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 / 3)
14师团的进攻兵团,没有发现1纵的主力,这让喜多诚一在不安之余,立刻想到了他的老同学,塚田攻。和14师团一样,第8师团也是满员作战。
在进攻上,绝对没有难度。
就在前线作战会议时,塚田攻大言不惭在众多的前线将领面前说的那样,第8师团已经将陈光部下最精锐的9纵打的溃不成军,至少一半以上的9纵兵力已经消耗在了嫩江西岸。
这让他在极大的满足了炫耀感之后,还不是时候的贬低一下在太原指挥作战的第1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晋察冀乃至第2战区的反攻作战,让华北方面军兵力最雄厚的第1军不仅没有能够遏制对手的进攻,甚至还陷入处处被动的局面。当时发起第一波攻击的就是王炳南的9纵。
从内心深处,塚田攻是希望去华中战场。
因为他深知在满洲的作战不过是中国延迟被日本征服的战略性攻击,其持久性很难让人信服。
尤其是对于整个中国战场来说,偏于一偶的西南国民政府,才是中国的正统政府。只要华中方面军能够迫使打开宜昌和乐山两地,重庆也将无法保存。而湘潭和长沙的作战将是断绝蒋介石最后希望的重要一战。只要蒋介石屈服,中国将不战而降。
消耗着陆军大部分的资源和七成的兵力,中国战场已经成了日本征服亚洲最大的障碍。
在此契机之间,任何一个日本军人,只要能够帮助日本从中国战场中摆脱出来,就将成为国民英雄。荣誉、地位、金钱、还是更让人着迷的权力,就像是一味让人着迷的迷幻药,让所有的日军军官为此疯狂。
不管用谈判手段,还是军事进攻,只要有效果,就会引起日军高层重视。
而满洲,距离中国的政治中心实在是太远了。
国民政府能够在31年无视日本侵占东北,一方面希望苏联人干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东北三省对日本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中日之战中,对中国来说,东北的战略地位并不在首要位置,没有强大的海军,空军实力又足部的情况下,也将被国民政府所丢弃。
这无关于名族荣誉和尊严,而是在两国巨大的军事差距下。
尤其是中国诸兵种配备不齐,占据百分之九十九的陆军只能依靠步兵通过铁路增援,而日军却能能够利用海军和空军,在热河登陆,轻松的掐断在东北作战的军队的退路,除非苏联参战,中国军队毫无胜算。
要不是诺门坎之后,苏联人加大了对日本的防范,曾一阳也不会有机会在短时间内在北满发展出如此庞大的武装力量。
所以,在日军中满洲战场被关注,但打赢了对日本的好处体现出来并不大,而打输了却会威胁到南满的军工业。
同样的结论,在日军将领中,想要谋夺战场上的军功,最好的战区就是在中国的华中战场。
任何一点微弱的胜利,就将被日本国内的媒体夸大成无数倍,成为日本压迫蒋介石政府最后的一根稻草。至于,蒋介石会不会因为湖南战场和广西战场的失利,而产生消极的情绪,这一点日军将领根本就不愿去想。在南京战役开始之前,日军就乐观的估计,蒋介石会被日本强大的军事实力所压垮。并在短时间内投降。
可实际上的结果,让所有的日军将领都非常兴奋,让日本内阁却愁云惨淡。
随后的武汉战场也是如此,现在蒋介石躲在重庆,还在英美之间游走希望能够获得重要的军事援助,来帮助他抵御日军的攻击。
但还有很多日军将领认为,蒋介石是可以和日本走到一起的。
这不过是时间问题,还需要一点点手段。
甚至连日军中站在决策层的几位大将,也认为蒋介石是可以合作的对象。但不列颠空战之后,英国人希望中国战场拖住日本人的南下进攻,不惜用物资来换取国民政府对日的进攻。一改,在欧战爆发之前,英国人协调亚洲事务时,准备牺牲中国利益,让日本人不战而获得中国的领土。国际局势在变化,日本的国内局势也在变化,最关键是很多日军将领发现,部队的物资往往会被拖延,缩水。
这不仅仅在守备部队,即便是在野战部队中,也时常会出现。
就像在诺门坎,小松原道太郎请求一个会战基数的弹药(每门大炮2000发炮弹,重机枪20000发子弹),可植田谦吉却总攻批了10000发炮弹了事。
塚田攻在战前希望第8师团作为主攻部队,并请求关东军后勤部拨付一个会战级别的弹药,不过很没面子的是在作战会议上饭岛穰当场就拒绝了塚田攻的请求。
实际上,他获得弹药仅仅是他当初预期的五分一都不到。
虽然这些弹药足够第8师团持续进攻十天,但并不能让塚田攻满意。尤其是在第5联队被围困之后,他更是显得有些焦虑。
这一点从他不停的在指挥部内走动可以看得出来,不是那种闲庭信步的悠然,而是埋着头,一边考虑这事情,还不时发出一声感叹,让熟悉他的部下知道,塚田攻是在为难,第4步兵旅团已经按照他的命令出发,增加了炮兵和骑兵的第4步兵旅团不单单是一个纯正的步兵旅团。
在部队行军和火力增援中,因为炮兵和骑兵的存在,不仅机动能力大大增强,还拥有了战役进攻的能力。 ↑返回顶部↑
在进攻上,绝对没有难度。
就在前线作战会议时,塚田攻大言不惭在众多的前线将领面前说的那样,第8师团已经将陈光部下最精锐的9纵打的溃不成军,至少一半以上的9纵兵力已经消耗在了嫩江西岸。
这让他在极大的满足了炫耀感之后,还不是时候的贬低一下在太原指挥作战的第1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晋察冀乃至第2战区的反攻作战,让华北方面军兵力最雄厚的第1军不仅没有能够遏制对手的进攻,甚至还陷入处处被动的局面。当时发起第一波攻击的就是王炳南的9纵。
从内心深处,塚田攻是希望去华中战场。
因为他深知在满洲的作战不过是中国延迟被日本征服的战略性攻击,其持久性很难让人信服。
尤其是对于整个中国战场来说,偏于一偶的西南国民政府,才是中国的正统政府。只要华中方面军能够迫使打开宜昌和乐山两地,重庆也将无法保存。而湘潭和长沙的作战将是断绝蒋介石最后希望的重要一战。只要蒋介石屈服,中国将不战而降。
消耗着陆军大部分的资源和七成的兵力,中国战场已经成了日本征服亚洲最大的障碍。
在此契机之间,任何一个日本军人,只要能够帮助日本从中国战场中摆脱出来,就将成为国民英雄。荣誉、地位、金钱、还是更让人着迷的权力,就像是一味让人着迷的迷幻药,让所有的日军军官为此疯狂。
不管用谈判手段,还是军事进攻,只要有效果,就会引起日军高层重视。
而满洲,距离中国的政治中心实在是太远了。
国民政府能够在31年无视日本侵占东北,一方面希望苏联人干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东北三省对日本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中日之战中,对中国来说,东北的战略地位并不在首要位置,没有强大的海军,空军实力又足部的情况下,也将被国民政府所丢弃。
这无关于名族荣誉和尊严,而是在两国巨大的军事差距下。
尤其是中国诸兵种配备不齐,占据百分之九十九的陆军只能依靠步兵通过铁路增援,而日军却能能够利用海军和空军,在热河登陆,轻松的掐断在东北作战的军队的退路,除非苏联参战,中国军队毫无胜算。
要不是诺门坎之后,苏联人加大了对日本的防范,曾一阳也不会有机会在短时间内在北满发展出如此庞大的武装力量。
所以,在日军中满洲战场被关注,但打赢了对日本的好处体现出来并不大,而打输了却会威胁到南满的军工业。
同样的结论,在日军将领中,想要谋夺战场上的军功,最好的战区就是在中国的华中战场。
任何一点微弱的胜利,就将被日本国内的媒体夸大成无数倍,成为日本压迫蒋介石政府最后的一根稻草。至于,蒋介石会不会因为湖南战场和广西战场的失利,而产生消极的情绪,这一点日军将领根本就不愿去想。在南京战役开始之前,日军就乐观的估计,蒋介石会被日本强大的军事实力所压垮。并在短时间内投降。
可实际上的结果,让所有的日军将领都非常兴奋,让日本内阁却愁云惨淡。
随后的武汉战场也是如此,现在蒋介石躲在重庆,还在英美之间游走希望能够获得重要的军事援助,来帮助他抵御日军的攻击。
但还有很多日军将领认为,蒋介石是可以和日本走到一起的。
这不过是时间问题,还需要一点点手段。
甚至连日军中站在决策层的几位大将,也认为蒋介石是可以合作的对象。但不列颠空战之后,英国人希望中国战场拖住日本人的南下进攻,不惜用物资来换取国民政府对日的进攻。一改,在欧战爆发之前,英国人协调亚洲事务时,准备牺牲中国利益,让日本人不战而获得中国的领土。国际局势在变化,日本的国内局势也在变化,最关键是很多日军将领发现,部队的物资往往会被拖延,缩水。
这不仅仅在守备部队,即便是在野战部队中,也时常会出现。
就像在诺门坎,小松原道太郎请求一个会战基数的弹药(每门大炮2000发炮弹,重机枪20000发子弹),可植田谦吉却总攻批了10000发炮弹了事。
塚田攻在战前希望第8师团作为主攻部队,并请求关东军后勤部拨付一个会战级别的弹药,不过很没面子的是在作战会议上饭岛穰当场就拒绝了塚田攻的请求。
实际上,他获得弹药仅仅是他当初预期的五分一都不到。
虽然这些弹药足够第8师团持续进攻十天,但并不能让塚田攻满意。尤其是在第5联队被围困之后,他更是显得有些焦虑。
这一点从他不停的在指挥部内走动可以看得出来,不是那种闲庭信步的悠然,而是埋着头,一边考虑这事情,还不时发出一声感叹,让熟悉他的部下知道,塚田攻是在为难,第4步兵旅团已经按照他的命令出发,增加了炮兵和骑兵的第4步兵旅团不单单是一个纯正的步兵旅团。
在部队行军和火力增援中,因为炮兵和骑兵的存在,不仅机动能力大大增强,还拥有了战役进攻的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