远指着远处不断地冲击日军放心的1营进攻梯队。
“等到他们知道,这是一场注定要绝望的战斗,你说该怎么办?”
“这个……”
盛山亮哑口不言,这话根本就无法接。“情况虽然很糟糕,但是纵队也有难处。兵力上王司令也考虑到了你们的难处,但是你也知道,就纵队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在几个小时内解决战斗。届时日军第5联队损失惨重,但只要建制还在,就会疯狂的向纵队进攻,拖住主力,不消灭这股日军,纵队就是想要撤出战场都很困难。”
却迎来李明远一句沉闷的回答:“我的兵都是好兵。”
盛山亮初听,心里总觉得这话怎么那么耳熟呢?细细一想,原来是王炳南的口头禅,在任何部队中,只有没本事的指挥官,却没有不合格的士兵。
往往在一支军阀部队中,士兵军纪懒散,战斗欲望不强,还整天想着祸害老百姓,可一旦这支部队拥有一个强势、正直,敢于担当的指挥官,战斗力可以在一夜时间就提升起来。
盛山亮也知道,他的命运已经和230团绑在了一起,早就有了一个不太详细的想法,这时候不说,可就没机会了:“我手上有纵队工兵营中抽调的一个连。我已经派出去,在纳河至于德都的土路上埋下地雷。”
“你手上有多少地雷?这顶多让日军延缓一些进攻时间,但是绝对无法拖延到部队安全撤离的时间。”李明远一针见血的说道了盛山亮计划的可延续性。
地雷很重,一个工兵连携带的数量也不会太多,无法阻止日军重兵的挺进。
而且,一个师团的日军,即便出动一半兵力,也是一个旅团,上万的日军。这支部队必定是多路挺进,绝对不会傻呵呵的在公路上排出几里长的行军路线,等着被偷袭。
各支部队在行军中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一旦有突发事件,一路部队受阻,其他的部队不管是援助,还是迂回身后,都是一场需要实力去对抗的。
李明远试问自己的230团还没有这个本事去阻止一个日军旅团的进攻。
这和在嫩江西岸阻击日军的8师团不同,当时的日军是多点进攻,没有主攻方向。因为战场情况不同,嫩江西岸的作战是日军想将陈光指挥的西路兵团步步碾压,最后将几万大军困在嫩江边上。
最后完成一击。
所以第8师团人数虽不少,但战线拉的太长,分成了三四个进攻方向,就是为了层层推进,将9纵好不容易组织的防线压垮,而不是歼灭。所以重在部队的推进速度,而不是战斗结果。
当时230团受到的压力并不大,最多的一次日军进攻,也不过是拥有炮兵配合的两个大队。兵力上虽然日军占据优势,但作战的主动权还是在230团手中。 ↑返回顶部↑
“纵队后勤医院中的四百多轻伤的伤病,经过治疗,大部分都可以重返战场。司令员已经将这些康复的伤兵都划给你指挥。战斗结束后,也不会返回原部队。这也是纵队现阶段能够给你的最大补偿。”盛山亮心里是雪亮的,纵队的命令已经下达,无法更改,重要的是要让担任阻击任务指挥的李明远尽量的保存力量,还要为纵队主力争取时间。
每一分,每一秒,对李明远来说都好难!
千钧之压,一下子都压在了他的胸口,完全无法承受的。
从个人来说,李明远自己早就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但230团的800多战士,其中不乏一些加入部队才一两个月,甚至半个月的新兵。
打顺风仗,这些新兵也许能发挥不小的战斗力。
但是一场一面倒的战斗,这些新兵会怎么想?到时候,战场上难道要让他动用战场纪律吗?
绝对不可能。
一旦动用战场纪律,等同于国军之中的执法队,新兵的士气必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受到影响的还有老兵的情绪。但要告知部队,他们面临的是一支什么样规模的日军,这话李明远说不出口。
因为,一场仗下来,230团已经不用撤退,等着直接重建吧!
正因为情况危急,李明远才会急了。盛山亮当然能够体会这种焦急背后的心情,指挥官不是无情的战争机器,他们也是人,对于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士,每一个牺牲的战士,在他们心里都会有一个位置,等到心里所有的位置都被占据的满满的,再也不能承受的时候,也会绝望。李明远已经站在绝望的边缘,需要盛山亮的宽解,当然这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能够暂时让李明远躲过这一劫。
盛山亮踌躇了一会儿,接过李明远递过来的香烟,两个人就这么站在山坡上,闷声不响的抽着香烟,周围是热火朝天的战斗场景,230团的两个营投入战场之后,隐隐占据战场主动的日军顿时混乱起来。
战线已在的被压制,一场胜利即将到来。
但是李明远却无法让心情愉悦一些,才几分钟的沉默,李明远的嗓音一下子沙哑了起来:“老盛,现在他们还不知道。”说完,李明远指着远处不断地冲击日军放心的1营进攻梯队。
“等到他们知道,这是一场注定要绝望的战斗,你说该怎么办?”
“这个……”
盛山亮哑口不言,这话根本就无法接。“情况虽然很糟糕,但是纵队也有难处。兵力上王司令也考虑到了你们的难处,但是你也知道,就纵队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在几个小时内解决战斗。届时日军第5联队损失惨重,但只要建制还在,就会疯狂的向纵队进攻,拖住主力,不消灭这股日军,纵队就是想要撤出战场都很困难。”
却迎来李明远一句沉闷的回答:“我的兵都是好兵。”
盛山亮初听,心里总觉得这话怎么那么耳熟呢?细细一想,原来是王炳南的口头禅,在任何部队中,只有没本事的指挥官,却没有不合格的士兵。
往往在一支军阀部队中,士兵军纪懒散,战斗欲望不强,还整天想着祸害老百姓,可一旦这支部队拥有一个强势、正直,敢于担当的指挥官,战斗力可以在一夜时间就提升起来。
盛山亮也知道,他的命运已经和230团绑在了一起,早就有了一个不太详细的想法,这时候不说,可就没机会了:“我手上有纵队工兵营中抽调的一个连。我已经派出去,在纳河至于德都的土路上埋下地雷。”
“你手上有多少地雷?这顶多让日军延缓一些进攻时间,但是绝对无法拖延到部队安全撤离的时间。”李明远一针见血的说道了盛山亮计划的可延续性。
地雷很重,一个工兵连携带的数量也不会太多,无法阻止日军重兵的挺进。
而且,一个师团的日军,即便出动一半兵力,也是一个旅团,上万的日军。这支部队必定是多路挺进,绝对不会傻呵呵的在公路上排出几里长的行军路线,等着被偷袭。
各支部队在行军中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一旦有突发事件,一路部队受阻,其他的部队不管是援助,还是迂回身后,都是一场需要实力去对抗的。
李明远试问自己的230团还没有这个本事去阻止一个日军旅团的进攻。
这和在嫩江西岸阻击日军的8师团不同,当时的日军是多点进攻,没有主攻方向。因为战场情况不同,嫩江西岸的作战是日军想将陈光指挥的西路兵团步步碾压,最后将几万大军困在嫩江边上。
最后完成一击。
所以第8师团人数虽不少,但战线拉的太长,分成了三四个进攻方向,就是为了层层推进,将9纵好不容易组织的防线压垮,而不是歼灭。所以重在部队的推进速度,而不是战斗结果。
当时230团受到的压力并不大,最多的一次日军进攻,也不过是拥有炮兵配合的两个大队。兵力上虽然日军占据优势,但作战的主动权还是在230团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