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女主的对照组 第12节(2 / 4)
“军哥,肯定的。”
现在县里工厂里招人不仅得背后有人,消息灵通也很重要,许多岗位招人只在内部有消息,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所以也没办法参加考试。
家里只剩下白长玫母女,两个人也不想弄饭吃了,就着过年剩下来的菜下了点面条吃。
“娘,爹和哥他们今天要喝酒吗?”白长玫还没见过人醉酒呢,听到今天白应良他们要去别人家吃饭喝酒,好奇的问。
“肯定的,你爹那年去你堂爷爷家不喝酒的。到时候睡一觉就行了。”杜晓娟是知道在乡下一起喝酒就等于增加感情,再说了过年也没什么其他的事情,所以喝点酒也没关系。
两个人是在烤火的房间下的面条,吃完就直接把碗用水热洗了,围坐在火炉边上烤火。
今天外面的雪一件停了,雪在融化时也会更冷,所以白长玫也就围在火炉边上烤火。
白家的红薯也堆在这个房间的另一边,因为火会让这个房间变得很干燥,这样保存红薯也不会烂。
白长玫一边扒拉着火星,一边丢了个红薯进去。
“你要是想吃,可以去那边袋子里拿点花生出来烤,更香。”杜晓娟看到女儿无聊,就拿花生哄她。
“不用了,娘。”白长玫扒拉这已经熄火的火,想让它重新烧起来。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放那么多柴火更加燃不了。”杜晓娟拿过火钳扒拉一下,火就起来了。
白长玫这下不敢随便乱动了,这种火炉她不怎么会烧。白家的火炉是直接用泥搭起来的,里面不容易进去空气,如果熄火了就会冒出很大的烟。
那天白家父子三人回来的比较晚,喝的醉醺醺的,好在三个人喝酒了都是睡觉,没有发酒疯,杜晓娟带着白长玫给三人收拾了一下之后就让他们睡去了。
至于晚餐,两个人也只是一人吃了个烤红薯就洗洗准备去睡了。
初一初二在别人家算是热闹的日子,但是在白家就稍显冷清。
除了初一去堂爷爷家拜过年之后,白家既没有去别人家拜年也没有人来白家拜年了。
这个原因就要从白家爷爷那辈说起了。
白家爷爷当初从外地举家搬回到老家,一路上颠沛流离,刚到大路村的时候白应良才十二岁。
那时候的白家真的惨,大的小的都瘦的皮包骨。
根据白爷爷的说法,村里人知道了白家大儿子十六岁参军抗日结果再也没有消息回来。白家本来全家人在外地讨生活为主家做事,结果主家跑了,所以全家就回来了,白应良认字也是那是跟着主家的少爷一起学的。
那时候参军牺牲之后没有消息的人很多,村里人也默认大儿子牺牲了,白家是从白家爷爷的父亲那辈出去的,村里不少人对白家爷爷还有印象,所以很快就接纳了白家。
因为对于白家的同情,在村里同族人的帮助下,白家就在村里安稳下来了。至于杜晓娟根据白爷爷的说法,孩子是他路上捡到的,也是跟着一家人准备逃回老家,结果走散了。
白爷爷想着安定下来之后就给她找家人,最后也是没找到,孩子只记得自己叫娟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白爷爷就让她和自己的老伴姓,取名为杜晓娟。
所以白家现在既没有杜晓娟那边的亲戚,白应良这边亲戚也少,被人家过年是从过年那天一直到正月十五,白家是初二就开始闲在家里。
说是闲,其实也不闲,杜晓娟拿着家里的衣服围在火炉边上缝缝补补。
白长玫觉得这样对眼睛不好,但是杜晓娟表示已经习惯了。
白长玫劝不动,最后能做的就是把火烧亮堂一点,以后珍惜衣服一点。
白大哥正月初八上工,而白二哥,初三就要离开,因为他还要花三天的时间在路上,要不然时间赶不上。
白二哥走得那天早上,杜晓娟不知道是一夜没睡还是三四点就起床了,白长玫五点多起床的时候,杜晓娟已经蒸好米饭煮好鸡蛋了,正在烙饼,是准备给白长寿路上的粮食。 ↑返回顶部↑
现在县里工厂里招人不仅得背后有人,消息灵通也很重要,许多岗位招人只在内部有消息,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所以也没办法参加考试。
家里只剩下白长玫母女,两个人也不想弄饭吃了,就着过年剩下来的菜下了点面条吃。
“娘,爹和哥他们今天要喝酒吗?”白长玫还没见过人醉酒呢,听到今天白应良他们要去别人家吃饭喝酒,好奇的问。
“肯定的,你爹那年去你堂爷爷家不喝酒的。到时候睡一觉就行了。”杜晓娟是知道在乡下一起喝酒就等于增加感情,再说了过年也没什么其他的事情,所以喝点酒也没关系。
两个人是在烤火的房间下的面条,吃完就直接把碗用水热洗了,围坐在火炉边上烤火。
今天外面的雪一件停了,雪在融化时也会更冷,所以白长玫也就围在火炉边上烤火。
白家的红薯也堆在这个房间的另一边,因为火会让这个房间变得很干燥,这样保存红薯也不会烂。
白长玫一边扒拉着火星,一边丢了个红薯进去。
“你要是想吃,可以去那边袋子里拿点花生出来烤,更香。”杜晓娟看到女儿无聊,就拿花生哄她。
“不用了,娘。”白长玫扒拉这已经熄火的火,想让它重新烧起来。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放那么多柴火更加燃不了。”杜晓娟拿过火钳扒拉一下,火就起来了。
白长玫这下不敢随便乱动了,这种火炉她不怎么会烧。白家的火炉是直接用泥搭起来的,里面不容易进去空气,如果熄火了就会冒出很大的烟。
那天白家父子三人回来的比较晚,喝的醉醺醺的,好在三个人喝酒了都是睡觉,没有发酒疯,杜晓娟带着白长玫给三人收拾了一下之后就让他们睡去了。
至于晚餐,两个人也只是一人吃了个烤红薯就洗洗准备去睡了。
初一初二在别人家算是热闹的日子,但是在白家就稍显冷清。
除了初一去堂爷爷家拜过年之后,白家既没有去别人家拜年也没有人来白家拜年了。
这个原因就要从白家爷爷那辈说起了。
白家爷爷当初从外地举家搬回到老家,一路上颠沛流离,刚到大路村的时候白应良才十二岁。
那时候的白家真的惨,大的小的都瘦的皮包骨。
根据白爷爷的说法,村里人知道了白家大儿子十六岁参军抗日结果再也没有消息回来。白家本来全家人在外地讨生活为主家做事,结果主家跑了,所以全家就回来了,白应良认字也是那是跟着主家的少爷一起学的。
那时候参军牺牲之后没有消息的人很多,村里人也默认大儿子牺牲了,白家是从白家爷爷的父亲那辈出去的,村里不少人对白家爷爷还有印象,所以很快就接纳了白家。
因为对于白家的同情,在村里同族人的帮助下,白家就在村里安稳下来了。至于杜晓娟根据白爷爷的说法,孩子是他路上捡到的,也是跟着一家人准备逃回老家,结果走散了。
白爷爷想着安定下来之后就给她找家人,最后也是没找到,孩子只记得自己叫娟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白爷爷就让她和自己的老伴姓,取名为杜晓娟。
所以白家现在既没有杜晓娟那边的亲戚,白应良这边亲戚也少,被人家过年是从过年那天一直到正月十五,白家是初二就开始闲在家里。
说是闲,其实也不闲,杜晓娟拿着家里的衣服围在火炉边上缝缝补补。
白长玫觉得这样对眼睛不好,但是杜晓娟表示已经习惯了。
白长玫劝不动,最后能做的就是把火烧亮堂一点,以后珍惜衣服一点。
白大哥正月初八上工,而白二哥,初三就要离开,因为他还要花三天的时间在路上,要不然时间赶不上。
白二哥走得那天早上,杜晓娟不知道是一夜没睡还是三四点就起床了,白长玫五点多起床的时候,杜晓娟已经蒸好米饭煮好鸡蛋了,正在烙饼,是准备给白长寿路上的粮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