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福良缘 第44节(3 / 4)
那个时候,都已经是三月了,嘉宜等人上学也有一个多月了。
蔺一鸣和蔺咏兰随着安氏到了顾府安定下来后,在家里闷了几日,就向安氏提出了这个上学的事情,说他们总不能就这么关在屋子里自学吧,再说了,自己学也学不好。
安氏其实这几天见到孩子们闷在屋子里,心里也有点儿着急,她也知道两个孩子该去上学。只是进了京城,手上又拮据,根本不可能给两个孩子请老师。要说,女儿的学习还可以耽搁,但是儿子的学习岂能耽搁。与其说去找个顾府外头的学堂让儿子去读书,那还不如让儿字进到顾家的家学里去上学。只是,这才麻烦了小姑在顾家安定下来,紧接着又要去找人家想办法解决儿子上学的问题,安氏真是开不了口。
她跟两个孩子说了说自己的难处,又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上学的问题。
一鸣道:“既然住进了顾家,自然是进顾家的家学里去读书最方便,还可以认识下顾家的大少爷世平,另外跟二少爷世荣也能拉近关系。儿子就算将来考中个秀才,跟他们搞好关系,以后也能想法子谋个出路的。”
安氏点头:“不错,为娘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如今咱们不好麻烦你们姑姑的……”
咏兰想了想,忽然高兴起来,说:“哥哥想要进顾家的家学,恐怕还是得让长房那边的人点头才行。前些日子,咱们头一次到顾家来,我瞧见珍表妹跟长房的三姑娘关系好,我看不如跟珍表妹说道说道,让她去求一求三姑娘,让三姑娘帮忙在顾老太太跟前说说,顾老太太要是点头了,不但哥哥,就是我也能进顾家的家学里跟珍表妹一样上学。”
安氏问女儿:“那个三姑娘肯帮忙么?”
咏兰:“我冷眼旁观,那个三姑娘是个和善之人,若是求了珍表妹去说,她未尝不肯帮忙的。再说了,如今别无他法,除了这条路,没有别的路好走,只能试上一试了。”
安氏:“好,兰儿,哪天等你珍表妹回来,那就麻烦你去跟你珍表妹说一说吧。”
咏兰随后让自己的小丫鬟去了嘉珍的院子,跟那个守院子的婆子二十个钱,托她要是嘉珍回来,就过来告诉她们家小姐一声。那守院子的婆子收了钱,便也答应了。
过了几日,嘉珍抽空子回来看望她祖母和爹娘,她一回来,那得了咏兰二十个钱的守院子的婆子就跑去跟咏兰说了,她家四姑娘回来了,咏兰得了信儿,稍微收拾了下就带了小丫鬟双儿去找嘉珍了。
嘉珍见到咏兰还吃了一惊,也不怪她吃惊,主要是她过完年后去家学里上学,上一次回二房这边还是半个月前呢,那个时候安氏带着一双儿女还没有来投靠蔺氏。
咏兰便先掉了眼泪,拉着嘉珍的手说她跟她娘和哥哥自从她爹死后,在林荫镇被欺负,没法子立足,所以就进了京来投靠姑姑了。在诉说她跟她娘还有哥哥在林荫镇遭遇的种种羞辱时,她哭得尤为伤心。
嘉珍见状只得安慰她,说:“既然我娘已经安置你们在顾家住下了,以后就不会再遇到那些糟心事儿了,且放宽心吧。”
她对于表姐一家人的遭遇也甚为同情,也认为他们来投靠她娘是应当的。
不想在嘉珍一番安慰之下,咏兰还是哭个不止,嘉珍叹气,问她还有什么难处,不妨说出来。
咏兰在心中不得不感佩她的这位珍表妹还是很聪明的,竟然猜到了自己还有难处,于是她就顺口把她和她哥上学的难处对嘉珍说了,问她能不能帮忙去跟嘉宜说一说,让她求一求顾老太太,答应她跟她哥能够在顾家的家学里附学?
嘉珍听完不由得想到前些日子仿佛嘉宜还说起过,说要是她兰表姐一家人在顾家住下,等到家学开学了,她兰表姐会不会也到家学里来上学呢。
本来这种事情,帮不帮都挺让人为难的。
你说帮吧,就得自己抹下面子去求人,虽然长房的嘉宜跟自己关系好,但人家顺口一提的话,也不能当了真,就让嘉宜去求老太太点头,让鸣表哥和兰表姐两人进家学里读书。这种忙帮了,也捞不到什么好处,除了个一文不值的算不上多好的名声。而且,她能够想到,她大伯母肯定是不愿意看到外姓人进顾家的家学里去上学的,到时候恐怕又得怪三姐姐多管闲事了吧。
可要是不帮,鸣表哥和兰表姐就上不成学,至少短时间之内他们是上不成学的,这耽搁了学业对于以后可是没有半点儿好处的。特别是她鸣表哥的学业,要是耽搁了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一边是隔房的跟自己关系好的堂姐,一边是落难的表哥和表姐,她该站在谁的一边呢?
嘉珍蹙着眉坐在东次间的炕上,绞着手中的汗巾子,迟迟拿不定主意。
咏兰见她蹙着眉不吭声,就知道她这个珍表妹挺为难的,所以也不催她,只是眼中带着哀恳地望着她,等她说话。
左思右想,嘉珍忽然有了个主意,道:“兰表姐,你先回去吧,我会尽力帮你的,不过,若是最后不能如你的意,你也别着急。只要在这府里呆着,就会有机会在顾家的家学里上学的。”
咏兰听了嘉珍的话,忙站起来表示感谢,说她回去等嘉珍的好消息。
将咏兰送了出去,嘉珍去找到了她娘,直接就把刚才咏兰所求对她娘说了,蔺氏听完,道:“这也是个事儿,只是我不方便去顾老太太跟前求她点头让一鸣和咏兰去家学里上学的,你大伯母那里就更不要想了。”
嘉珍微微一笑,说:“娘,我来跟您说了这事儿,并不是要您去顾老太太跟前求情,而是……”
她凑过去,附在蔺氏耳边如此一说,蔺氏不断点头,最后笑着说:“我的珍儿就是聪明,我明日就按照你说得去做。” ↑返回顶部↑
蔺一鸣和蔺咏兰随着安氏到了顾府安定下来后,在家里闷了几日,就向安氏提出了这个上学的事情,说他们总不能就这么关在屋子里自学吧,再说了,自己学也学不好。
安氏其实这几天见到孩子们闷在屋子里,心里也有点儿着急,她也知道两个孩子该去上学。只是进了京城,手上又拮据,根本不可能给两个孩子请老师。要说,女儿的学习还可以耽搁,但是儿子的学习岂能耽搁。与其说去找个顾府外头的学堂让儿子去读书,那还不如让儿字进到顾家的家学里去上学。只是,这才麻烦了小姑在顾家安定下来,紧接着又要去找人家想办法解决儿子上学的问题,安氏真是开不了口。
她跟两个孩子说了说自己的难处,又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上学的问题。
一鸣道:“既然住进了顾家,自然是进顾家的家学里去读书最方便,还可以认识下顾家的大少爷世平,另外跟二少爷世荣也能拉近关系。儿子就算将来考中个秀才,跟他们搞好关系,以后也能想法子谋个出路的。”
安氏点头:“不错,为娘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如今咱们不好麻烦你们姑姑的……”
咏兰想了想,忽然高兴起来,说:“哥哥想要进顾家的家学,恐怕还是得让长房那边的人点头才行。前些日子,咱们头一次到顾家来,我瞧见珍表妹跟长房的三姑娘关系好,我看不如跟珍表妹说道说道,让她去求一求三姑娘,让三姑娘帮忙在顾老太太跟前说说,顾老太太要是点头了,不但哥哥,就是我也能进顾家的家学里跟珍表妹一样上学。”
安氏问女儿:“那个三姑娘肯帮忙么?”
咏兰:“我冷眼旁观,那个三姑娘是个和善之人,若是求了珍表妹去说,她未尝不肯帮忙的。再说了,如今别无他法,除了这条路,没有别的路好走,只能试上一试了。”
安氏:“好,兰儿,哪天等你珍表妹回来,那就麻烦你去跟你珍表妹说一说吧。”
咏兰随后让自己的小丫鬟去了嘉珍的院子,跟那个守院子的婆子二十个钱,托她要是嘉珍回来,就过来告诉她们家小姐一声。那守院子的婆子收了钱,便也答应了。
过了几日,嘉珍抽空子回来看望她祖母和爹娘,她一回来,那得了咏兰二十个钱的守院子的婆子就跑去跟咏兰说了,她家四姑娘回来了,咏兰得了信儿,稍微收拾了下就带了小丫鬟双儿去找嘉珍了。
嘉珍见到咏兰还吃了一惊,也不怪她吃惊,主要是她过完年后去家学里上学,上一次回二房这边还是半个月前呢,那个时候安氏带着一双儿女还没有来投靠蔺氏。
咏兰便先掉了眼泪,拉着嘉珍的手说她跟她娘和哥哥自从她爹死后,在林荫镇被欺负,没法子立足,所以就进了京来投靠姑姑了。在诉说她跟她娘还有哥哥在林荫镇遭遇的种种羞辱时,她哭得尤为伤心。
嘉珍见状只得安慰她,说:“既然我娘已经安置你们在顾家住下了,以后就不会再遇到那些糟心事儿了,且放宽心吧。”
她对于表姐一家人的遭遇也甚为同情,也认为他们来投靠她娘是应当的。
不想在嘉珍一番安慰之下,咏兰还是哭个不止,嘉珍叹气,问她还有什么难处,不妨说出来。
咏兰在心中不得不感佩她的这位珍表妹还是很聪明的,竟然猜到了自己还有难处,于是她就顺口把她和她哥上学的难处对嘉珍说了,问她能不能帮忙去跟嘉宜说一说,让她求一求顾老太太,答应她跟她哥能够在顾家的家学里附学?
嘉珍听完不由得想到前些日子仿佛嘉宜还说起过,说要是她兰表姐一家人在顾家住下,等到家学开学了,她兰表姐会不会也到家学里来上学呢。
本来这种事情,帮不帮都挺让人为难的。
你说帮吧,就得自己抹下面子去求人,虽然长房的嘉宜跟自己关系好,但人家顺口一提的话,也不能当了真,就让嘉宜去求老太太点头,让鸣表哥和兰表姐两人进家学里读书。这种忙帮了,也捞不到什么好处,除了个一文不值的算不上多好的名声。而且,她能够想到,她大伯母肯定是不愿意看到外姓人进顾家的家学里去上学的,到时候恐怕又得怪三姐姐多管闲事了吧。
可要是不帮,鸣表哥和兰表姐就上不成学,至少短时间之内他们是上不成学的,这耽搁了学业对于以后可是没有半点儿好处的。特别是她鸣表哥的学业,要是耽搁了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一边是隔房的跟自己关系好的堂姐,一边是落难的表哥和表姐,她该站在谁的一边呢?
嘉珍蹙着眉坐在东次间的炕上,绞着手中的汗巾子,迟迟拿不定主意。
咏兰见她蹙着眉不吭声,就知道她这个珍表妹挺为难的,所以也不催她,只是眼中带着哀恳地望着她,等她说话。
左思右想,嘉珍忽然有了个主意,道:“兰表姐,你先回去吧,我会尽力帮你的,不过,若是最后不能如你的意,你也别着急。只要在这府里呆着,就会有机会在顾家的家学里上学的。”
咏兰听了嘉珍的话,忙站起来表示感谢,说她回去等嘉珍的好消息。
将咏兰送了出去,嘉珍去找到了她娘,直接就把刚才咏兰所求对她娘说了,蔺氏听完,道:“这也是个事儿,只是我不方便去顾老太太跟前求她点头让一鸣和咏兰去家学里上学的,你大伯母那里就更不要想了。”
嘉珍微微一笑,说:“娘,我来跟您说了这事儿,并不是要您去顾老太太跟前求情,而是……”
她凑过去,附在蔺氏耳边如此一说,蔺氏不断点头,最后笑着说:“我的珍儿就是聪明,我明日就按照你说得去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