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皇后娘娘改嫁了 第97节(2 / 4)
她在承恩公的目光里款款而行,嘴角端着温柔缱绻的笑意,只是才走出不远,就见外头匆匆地进来了好几个承恩公身边的心腹。有几个脸色发白,走过来就对承恩公说道,“公爷,不得了了!”
见承恩公不耐地抬头,其中一个顾不得驻足聆听的宁氏,不安地说道,“成王今日在朝中弹劾太后娘娘还有咱们家的三老爷了!”
也不知道成王到底发了什么疯。
从前,戚太后当权的时候,成王瞧着对戚太后没什么意见。
就算是戚家日渐强势,压过了皇族的光彩,可成王也不怎么在乎,也从未说什么的样子。
可是突然,成王就仿佛翻了脸,突然弹劾戚太后。
而且还弹劾了戚三老爷。
这是怎么了?
承恩公也不明白,不由诧异地问道,“什么罪名?”
虽然他如今与戚太后反目,可他好歹与戚太后联手多年,很担心成王的火一不小心就牵连到他。
他心里生出几分忧虑,深恨自己今日没有上朝,不知道详情,就听心腹说道,“是二老爷让咱们回来传信,二老爷已经进宫面见太后娘娘了。说的是,说的是……”他支支吾吾地说道,“是当年,太后娘娘与公爷不是任命三老爷做兵部主事?三老爷做了兵械库的主事,那两年,说是在边关敌军那儿出了不少咱们的兵器与甲胄。”
这件事,承恩公记得。
他目光微微变了。
戚三老爷当年做兵械库主事时,边关出现了本朝的兵器这件事,当时魏王就在边关往朝廷禀告了。
那时候成王就大怒,说不能让朝中的这些蛀虫贪墨,反而害了边关舍生忘死的将士们的性命,查来查去,承恩公就发现事情牵扯到了自己的弟弟。
因那时候承恩公不能让自家人获罪损了戚家威望,虽然也知道戚三老爷在其中上下其手,是主谋之一,却还是抹去了事关戚三老爷的证据,将罪过都推到了与戚三老爷一同参与这件事的兵部侍郎的头上。
那兵部侍郎被成王强力要求杀了,而戚三老爷……他那时候不过是个小小的主事,缩着脖子逃过一劫。
这件事承恩公出力不少,如今,听到成王又提起这件事,便皱眉说道,“当年这件事已经结案,怎么又翻出来了?”
他觉得成王突然翻出就旧案,有些蹊跷,那心腹哪里知道,便也只能忐忑苦笑。
倒是戚颜,也听人说起这件事,也觉得诧异。
她等着魏王来了自己府里,便关心地问道,“这件事我听人说起过,究竟是怎么了?”
前世,这件事并不是成王翻出来,而是魏王翻出来的。
他回了京都不久,就重提此案,最后把戚三老爷给翻了出来。
那时候皇帝与承恩公府还亲亲热热,且戚鸾也很喜欢戚家三房,这件事一出来,戚鸾哭哭啼啼地求着皇帝宽恕戚三老爷。
因戚太后也与这件事有关,又是生母,又是亲舅舅,还有心爱的妻子求着自己,皇帝……皇帝心软了。
哪怕魏王将证据都摆在他的面前,百官弹劾,可皇帝却强撑着把这件事给压了下去。
或许是从这一件事上开始,前朝……就对皇帝很失望了。
一个连公正都做不到,甚至,为了外戚,连边关将士的性命不能给予公正看待的皇帝,怎么受人拥戴?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魏王每年都必然会提及这件事。
从此魏王与皇帝在朝中势同水火。 ↑返回顶部↑
见承恩公不耐地抬头,其中一个顾不得驻足聆听的宁氏,不安地说道,“成王今日在朝中弹劾太后娘娘还有咱们家的三老爷了!”
也不知道成王到底发了什么疯。
从前,戚太后当权的时候,成王瞧着对戚太后没什么意见。
就算是戚家日渐强势,压过了皇族的光彩,可成王也不怎么在乎,也从未说什么的样子。
可是突然,成王就仿佛翻了脸,突然弹劾戚太后。
而且还弹劾了戚三老爷。
这是怎么了?
承恩公也不明白,不由诧异地问道,“什么罪名?”
虽然他如今与戚太后反目,可他好歹与戚太后联手多年,很担心成王的火一不小心就牵连到他。
他心里生出几分忧虑,深恨自己今日没有上朝,不知道详情,就听心腹说道,“是二老爷让咱们回来传信,二老爷已经进宫面见太后娘娘了。说的是,说的是……”他支支吾吾地说道,“是当年,太后娘娘与公爷不是任命三老爷做兵部主事?三老爷做了兵械库的主事,那两年,说是在边关敌军那儿出了不少咱们的兵器与甲胄。”
这件事,承恩公记得。
他目光微微变了。
戚三老爷当年做兵械库主事时,边关出现了本朝的兵器这件事,当时魏王就在边关往朝廷禀告了。
那时候成王就大怒,说不能让朝中的这些蛀虫贪墨,反而害了边关舍生忘死的将士们的性命,查来查去,承恩公就发现事情牵扯到了自己的弟弟。
因那时候承恩公不能让自家人获罪损了戚家威望,虽然也知道戚三老爷在其中上下其手,是主谋之一,却还是抹去了事关戚三老爷的证据,将罪过都推到了与戚三老爷一同参与这件事的兵部侍郎的头上。
那兵部侍郎被成王强力要求杀了,而戚三老爷……他那时候不过是个小小的主事,缩着脖子逃过一劫。
这件事承恩公出力不少,如今,听到成王又提起这件事,便皱眉说道,“当年这件事已经结案,怎么又翻出来了?”
他觉得成王突然翻出就旧案,有些蹊跷,那心腹哪里知道,便也只能忐忑苦笑。
倒是戚颜,也听人说起这件事,也觉得诧异。
她等着魏王来了自己府里,便关心地问道,“这件事我听人说起过,究竟是怎么了?”
前世,这件事并不是成王翻出来,而是魏王翻出来的。
他回了京都不久,就重提此案,最后把戚三老爷给翻了出来。
那时候皇帝与承恩公府还亲亲热热,且戚鸾也很喜欢戚家三房,这件事一出来,戚鸾哭哭啼啼地求着皇帝宽恕戚三老爷。
因戚太后也与这件事有关,又是生母,又是亲舅舅,还有心爱的妻子求着自己,皇帝……皇帝心软了。
哪怕魏王将证据都摆在他的面前,百官弹劾,可皇帝却强撑着把这件事给压了下去。
或许是从这一件事上开始,前朝……就对皇帝很失望了。
一个连公正都做不到,甚至,为了外戚,连边关将士的性命不能给予公正看待的皇帝,怎么受人拥戴?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魏王每年都必然会提及这件事。
从此魏王与皇帝在朝中势同水火。 ↑返回顶部↑